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明和董秀菊还没起床,就听到门铃急促地直响,睁开眼一看时间,才6点多呢。郑立明喃喃道:“谁按门铃啊?秀菊你起来看看。”

“好吧。”董秀菊懒洋洋地爬起来,穿好衣服,下了楼把门打开,一看,原来是父亲、伯伯、嫂子以及弟弟董向阳。他们一个个神情疲惫,面带焦虑,其中嫂子的脸上还带着泪痕。

董秀菊料到发生什么事了,心悬了起来,低声问道:“大伯、爸,发生什么事了?”

董国忠问:“立明在不在?”

“在。大家进来吧。”

进屋后,董秀菊大声叫郑立明下来。郑立明赶紧穿衣,匆匆下了楼。郑毅豪听到响声,也一骨碌爬起床,下了楼来,跟大家打招呼,问候着。

郑立明看到亲戚们大清早地找上门来,有种不祥的预感,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董向阳发话道:“向雄昨晚被抓了,有人举报他做假烟,工场被查了,人也被抓走了。”

突然,董向雄的妻子扑通一声,在郑立明面前跪了下来,抽泣道:“姑丈求你帮帮忙,把向雄放出来吧,我们以后再也不做假烟了。”

郑立明和董秀菊惊讶万分,赶紧把她扶起来,说着安慰的话,不要这样,不要伤心,有话好好说等。

董国忠的哥哥叫董国强,他一脸无奈地说道:“立明,我以前就一直劝向雄不要做假烟,做假烟早晚是要出事的,可他不听。原先我也想,让政府管教管教他,让他回头转意,可现在真的被抓了,我又于心不忍。大伯从未向你提过什么请求,这次大伯实在没办法,只好求求你,能不能帮帮向雄?以后一定不让他做假烟,好好做人。”

董国忠紧跟着说:“立明,你是县委书记,有权有势,就帮向雄个忙。”董秀菊见场面如此凄凉,心生怜悯,也以祈求的眼神看着郑立明,说:“立明,你帮个忙吧。”

而郑毅豪则一言不吭,他知道这事棘手,父亲现在一定很为难。如果是他,也会如此,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放了,那怎么树立威信,打假工作怎么继续?不放,怎么跟亲戚们说?

郑立明微微想了下,说:“现在我对事情并不了解,没法做出决策,这样吧,我马上去单位,了解下情况,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你们,行不?”

“那好吧。立明你多出出力。”

……

郑立明来到单位上班。此时还不到八点,单位静悄悄的。没多久,公安局局长纪律己就来汇报,他以为自己来的够早的,没想到郑立明比他还早,有些意外,他说道:“郑书记,你怎么这么早来?”

“你怎么这么早来?有什么事?”郑立明反问道。

“有件重要的事要跟你汇报。”纪律己说。

“是不是抓了个董向雄?”郑立明快言快语地问。

纪律己愣了下,说道:“郑书记你知道了?”

“亲戚一大早就来说了,你说说案件情况,如实说。”

于是,纪律己把案情说了一遍,还说搜查一本记账单,记者假烟交易的情况,确认是董向雄的,然后问道:“郑书记,你说该怎么办?”

“怎么问我怎么办?如果我说放了,你们就能放了?”郑立明提高嗓门训斥道,但心里其实蛮痛苦的。

“这个……”纪律己闭上了嘴。

郑立明叹息一声,说道:“这其实也有我的错,我没有好好管教亲戚,我也有责任。”

纪律己劝慰道:“郑书记,你别这么说。亲戚那么多,哪可能每个人都管得来?郑书记那你的意思是,按照法律来办?”

