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档案 ☆

片名:惊声尖叫

外文:Scream

导演:韦斯·克雷文

编剧:凯文·威廉姆森

主演:内芙·坎贝尔、柯特尼·考克斯、大卫·阿奎特、德鲁·巴里摩尔

上映:1996年12月18日

片长:111分钟

国家/地区:美国

获奖:获1997年第6届MTV电影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女提名,1997年第23届土星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最佳恐怖电影

1.惊声尖叫:悬疑模式保留与青少年扭曲心理的折射

《惊声尖叫》(又译《夺命狂呼》)作为一部低成本的恐怖片,在全球收获了相当于成本十倍以上的利润。它的故事情节在现在看来可能稍显老套,但在当时却是开山之作。影片遵循的还是过往的恐怖片的情节套路,一个连环杀手在一个安静祥和的小区连环作案,杀死了凯西和她的男朋友。之后影片的主人公思德妮(Sidney)开始进入杀手的视线,在误解、一连串的躲避与追踪之后,终于在一个同学聚会上,凶手露出真面目,也陷入了最后的疯狂。在幸运女神的眷顾下,思德妮最终逃脱凶手的追杀,一年前母亲死亡的真相也水落石出。虽然故事是重复的,但是里面充满了对过往的恐怖片的不满与反讽,被点名的就有《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1978)、《13号星期五》(Friday the 13th,1980)等影片。编剧凯文·威廉姆森写这部剧本的一个动机是想表达对这些杀人狂电影的讽刺态度。[9]而导演韦斯·克雷文除了在这部电影里制造了不少为许多恐怖片影迷所津津乐道的场景之外,还保留了悬疑的模式并且运用得较为恰当(虽然无法与完整的推理小说相比,但对一部恐怖片来说它的悬念保持得不错)。

结合当时美国恐怖片的整体情况看,《惊声尖叫》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变革。比较突出的是分别把影片的主角与环境变成了学生与校园。这个变化也使本片成为青少年恐怖片与之后的校园及青春恐怖片的滥觞。事实上,当时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几乎同步地开始了降龄的恐怖片创作。最典型的当属亚洲的日本和韩国,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出现的《贞子》《大逃杀》《蔷花,红莲》《鬼铃》《狐狸阶梯》等都属于这一题材。事实上,现在的恐怖片类型已经很难离开“青春残酷物语”了。总结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会发现很多深刻复杂的社会因素在内。就电影本身而言,受众的低龄化是恐怖片形态发生变化的一个深刻原因。青少年成为流行商品消费的最主要力量,电影在利润的驱动下也开始向他们的口味靠拢,两者之间情投意合的互动产生了一种的新的青少年话语结构。反映在恐怖片上,《惊声尖叫》这类影片的出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对于更形而上的形式,比如对暴力、血腥、心理变态的迷恋风格,又突出地表现了一个群体所遭受的创痛与一种群体文化的形成。“叛逆一代”的颓废张狂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青少年群体。而围绕在青少年身边的摇滚、饶舌、漫画、涂鸦以及录像带内容的巨大变化也对此“功不可没”。

《惊声尖叫》这类恐怖片还涉及一个很敏感的社会现象——青少年尤其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这一类电影题材中,以往纯洁健康的学生形象破碎了,取而代之的是心理扭曲的失意者。这类凶手的一个普遍特点是,他们深深地受到“变态”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或者父母离异死亡,或者恋人背叛离去,或者同学间欺辱猜忌,或者学校严苛冷漠。这也往往成为她们作案的第一动机。在《惊声尖叫》里,这些元素几乎齐备。思德妮的母亲一年前被人强奸致死;凶手比利也把自己的动机归结于思德妮的母亲勾引他的父亲导致家庭离异;这群中学生所处的学校对学生的态度也是极度严厉的,从校长拿着剪刀勒令两名罪不致此的学生退学一事就可以看出端倪。这些问题是上面所述现象的一个折射,被单独挑出来进行故事叙述。

