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照相写实主义的特征

照相写实主义又被称做超级写实主义,是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艺术风格。在40年代,照相写实主义就有了发展迹象,60年代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1970年,在纽约惠特尼博物馆举行了一个《22个写实主义者》画展。在展品目录上,“照相写实主义”这一名词第一次被路易斯·迈塞尔提了出来,这标志着照相写实主义作为一种风格的成熟。

19世纪下半叶,照相机的问世导致了一场真正的绘画革命,颠覆了绘画的记录使命,颠覆了艺术家摹写自然与真实的艺术目标,使绘画进入现代主义阶段,渐渐地远离客观自然,走向个人表现,走向内心世界,走向主观变形,走向抽象。而又是由于照相机,产生了科技和艺术的结合,诞生了照相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画家重新回到了写实主义,但是不同于以往写实主义的是,它没有“对景写生”,不带感情色彩,表现得如一个事件的旁观者——客观而冷漠。

照相写实主义有着鲜明的波普艺术的面貌,它继承了波普艺术中特有的颜色和特有的画面处理手法,但是没有波普艺术的广告效应。在图像化的时代,照相写实主义把“图像”本身作为自己直接的创作资源,照相写实主义艺术家们不是自己想象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形象,他们只是将照片描摹下来,在绘制中热衷于模拟实物及环境,追求丝毫不含有主观判断的纯粹客观的描述性,有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将照片像幻灯一样直接投射到放大的画布上,以求准确无误地拷贝图像,其逼真程度达到了叫人产生强烈的照相幻觉的地步,他们将这种描摹照片看做创作。

照相写实主义的画家们采用的多是普通的快照,将照片的内容放大十倍、几十倍复制到画布上。“逼真”和“酷似”成为画面的核心,如专攻人物的艺术家着重于表现生理细节——毛发、汗毛孔、雀斑、皮肤纹理等都被逼真地描绘出来,不放过任何细节,比人们日常的视觉感知能力还要强。题材包括城市街景、商店橱窗、广告招牌、生活用品、家庭相册、身份照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照相写实主义画家几乎完全以照片作为参照,在画布上客观而清晰地加以再现,他们有意隐藏了一切个性、情感、态度的痕迹,他们认为艺术靠理智不靠感情。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后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精神情感的疏离和淡漠。

二、照相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

恰克·克洛斯以人物肖像作为创作题材,他的肖像完全是照片的复制。克洛斯先是拍照,然后是忠实地复制。克洛斯并不注重主题,而是迷恋于摄影的特殊效果。他的肖像画精细到极点,尺幅巨大。一般在画布上打格放大照片,以求精确,用喷枪笔逐格作画,克洛斯通常使用工匠式的打格放大照片,约3~6个月完成一幅画。

恰克·克洛斯是美国超级写实主义,也就是照相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耶鲁大学艺术系毕业,他是从抽象画转向照相现实主义的。《琳达》(图16-18)是恰克·克洛斯的代表作品,此画刻画精细而又尺幅巨大。人物的头发、皮肤。以及五官刻画得极为精致。毛发的质感,眼睛的透明性,不同部位皮肤质感的不同处理,嘴唇的褶皱和质感,衣服的花纹等处理的惟妙惟肖、纤毫毕现。尺度巨大,在通常观画的距离中,观众不能将整幅肖像尽收眼底。克洛斯力求的是整体的逼真,近看和远看的效果很不同,如从远处看头发好像一根一根的,但是人物肖像的头发和胡子,从来就不是一根一根画出来的,凑近了看只是一些点和旋涡,像抽象的图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家高超的概括能力和表现力。他的肖像人物画都注重描绘皮肤、毛发、眼睛等不同质感,在远距离中达到逼真的效果。

图16-18 恰克·克洛斯《琳达》

在绘画方面除了克洛斯以外,埃斯蒂斯热衷于都市街景;拉尔夫·戈因斯关注于汽车奥德丽·弗拉克的画面中塞满的都是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小用品……

照相写实主义在雕塑领域的特点则是雕塑家将雕塑做成真人一般大小,涂上肤色,穿上衣服,配以道具,就像是蜡像馆中的蜡像一样。杜安尼·汉森用聚酯材料做出的丝毫毕现的作品,多是普通的美国人形象,突出表明了美国真实的大众文化特征(图16-19)。约翰·德·安德烈制作的女性**,细腻过人,技巧精到(图16-20)。

图16-19 汉森《游客》

图16-20 安德烈《斯芬克斯》

三、高科技手段:多媒体艺术与白南准的电视机

1.时代背景

从20世纪20年代下半叶开始,我们从读和写的时代跨到了看和听的时代,电视、电脑、网络等新事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艺术家借助数码影像、投影、音响设备、电脑以及互联网等高科技设备和手段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利用这些高科技设备和手段为我们带来了声、光、电……组成的奇妙艺术世界。当然,艺术家的创作不仅受到当时新技术的影响,而且也受到了一些理论上得指导,麦克卢汉就是重要的人物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著名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他的很多理论对艺术界影响巨大,在谈及技术对人类得影响时,他提出“媒介就是信息”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强调媒介技术本身对整个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虽然这是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当时人们正在从“书本一代”过渡到“电视一代”,他主要是针对电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言,预见到了电视之后的媒介发展。他的媒介理论的核心,强调传播媒介对整个心灵与社会的影响。

多媒体艺术家在诸如这些媒介理论的启发下进行艺术创作,利用影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营造出多种组合要素的综合体验。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使得作品表现方式更全面,通过静态与动态图像的结合,运用装置、网络、光盘等来进行艺术创作。这些艺术品强调互动的特性,强调观众与作品的互动。

2.作者介绍

国际著名影像艺术家白南准被世人冠以“影像艺术之父”从1958年起美国前卫音乐家约翰·凯奇改变了他的艺术生涯。凯奇音乐理论中的“偶发性”和“非确定性”给白南准很大影响,启发他运用当代艺术思想来改造活动的影像,成为影像艺术的开启者。白南准看到了作为娱乐的电影和电视的艺术价值,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创作中。1963年,白南准成为用电视机来表现艺术的第一人。他的作品将艺术、媒体、技术、流行文化和先锋派艺术结合在一起,大量吸收了先进的技术。白南准是创造艺术新形式的鼻祖,他的艺术影响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际艺术发展,对当代艺术和涉及视频与电视方面的艺术创作具有很大的启发。

1963年,白南准的第一次个展在一个私人的别墅内展出,展览作品大多是电子仪器或装置,既有声音,又有形象。这和他作为电子音乐家的身份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激浪派的电子音乐家,他对电子声音和图像的互动有着强烈的兴趣,整日和导线、仪表、放大器、示波仪打交道,探索电视和图像的潜在艺术力量。

3.作品赏析:《电子大提琴》

《电子大提琴》(图16-21)是被世人冠以“视频艺术之父”的白南准的影像装置行为代表作,1971年与女音乐家夏洛特·摩尔曼合作完成。在这件中的摩尔曼用琴弓“演奏”着一个用电视屏幕制成的提琴,屏幕中播放着预先录制好的摩尔曼正在演奏“电视提琴”的同步录像。有“全方位艺术家”之称的实验艺术大师白南准,将电视机改装成提琴,配合上图像和声音。这件作品融合机器、人、音乐、图像、雕塑等因素,继承了激浪派的创作传统。

图16-21 白南准《电子大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