郑立明把心一横,但又带着有些无奈的语气说道:“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我知道了。那我先回去了。”纪律己说毕转身就走。突然,郑立明把他叫住了,嘱咐道:“老纪,你要记住,以后不管是谁犯法,都不用问该怎么办,要问就问法律。”

“是。”纪律己由衷地佩服郑立明,心想,如果每位官员都像郑立明这样依法办事,不干扰司法,那就好了。

纪律己退出后,郑立明坐在椅子上陷入沉思,心情异常复杂,虽然他是县委书记,但也是个人,也有七情六欲,对于亲戚犯事,同样痛心,看着亲戚上门求情的那个哭状,着实凄凉,他亦心生怜悯,也动过念头要帮忙,但他是个讲原则的人,不敢以权谋私,不敢践踏法律,权衡之下,只能让董向雄受受苦了,至于董向雄的家人,只能好言相劝,尽量安慰,如果亲戚不理解,要骂他,那也没办法,该得罪人就得罪人,谁让他坐在这个位置呢?

……

很快,刘石德听到了董向雄被抓以及跟胡来风打架的事。他打个电话给胡来风,让他来家里喝茶。胡来风猜疑着会不会是提举报的事?并考虑着要不要去,想来想去,觉得如果不敢去的话,说明自己心里有鬼,更会让人猜疑董向雄出事是他举报的,那就硬着头皮去吧。

到了刘石德的房子,胡来风恭敬道:“会长你好!我来了,抽烟。”他顺手拿出一支中华烟给刘石德。

刘石德接过了烟,态度跟往常一样,和气地说道:“坐吧。”然后又泡起茶。这让胡来风松了口气。

喝了两杯茶后,刘石德才想提及起正事,先是做个铺垫:“来风,你觉得我这个人好不好交谈?”

胡来风端端正正地坐着,无比肯定道:“好,会长为人忠厚,很有义气,很为大家着想,大家都知道。你一直栽培我,让我才有今天,我感激不尽。”

刘石德点点头,说:“那好,你跟我说说,董向雄出事,是不是你搞的鬼?”

胡来风心里咯噔一下,暗道惨了,但仍故作镇定,抽了口烟后,说:“会长,我哪敢?”

刘石德问:“我听说你跟董向雄打了一架,当晚他就出事了,难道事情这么凑巧?跟我说没事,我不会抖漏出去,我也不是想惩罚谁,而是想解决问题,维护大家的团结,利于大家发展。”

“这……是我举报的。”胡来风吱唔一阵后,低着头轻声地承认了。

“你啊!”刘石德站起来点着手指头、喘着粗气气愤道,但很快,他又坐了下来,尽量克制住情绪,他是看着胡来风成长的,对其又恨又爱。

“我当时也是一时冲动。事情都发生了,我也没办法。会长,我知道你人好,你可千万别跟别人说,要帮帮我。”胡来风求情道。

“这你放心,只有你知我知。”

胡来风松了口气,随后又说:“会长,我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说吧。”

胡来风说:“我转而一想,这次举报的事也是有好处的。自从郑立明当县委书记后,处处为难我们,搞得那么严,如果不严的话,我也不会跟董向雄赌博闹事。我恨死他了。董向雄不是郑立明的舅舅吗?我想董向雄应该不会关太久,郑立明应该会把他给放了。如果这样,到时候我们可以写举报信,举报郑立明诸如什么包庇亲人做假烟的罪名,让他下台。那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你说呢?”

刘石德听了这话,细细一想,觉得蛮有道理,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微笑,“来风,你还挺聪明嘛。”

胡来风转忧为喜,“嘿嘿”一笑。

片刻后,刘石德说:“郑立明这人是够难缠的,之前送钱他不要,拉拢又拉不来,只能等他犯错,然后举报他,让他当不了县委书记,即便要当就去别的地方当。”

胡来风附和道:“对。”

接着,刘石德嘱咐胡来风,最近收敛点,不要乱跑,不要闯祸,也要防着被董向雄亲人报复。胡来风答应说好。

胡来风走后,刘石德一直考虑着举报郑立明的事,对他而言,举报是好事,但一直抓不到郑立明的把柄。而且此事非同小可,想来想去,他觉得有必要跟黄祥华交流一下。

晚上的时候,刘石德厚着脸皮,打了个电话给黄祥华,说道:“黄县长,晚上好!我石德,不好意思打扰您。”