2.叙事方式:对经典惊悚片套路的戏仿与变革

除却青春的面孔,《惊声尖叫》故事内核采用的还是经典恐怖片的叙事套路:凶手作案——主角出现——不断磨难——陷入最终困局——身边所有人死亡——凶手露出真面目(也可以在所有人死亡之前)——主角反击幸存。具体来说,影片在开始总会先有一段凶手作案的情节再进入正题。这样的好处是立刻进入恐怖气氛,也为后来的情节留出悬念。之后故事的主角(们)出现,逐渐和凶手产生交集。这类影片间差异最大的就是这个交集的过程了。它是主角(们)进入最后的绝地之前的一个过渡阶段,有室内有室外,有路上也有水上,有长时间也有短时间。《惊声尖叫》就是在校园和室内的场景中进入最后的**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还会小规模地穿插凶手零星的作案。最后就是几乎所有的恐怖片都会有的绝境了。这类绝境多是山中小屋、城堡等密室或者野湖、密林、地下通道等人迹罕至的场景。这样设计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促使观众参与到角色的求生过程,同时也利用绝境营造紧张激烈的气氛,更可以铺垫之后的逃生。在《惊声尖叫》里最后的绝境就是思德妮同学的家,众人围绕着屋内屋外地下地上的杀戮与逃生,可以说将空间利用到极致。这类恐怖片的结局并不遵循固定的模式,可以是主角最终逃生也可能是全军覆没。另外,这一类影片往往会安排一个参与叙事的插足者——一般都由记者担任。

《惊声尖叫》的镜头运用也遵循着一般的恐怖片模式,大量采用具有引导性的近景镜头以及跟踪的长镜头。这种镜头往往随着主角的运动而缓慢运动,尤其注重采取近景。在观看这类镜头时,往往要时刻注意镜头前后、左右、上下的空间以及突然的场景转换。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恐怖效果的营造也成为考验导演功力的一个部分,所以导演往往会故意隐藏空间,以便突然完成惊吓效果。《惊声尖叫》里凶手刺杀校长的情节中,凶手所藏身的角落之前一直被隐藏着,只在最后突然跃起发难的那一下出现,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3.辛辣笔触:对青春残酷与暴力现象的反思

《惊声尖叫》在遵循既有的套路的同时,又在不遗余力地兑现其将独树一帜的承诺:不断地对恐怖片本身进行解构。思德妮的两个同学在录像的时候就为谁是凶手以及作案动机争论不休。影片借两人之口,说出了恐怖片的一个黄金法则:所有人都可以是嫌疑人,明显能看出嫌疑人的恐怖片不是好片子。之后在同学家聚会的时候,影片又借一个同学之口道出了恐怖片另外三个法则:勿与别人上床,否则将会死(实际上影片说的是必须保持处子之身);勿喝酒和吸毒,否则将会死;勿说“I’ll be right back(我马上回来)”,否则将会死。[10]这三条法则也在影片大红大紫之后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噱头,甚至被影迷拿来作为恐怖片必须遵循的法则。之后又有反对者总结了另外两条法则:勿问“谁在那里”,否则将会死;勿独自查看奇怪噪音的来源,否则将会死。[11]《惊声尖叫》最后一场戏中,思德妮与比利二人对峙时,双方一问一答,凶手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套路将自己作案的过程、动机一一说明,似乎变成了一场自圆其说的讲演会。而女记者的死而复生、又死又生也让资深影迷对过往的老掉牙套路会心一笑。那个一直在解剖恐怖片并为恐怖片立法的同学最后在看到死去的比利时,对思德妮说:“一般这个时候凶手会突然醒过来。”果然比利按照他的话睁开眼睛抬手起身,故事情节急转直下,比利被女记者击毙。这一段设计更像一个黑色幽默,影片总是不忘体现自己辛辣的风格。

虽然《惊声尖叫》这类恐怖影片在讲着一个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但是它又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社会的现实。事实上,影片的一部分情节是根据盖恩斯维尔杀人狂(真实姓名:丹尼·罗零)改编的。[12]比起动辄上亿的大投资来说,这类中小成本的影片更接地气,更能触及活生生的美国社会的现实。它向观众——在好莱坞科幻大片的迷幻之外——打开了一扇新的通向美国现实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也许能发现更多青春残酷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