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凤难得跟她统一战线,“对,顺溜儿就成!”

叶秀娟傻眼,她想反驳,可她也没想出来下一句。她就纯属于出题人不会答案的主儿。

原本也就是个游戏不必太认真,所以宁家贤作为长辈出面,勉强都算对。

宁宛给发了奖励,张喜凤收了之后又推给了宁宛。

随后又破天荒没要牛金芳手里的钱。

牛金芳激动的了不得,随后叶丽丽得的奖励被她以妈帮你收着为由,也进了她的腰包。

两句话得了两块钱,牛金芳大为欢喜,随后一口气吃了五个月饼。同时,她在心里也暗暗发誓,她要认字学文化,有文化了能赚钱。

就是教学师父暂时没想好,牛金芳瞅了一眼叶爱国,随后嫌弃地收回视线。

叶爱国还不如她识字多,叶爱国只认识他们一家三口的名字,她可是除了那些之外,还认识天地人大小一二三呢!

……

中秋之后,社员们养的蚕也都到了收蚕茧的日子。

这回宁宛不去,叶绍行去。

跟上次不一样的是,社员们养的蚕茧质量都行,但重量可的千差万别。

最多的一张蚕茧出了六十来斤,最少的竟然只有十来斤。

叶绍行收的时候记了明细,也给社员开了条子。

到时候领钱就拿着条子来领,社员签了字按了手印,不会写字的找的村会计代写。

叶绍行出发的当天,宁宛去村委给白友武打了电话说了说到站时间,也麻烦白友武转告郑国辉一下,按之前约定的来,一站一半。

白友武立即表示会跟郑国辉一起准时接人。

对于价格,宁宛知道肯定不会像是之前说的那么绝对,毕竟这一次的蚕茧不是相同的人养出来的,她看着差不多,在人家专业人士面前是不是也这样就不一定了。

不过上回是口茧,这回是全茧。口茧的价格一块五,当时白友武给补贴了一毛钱。这次不用补贴,价格应该也会在一块六左右。

等叶绍行从那边回来,也就到了老叶家人去往帝都的日子了。

也为了能够在帝都那边好好表现不掉链子,叶超每天都会在下班之后进入空间苦练。

转眼,一周的时间过去。

叶绍行坐着火车回来,看那喜气洋洋的样子,应该比预期的还要顺利。

他进了屋,张喜凤跟宁宛一起跟了进去。

“快坐下歇会儿,绿豆汤我在井里放了俩小时,刚取上来的。”

张喜凤掀开木碗的盖子,盛出来一小瓷碗递给叶绍行。

叶绍行也已经把抱在怀里的军绿色书包放在了桌子上,书包鼓鼓的,看上去里面装了不少东西。

叶绍行先接过去碗喝了一通水,然后笑呵呵边说话边把书包打开。

“你们猜猜,卖了多少钱。”

张喜凤跟宁宛对视一眼,她记着宁宛之前说的一块六,直接道:“不能比一块六还多吧?”

“哈哈。”叶绍行乐呵呵,从书包里拿出一纸包压的有些扁的面包,又拿出来一纸兜儿包子。

好家伙,这任性的劲儿,买那么多吃的,不像是叶绍行平时的作风。

宁宛的眼睛一亮,“爸,难道是一块八?”

“一块七毛五!”叶绍行笑说着,似乎之前因为这价格的心潮澎湃感还在。

“咱这蚕茧好,说是比上等鲜蚕茧还好,属于特级。”

提起这个,叶绍行也觉得满心骄傲。

他在来的路上就想好了,明儿就去找张福张罗大棚的事儿,等他一家子从帝都回来就着手弄大棚。

“我的老天呐,咱家得多少钱?”张喜凤激动慢了一拍子,本来打算说买那么多吃的浪费自家能做的话也忘了说。

宁宛的手指随便动了两下,立即回答:“妈,大哥大嫂的50斤,是87块5毛,舅舅的43斤多点儿,大约75块钱,剩下的那两张一共约么112斤,大约196块。”

随后宁宛又给张喜凤详细说了说,去掉要上交给队里的40,去掉200工分(约8块,各地经济不同,工分价值不同)的本钱,大房能赚39块5毛,老叶家那两张大约赚100块,舅舅大约赚27块。

听见39的时候,张喜凤激动的呼吸都停顿了下,再听见100的时候,更是哇塞出声。

“我的老天爷来!不行了不行了,我、我这就去烧纸去,我给神仙烧纸去!”

张喜凤一边嘟囔一边急匆匆往外走。

叶绍行也没拦着,媳妇想去就去,反正是在自己家,他去关上大门守着,外人进不来。

宁宛也跟着去烧,又低声给祖宗说了一两串儿的好话。

张喜凤:“跟婉儿说的一样。”

烧完了纸,张喜凤又说起了舅舅的那27到时候要分一半给宁宛,让宁宛必须接。

宁宛拗不过,只能应下。十多块钱对于张来福来说也算是很不错的收入。

再加上他现在的生活已经可以自理,将来的日子只会更好。

三个人重新回到堂屋,张喜凤又要说面包跟包子的事儿了。

宁宛也奇怪,一向节俭的公爹为啥会买在这个时代比较稀罕的食物。

“绍行,这得花多少钱啊?”张喜凤没有直接埋怨,先引了个话题。

叶绍行笑着坐下,“火车上的酸面包,我看着别人说便宜实惠,就买了个尝了尝。一毛钱这么大个儿,比供销社便宜还不要票。

我想着你没吃过,就想着给带回来尝尝。那包子我也看着好,一毛钱俩也不要票。”

张喜凤被叶绍行塞了个面包,想说那也是花了钱了,张了张嘴又咽了回去。

算了算了,她养蚕能赚钱了,自家男人花就花,下回再多赚呗。

宁宛也被这物价给惊到了,原本听说这个时代黑市的粮价飙高,没想到火车上竟然又那么低。

菜古玉立即在线科普,七八十年代的人实在,火车上的吃食还是很可以的。

就是后来时代变迁,人也不知道是精明了还是憨了,越做越难吃,越来越贵,自己把买卖干死了。

宁宛尝了一小块面包,别说,这酸面包的味道还真挺好吃。

叶绍行买的不算少,等家里人都回来,每个人都分到了半个。

叶秀娟边吃边嘟囔:“爸,你咋不多买?多买回来咱两毛钱一个卖给村里的,指定有人要。”

叶绍行一愣,这孩子咋想着赚村子里的人钱?那多不好意思。

还没等他言语,就见叶秀娟看向张喜凤:“妈,等咱从三嫂家回来坐火车,多买点儿呗?我指定能卖出去。”

她身边那些男同学女同学可馋了。到时候跟之前一样,没钱的拿鸡蛋换,钱少的鸡蛋也少的,那就把面包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总能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