黄祥华最近不怎么敢跟刘石德交往,上次还特意交代少找他,不料现今却又打来电话,猜测或许又是求情放人放货的事,因此不怎么乐意,漫不经心道:“有事吗?我很忙。”

“黄县长,我知道你忙,但有件十分重要的事必须跟你汇报下。这事非同小可。而且也关系着你。”刘石德想方设法吊黄祥华的胃口。

听到关系着自己,黄祥华心里咯噔一下,生怕是不好的事,常言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可自己身不怎么正啊?他急促地问:“什么事?快说吧。”

“黄县长,我们还是当面跟你汇报吧,不会花你多少时间。我开车过来,在车上跟你说就行。”

“那好吧。你开到中山公园后门,我等下就来。”

“行。”

中山公园是清安县最知名的公园,就在黄祥华所住小区的附近,之所以选公园后门,是因为后门很小,向来很少人来到这里,因此不用担心被人看见,保密性比较高。刘石德开着奔驰车出了门,在中山公园后门静候。

没多久,刘石德看见黄祥华走来了,他赶紧打开车门,恭迎黄祥华上车。黄祥华上车时,还特意环顾下四周,发现没有其他人,才爬上车,然后立即把门关上。车内开着空调,充斥着冷气,让人十分凉爽的。为了空气流通,刘石德有意将玻璃窗开了个缝。

刘石德递上烟,并帮忙点上火。黄祥华抽了一口烟,问道:“石德兄,最近如何?”

刘石德深深叹息一声,尽量装作可怜状道:“惨啊,都停工喝西北风了,你也知道,天天打假,天天有人被查,谁还敢生产?”

黄祥华看了一眼刘石德,诡异地笑一声,问:“是不是因为这事找我?有亲戚被查了?”

刘石德说:“那倒没有。”随后带着几分神秘说:“黄县长知不知道,郑立明的舅舅,也就是他老婆的堂弟被查了,人也被抓了。”

“叫什么名字?”

“董向雄,前天晚上被抓的。”刘石德道。

黄祥华微微想了下,记了起来,说:“有听说,原来他是郑立明舅舅。怎么?你想替他求情?”

“那倒不是。我和几位朋友商量过,如果郑立明把他舅舅放了,那么我们趁此机会,举报郑立明。你看如何?”刘石德说毕一直看着黄祥华,看他的反应。

黄祥华停住抽烟,看了看刘石德,沉思片刻,他不说好也不说不好,而是反问道:“万一郑立明没放人呢?”

刘石德说:“应该会吧?董向雄可是他的舅舅啊!”

“不一定,郑立明的性格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六亲不认。”黄祥华想的确实比刘石德周全。

“那……”刘石德还没想好不放人的对策,想了想后,说:“那就举报他别的方面。古话不是说,要治一个人,何患无辞吗?如果真能把郑立明告倒了,对我们有好处,对你也有好处,或许,下一任县委书记就是你了。”他有意拍拍马屁。

黄祥华乐地笑了笑,说道:“你还真会想。你要举报,我没意见,不过,要靠你们去做,我只能提几点意见,敢不敢做?”黄祥华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举报是有风险的,在当今官场生态中,万一举报不成功,且被查出的话,那么很可能乌纱帽不保,甚至被人报复,为了保稳点,只好让刘石德他们干。

刘石德自然明白黄祥华的心意,但他并不在意,微笑道:“行,这事交给我们办,黄县长您只有好处,绝对没风险。有什么意见请说吧,我洗耳恭听。”

