晋文公为开创霸业,让手下人充分发挥才干,也兑现承诺重赏他们。他组建了三军,设置六卿,让功臣担任这些重要职务。这保障了晋国长期的霸主地位,也导致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军政大权,最后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晋国六卿也并非铁板一块,为了各自私利相互倾轧。到晋平公时,掌握实权的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互相攻打,抢夺地盘和势力范围。经过长期兼并,范氏、中行氏被消灭,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四雄争霸。其中,智氏实力最雄厚,经常欺负其他三家。

智伯瑶想兼并其他三家的土地,想了一个损招,忽悠三家大夫:“晋国长时间当中原霸主,只是后来被吴国、越国夺走了。为了让晋国再次强大,我们每家进献一百里土地及户口给国君。”

晋公室此时名存实亡,智伯瑶侵夺公室的土地是正常的,给公室土地人口,只不过是以此为借口吞并其他三家的土地人口而已。三家大夫都知道他的心思,但不齐心,害怕成为他首先打击的对象。韩康子首先给了,魏桓子接着给了,但赵襄子迟迟不给。赵襄子坚决不愿意将祖先留下来的土地给别人,认为守卫祖先留下的土地,是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智伯瑶非常生气,命令韩康子、魏桓子和他一起去消灭赵襄子。公元前455年,智伯瑶率军为中路,韩康子率军为右路,魏桓子率军为左路,一起进攻赵襄子。

赵襄子寡不敌众,率军退到晋阳死守。三家军队团团围住了晋阳城。赵襄子下令坚壁清野,坚决守城,不许主动出战。一旦三家兵士攻城,赵家将士就射箭。

就这样,双方在晋阳城下一对峙就是两年多。智伯瑶非常着急,千方百计寻求破解之策,但没想到,他的破解之策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有一天,智伯瑶察看地形时,发现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流,便想水淹晋阳。他下令兵士挖河筑坝蓄水,然后泄洪,利用洪水灌晋阳城。大水很快灌入晋阳城。城里军民被迫退到房顶上。不过,晋阳军民恨透智伯瑶,坚决不投降。

智伯瑶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前线观察形势。智伯瑶得意地说:“看,晋阳城完蛋了。我原以为晋水能阻挡敌人,现在才知道也能成为灭国工具……”韩康子和魏桓子嘴里说“对对对”,心里却冰凉冰凉的,脊椎上冒着冷汗。魏氏封邑安邑,韩氏封邑平阳,都临河,地理位置与晋阳城类似。智伯瑶今天能水淹晋阳城,难道明天就不能水淹安邑、平阳吗?

当天晚上,赵襄子派出的说客张孟谈先后找韩康子和魏桓子陈述利害,并邀请他们一起,趁智伯瑶不备之际,将其灭掉,然后三家结盟,和平相处。韩、赵、魏三家共同利益高度一致,唇齿相依,一起在夜里悄悄将洪水引向智伯瑶的军营,并趁势发起围攻。智伯瑶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就全军覆没、人头落地。三家分了智伯瑶的土地。

不久,韩、赵、魏又合伙将晋公室其他土地也瓜分了。公元前403年,韩、赵、魏派出使者去请求周威烈王姬午册封他们为诸侯。姬午不想册封也没有用,便送个顺水人情,将韩、赵、魏封为诸侯。此后,韩、赵、魏逐渐发展成中原大国,参与兼并战争,与秦国、齐国、楚国、燕国并称“战国七雄”。

司马光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三家分晋后,各诸侯为壮大自己和兼并对手,越来越重视发挥各国君臣的才干,也越来越重视打击和瓦解对手,并通过缔结盟约获利,以致连此前尊王攘夷的旗号都不要,直接进行生死争夺战。

道德不是最重要的,个人才能才是生存的第一要务。个人奋斗的空间被无限放大,各阶层杰出人物才能相继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