黄祥华会心地笑了笑,然后说:“好,你好好记着,第一,你们可以以群众的名义去举报;第二,可以把举报信寄到中纪委或者省市纪委,不要给县纪委,级别越高作用越大,级别低的话一点效果都没有;第三举报信越多越好,反正就是多写些,多投些,落款可以写不同的人,不要一次性寄,可以隔三岔五地寄,这样更能引起纪委的重视,成功率更高……”

刘石德频频点头道:“嗯,黄县长提得真高明,我领教了。那请问要举报郑立明哪些方面,我不是很了解他。”

“理由嘛,那我就提几点,一嘛,就是你刚才说的那条,不管放没放董向雄,你都可以写包庇亲人做假烟,再搜罗下他还有没其他什么亲戚做假烟,假如不提董向雄就提别的人。二嘛,可以写他任人唯亲,他儿子当了公安局经侦大队长,写他暗箱操作。三嘛,贪图享乐,住豪宅。四嘛,你就说侵犯群众的利益,具体你再发挥吧。五嘛还可以写贪污受贿,收受钱物。另外你自己想想吧,反正写得严重点。即使告不了他,也可以折腾折腾他,让他降降那种鸟鸟的气势,知道清安县的人不是好惹的。”

“对,让他尝尝我们清安县人的厉害!我知道该怎么做,谢谢黄县长了!”

“不客气。那就靠你了。我走了。”

“我送你。”

“不用。”

接着,黄祥华下了车,回家去了。而刘石德则开着车去文具店,买了各种款式的笔记本和笔以及邮票、信封等,准备回家大写一场。

回到家后,他立马动笔,按照黄祥华的提醒,写了一封举报信。他的文化虽然不高,但文字能力还算过得去,写封信还是可以的。花了两个小时写完后,又认真读了读,觉得不错,不由地喜笑起来,好像太阳很快就会升起,郑立明很快就滚蛋,清安县会重归往日的状况,假烟又可以随意生产销售……

刘石德写了两封后,觉得都是自己写的信,笔迹一样,内容相差无几,显然太假了。想了想后,他又打电话给胡来风、张艳等人,让他们有空来一下。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刘石德又让别人帮忙写。写完后,按照黄祥华的指示精神分次寄给了省、市纪委。

……

一天上班时间,郑立明办公桌的电话响了,一看号码,竟然是市委书记杨松办公室的号码。响了两声后,他接了起来,恭敬道:“杨书记,早上好!我是郑立明。”

杨松说:“立明啊,你马上来我这下。”

“现在?”郑立明疑问道,毕竟清安县离市区有上百公里远,不是走两步路就能到。

“是,赶紧过来。”杨松加重语气道。

虽然今天事情很多,但领导口气强硬,似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郑立明只好答应道:“好吧。”

挂完电话,郑立明猜测着到底会是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假烟的事还是经济的事?但一时间,他猜不到。

郑立明让县委办主任沈东胜打电话给出租车公司,派了辆车来,郑立明上车后火速奔向清江市。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郑立明来到了清江市委大楼。市委大楼是一幢十五层的现代化建筑,雄伟而威武。郑立明夹着个包匆匆上楼,来到第12楼市委书记办公室。他定了定神后,伸出手敲了敲门。

“请进。”

郑立明推开门缓缓走了进去,打着招呼:“杨书记。”

杨松抬起头看了过来,发现是郑立明来了,便放下手中的活儿,说:“立明来啦,坐。”

郑立明便在办公桌前方的椅子坐了下来,静听指示。

杨松先问问郑立明清安县近期工作情况,郑立明如实汇报,说打假工作正在全力进行中,经济建设也在同步开展,干部队伍作风明显改观,总体趋势良好。杨松点点头表示满意,接着,他说道:“你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不可否认。不过,有件事想跟你说,请你不要激动。”

“什么事?”郑立明隐隐感到是不好的消息。

杨松说道:“近来省市纪委相继收到关于你的举报信,反映了一些你的问题,经研究……”

郑立明听了脑子一轰,控制不住情绪,立即激动起来,打断道:“举报我!我全心全力投入工作,不贪一分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还有问题?是谁举报的?肯定是诬陷……”

杨松加重语气道:“瞧你!不是说不要激动吗?冷静点。”郑立明这才闭上嘴,但心中的火一股股地燃烧。杨松继续说:“你听我说,举报不可怕,关键是自己要有一身正气,身正则不怕影子斜。接下来,市纪委将会派人去清安县调查,你要相信组织,只要没问题,组织一定会给你个清白。调查期间,你要好好配合,一定不要冲动。另外,调查期间你职务不变,工作继续开展,我会让调查组做好保密,尽量少影响你正常工作。至于举报人,这些也是保密信息,你就不要问。”

“这……那好吧。”郑立明闷闷地应道,浑身不爽,想想自己鞠躬尽瘁,一心一意投入工作,为了清安县发展绞尽脑汁,耗费心力,竟然被人举报,还要接受调查,要知道从工作以来,他本人从未被人举报过,没想到到这里工作才几个月,就被人举报,真是太郁闷了。更郁闷的是,杨松的态度似乎很坚定,没说点表示信任的话,想想当初是他力挺自己当清安县县委书记,如果不是他,自己不会受这个罪,还不如好好当经贸委主任呢。虽然不是被“双规”,工作仍继续,但在被调查阴影下,能安心工作吗?

“没其他事了,你先回去吧。记住要克制,服从调查。组织是公平公正的,虽然不会容忍违法违规干部,但也绝不会冤枉一个好干部。”

“明白。那我先走了。”

郑立明走出办公室后,思绪纷乱,情绪低落,感觉双腿发软,像个游魂一样缓缓踱着步,连连叹息。来到出租车后,司机发现怪异,便问怎么了。郑立明问司机,在他们眼中,他这个书记的口碑怎么样。司机说,口碑很好啊,百姓都赞他是好书记啊!如此,郑立明才稍微宽了心。当然,他不会告诉司机自己被人举报的事。回去路上,他一直闭着双眼,似是在养神,其实是在想七想八,思绪异常纷乱。

郑立明回到清安县后,并没有将这消息告诉给同事,而是继续工作,只是因为这事的影响,工作状态和效率难免受了些影响。晚上回家后,虽然他尽量装作若无其事,但仍旧显出异常,比平时多了愁容,虽坐着看电视但心不在焉。董秀菊跟丈夫相处了几十年,对他的一举一动了然于胸,便问道:“今天怎么了?”

郑立明说:“没什么。”

“没什么还这样?谁信?”董秀菊白了一眼说道。

郑立明先不回答原因,而是淡淡地问:“秀菊啊,我问你,你平时有没收受别人送的钱物?”

董秀菊有些纳闷,瞪大了眼睛,说道:“你怎么又问这个问题?你不交代过了吗?我哪敢?”

“真的没有?”郑立明再问一遍。

董秀菊细细想了下,说:“有是有,就是上次向雄来的时候,收他的土特产。”

“别的呢?”

“我哪敢?立明,怎么又问这个?”董秀菊有些担心起来。

郑立明轻轻地拍了拍妻子的大腿,说:“没有就好。我就担心有。实话跟你说吧,我今天接到通知,我被人举报了。”

“啊!”董秀菊立即跳了起来,大惊失色。

郑立明劝说道:“不用害怕,你看你老公像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人吗?”

董秀菊摇摇头,“你不会的。如果你都有问题了,那官场就没有清正廉洁的人来了。肯定是别人血口喷口。”

“或许,只要我们没问题,那就不用心虚,要调查就来调查吧。”郑立明渐渐想开了。

董秀菊更是吃惊:“啊!还要来调查?!”

郑立明此时倒显得平静,也不隐瞒,如实说:“是的,市纪委调查组很快就会来。到时候如果问起你,你配合调查就是。”

董秀菊心生害怕,眼眶湿润,哽咽道:“立明,会不会有事啊?”

郑立明轻轻地拍拍她的背,安慰道:“会没事的。”董秀菊说:“上次有人送钱,幸好你拿给纪委了,要不然真的不知会怎么样。今后,我更不贪心,绝不收人家的钱物,只要平平安安就好。对了,你有没有帮向雄说情?会不会人家因这事举报你?”

郑立明说:“关键是我没有帮向雄说情。”

“哦。那你说向雄的事怎么办?我大伯、嫂子会来说情的。”

“还能怎么办?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多做做你大伯、嫂子的思想工作。不妨将我被人举报的事说给他们听。”郑立明想,这个不失为回绝亲戚的好理由。

“嗯。”接着,董秀菊站了起来,来到司命公(神像)前,烧起了香,念念有词,祈求保佑平安。

第二天九点多,县委办主任沈东胜来到大楼大堂时,看到迎面走来两位同志,两人均带着个公文包。其中一位是他的大学同学邱边强,在市纪委工作,另外一位他有些面熟,貌似也是市纪委的同志,只是不熟。看到纪委的同志来这里,他第一反应应该是来指导县纪委工作的,没想别的,并上前热情地打招呼:“边强,你好!”

邱边强也看到了沈东胜,忙上来握手,“东胜你好啊!”然后帮忙介绍:“这位是纪委检查一室的李主任。”沈东胜恭敬跟他握了个手,说道:“李主任,您好!”邱边强又帮忙介绍:“这位是县委办主任,也是我大学同学,叫沈东胜。”“沈主任您好。”

介绍完毕后,沈东胜问道:“你们是不是要去纪委?”

邱边强说:“不是,请问县委书记办公室在哪一楼?”

沈东胜连眨几次眼,还以为听错了,“怎么找我们郑书记?”

邱边强点点头。

“不会有什么事吧?郑书记可是个好人。”沈东胜一脸狐疑道。

“具体暂不便说,需要的话会找你谈。那他在几楼?”

“在六楼,我带你去吧。”

“行。谢谢!”

接着,沈东胜带着两位同志上楼,爬楼梯时,他很想问邱边强到底怎么回事,但因为旁边还有位同志,不方便问。

来到书记办公室后,沈东胜先走进去,向郑立明打了个报告:“郑书记,有两位市纪委的同志找你。”他原以为郑立明会很惊诧,但不料郑立明却异常平静,淡然道:“快让他们进来。”沈东胜不由纳闷,怎么郑书记知道纪委的同志要来?难道不是来调查的?

沈东胜退了出来,请纪委的同志进去,纪委的同志进屋后,向郑立明介绍了自己的身份,说起此行的目的,并希望配合调查,郑立明说好。然后,郑立明倒了两杯茶给两位同志喝。三人在沙发上坐了下来,郑立明坐一边,两位纪委的同志坐在另一边的大沙发,随后,该两位同志从公文包取出笔记本和笔,准备做笔录。

李枫说:“郑书记,我们根据举报的内容问你些问题,希望你如实回答。”

“好,你们问吧。”

李枫说:“举报信里说你包庇亲人做假烟,其中包括一个叫董向雄的,你说说是怎么回事?”

郑立明听了此话,简直哭笑不得,真是太会扯了,他只好如实回答,告诉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包括董向雄被查,亲戚来求情等,然后说道:“董向雄是我的亲戚,但我并没有包庇他,一直劝他不要做假烟,他之前告诉我说已经没做了,我信以为真。之后他出了事,我也没有包庇,现在他人关在看守所呢,不信你们可以去看守所了解。”

“我们会去调查。这个问题先到此。举报信里还说,你儿子当上公安局经侦大队长,是你一手操作的,这个你怎么解释?”

一听这一条,郑立明不由地站了起来,气愤道:“这说的是什么话?什么我一手操作?”

纪委的同志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一点都不因之慌乱和服软,一本正经地忠告道:“郑立明同志,请你冷静。”

郑立明只好坐了下来,克制住情绪,把公开招考的事说了遍,然后说:“我可以保证,这次考试绝对是公正公平的,而且考试就在市里举行,当时还邀请了市委书记和市纪委人员参加,他们可以作证。如果你们觉得有问题,可以去调查。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绝对没有干涉过。”

两位调查人员快速地做着记录。接着又进入下一个问题:“举报信里说你贪图享乐,住豪宅,你怎么解释?”

郑立明愣了愣,按实际情况,自己住的房子是不错,算是小别墅,早知道如此,就不住了。他只好把当时上任时,组织给安排房子的事说了下,并表示县长李润霖、县委办主任沈东胜可以作证,而非他自己的本意。至于贪图享乐,他万万不敢。

随后,纪委同志又问收受钱物、贪污受贿的事。郑立明更加恼火,忿忿道:“我可以以人格保证,我绝对没有收受钱物和贪污受贿,你们可以查。”

问得差不多了,李枫说:“谢谢郑书记配合,打扰你工作了。你的回答,我们都记下来了。我们会根据需要着手开展调查,坚持秉公办事,实事求是。下次有需要还会找你,希望你继续配合。”

“这没问题。”

接着,纪委同志提出告辞。郑立明问要不要安排食宿。他们说自己会解决,不用麻烦。然后,他们先离开了。

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纪委同志来调查的事虽然没有发通知,是在保密中进行,但万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被传开了。黄祥华和李润霖听觉十分灵敏,也知道了。

黄祥华幸灾乐祸,巴不得纪委能调查出问题来。他有些激动,控制不住喜悦之情,想跟李润霖分享“好消息”,便来到李润霖办公室,还不忘看看周围,确认外头没人后才关上门,然后快步走到李润霖位置旁,带着几分神秘道:“李县长,市纪委的同志下来你知道吗?”

“知道了,秘书跟我说了。你也知道了?”李润霖平静道,不惊不喜。

“嗯。李县长,我想不通,郑书记官品这么好,怎么也会被纪委调查?”黄祥华明知故问,心里其实在暗笑,这人!

李润霖说:“我也纳闷。谁会举报他呢?你知道怎么回事不?”

黄祥华装作浑然不知的样子回道:“我哪知道?或许是他表面冠冕堂皇,暗地里也做些不法的勾当,谁知道呢?”

李润霖看着黄祥华,明显能看出他的脸上呈现几分喜色,“你是不是很开心?”

黄祥华愣了下,看着对方不惊不喜的样子,不知道心里藏着什么心思,说道:“李县长难道不开心吗?你想想,如果他真的被告倒了,那么收益最大的就是你,你可以堂而皇之地当上县委书记啊!”

“呵呵。这话你可不能到外面乱说,我可不敢想。县委书记的位置不好坐,我坐不了。”李润霖异常谦虚道。

黄祥华听出弦外之音,以前的李润霖可是一直觊觎县委书记位置的,这次肯定是为了明哲保身,故作谦虚,从中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个无比圆滑的人。黄祥华说道:“李县长放心,我绝对保密。”其他的话,他也不多说了,免得说多漏嘴,便告辞离开了,回到办公室后,仍然控制不住喜悦,特意给刘石德打个电话,告知郑立明被调查的事。刘石德获知后大喜。

消息传来传去后,清安县许多干部职工都知道了此事,动不动就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有说一定胡编诽谤的,也有说郑立明就像明朝海瑞一样,虽然刚正清廉,但不懂官道,不适合官场生态,得罪人太多,肯定会被告,有幸灾乐祸的,也有为之担心的……另外,许多做假烟的老板也知道了,沾沾自喜,以为很快就可以迎来宽松的环境,继续生产销售假烟赚大钱。

纪委同志继续开展调查,去了公安局和看守所调查董向雄的事。随后又在公安局找郑毅豪谈话,把他叫到一个小会议室里。郑毅豪开始不知所以,如云里雾里。接着,纪委同志把事由说了出来。郑立明听后,恼怒不已,重重地敲了下桌子,双眼带着怒火,站起来忿忿道:“肯定是有人故意诽谤,你们要调查就调查诽谤的人。”心想,自己考上经侦大队长可花了很多的努力,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才最终成功,完完全全靠自己而没有靠老爸,还竟然被人说作弊,太可气了,原先自己经常调查别人,没想到现在反而被人调查,这更可气!

纪委同志看到郑毅豪的发火样,暗道我堂堂一个市纪委处级干部,你他妈的一个小小经侦大队长,算个毛,于是纪委同志敲了敲桌,一本正经地提醒道:“郑毅豪同志,难道你就这样对上级来的干部?是不是你心虚了?我希望你冷静,配合调查,否则于事无补。”

郑毅豪气得想骂几句,但人家是上级,只好忍住了,很不情愿地坐了下来,说:“好,你问吧。”纪委同志说:“把你这次参加公考的事叙述一遍。”于是郑毅豪才从头到尾如实告知,并激动地重申,他这次绝对是凭实力考进来的,还有他爸爸是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人,绝对不会有问题的。纪委同志说他们只相信调查的事实。随后,他们又去组织部、人事局等部门调查郑毅豪招录的事,如实做了记录。

晚上的时候,县委办主任沈东胜在家的卧室静静地坐着,妻儿均在客厅看电视看得正欢,而他没有心情看,独自思考着。作为县委办主任,他几乎天天跟郑立明见面,时常做好服务领导工作,还经常陪同郑立明下乡调研,因此对郑立明十分了解。自从当县委办主任来,他已经服务过几任县委书记了,通过比较,哪个好哪个劣显而易见,以前的县委书记要不刚愎自用,要不就自顾自个捞一把,不顾百姓死活,而郑立明是他见过最好的书记,官品好,人品好,修养高,党性强,群众意识强。他想,这样的干部正是清安县所需的,是可以为清安县办实事的,如果连这样的干部都无法在这里待下去,那么他的心会因此很痛,会为之感到惋惜。他想了想后,心里暗念道:“不行!不能坐视不管,一定要尽点力,现在难得纪委调查员是自己的同学,那要找他说一说。”

于是,沈东胜打了个电话给邱边强,电话通后,他爽朗道:“边强,我们是同学,你难得来一趟清安县,我起码也要尽地主之宜,我请你去KTV唱歌喝酒,怎么样?”

邱边强说:“谢谢,不过组织有规定,唱歌喝酒就免了。”

沈东胜说:“那,那跟你聊聊天,叙叙旧,总可以吧?”

“这可以。”

“那我去你宿舍,你在哪?”

“那行。在侨声宾馆302。不过跟你说,不能带什么东西来哦。”

“明白。”

沈东胜出了门,前往侨声宾馆,在一个房间会见了邱边强。同时,李枫同志也在。

沈东胜坐下后,打开天窗说亮话:“李主任,边强,我来是想告诉你们,郑书记绝对是个好书记,他是我见过最好的书记,他很讲党性,很忠于组织,有能力有智慧,工作有思路有方法,一心为清安县发展着想,在他带领下,清安县工作蒸蒸日上。他一向很清廉,勤俭节约,就连上下班都骑自行车,没有属于自己的公车,你们有听说过哪个县委书记还骑自行车的吗?我希望你们不要冤枉了一个好公仆,不要让正处于大好形势的发展前景葬送。”

邱边强和李枫听了十分感动。其中邱边强说:“调查并非意味要处理,我们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事实情况,还原真相。请你放心,我们会以事实为依据,如实上报,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

“那好,我相信你们。”

接着,沈东胜讲起关于郑立明的更多的事情,还举了不少的例子,说得声情并茂,情真意切,让邱边强和李枫挺感动的。不过,他们心里很明白,不能单信一人之言,具体如何还得看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