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希特勒的问

盟军在意大利的进攻被遏制,希特勒在接到凯瑟琳元帅给他的报告后大大喘了一口气。凯瑟琳在报告中作出的结论是,C集团军完全可以守住意大利直到战争结束。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疑问的结论。战争在什么时候结束?又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凯瑟琳没说,凯瑟琳想说的其实是,意大利目前并不是我们作战的主要方向,我们面临的最大威胁也并不来自这里。也许,不等意大利陷落,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当然这样的话,他不可能对元首说。

事实上,希特勒知道凯瑟琳想说什么。希特勒还知道,大本营的元帅和将军们都认为在战役最激烈的也最关键的时候,他从曼斯坦因元帅手里调出两个最精锐坦克师驰援意大利是一个绝对的错误。这个错误导致了库尔斯克会战失利,而使得东线战场不得不转入全面防御。这个转换不仅仅是攻防的转换,而从双方实力对比转换而言,德国在东线战场从此再无还手之力。

但希特勒仍然认为,守住意大利北部是完全值得的。

随着美国人的参战,战争形势不过只维持了一年多的僵持后很快就急转直下。这和一战后期有些相似,虽然因为俄国共产党人发动了十月革命成了苏维埃政权而宣布退出了战争,德国骤然减轻了东线的压力,但是更为强大的美国人却插进一脚。比一战更为可怕的是,现在和美国和二十年前的美国相比又强大得更多。这种强大,不仅在于这个国家的巨大的经济实力,更在于这个国家科技的先进。本来,在大西洋上,邓尼茨的狼群几乎就要吞噬那个已经手足无措的小岛,而美国人最先进的新型雷达系统的捕捉,却让那些无畏的海狼要么变成一只只浮在洋面上的死鱼,要么永远葬身海底与贝壳海星为伴。这只是战争中的一个例子,在整个西线,美国人性能优越的飞机和战舰都让德国人吃尽了苦头,几乎没有太有效的还手之力。

时至今日,德国人在整个二战的两个主要战场已经不再占有主动。希特勒从战争开始时法国的快速崩溃已经意识到了,完全失去进攻能量的守势,其实也很难持久。即使不从曼施坦因手上调走两个师,也不过是还得能一时之势,要扭转整个战争的态势,德国已经几乎没有可能。

此时此景,德国唯一的希望是出现奇迹。

奇迹会出现吗?

德国科学部长奥森伯格给出了答案,奇迹会出现。

他详尽地单独向希特勒做了报告,他早已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是德国的V型飞弹已经完全可以准确地落入英国首都伦敦,最初,研制这种飞弹的真正用途是作为运载工具。到时候只要换成装有铀235的弹头,他保证,只要一枚那样的炸弹,不仅足以扭转整个战争的形势,它还会让整个世界目瞪口呆,其最后的结果,是让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在日耳曼民族脚下不战而屈,俯首称臣。德国也会在整个战争中不战而胜。

看着希特勒疑惑的眼神,奥森伯格加重了语气:

“我的元首,原子弹不是一棵救命稻草,它是上帝赋于日耳曼人主宰世界的雷霆。”奥森伯格用这句话结束了他的报告。

这才是希特勒拼死保住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而拯救墨索里尼只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幌子,一个非常冠冕堂皇的幌子。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希特勒的所为是完全正确的。他不是战场的将军,不是元帅,不是方面军司令。他是元首。作国元首,他和那些将军和元帅们所想不同的是,他要打赢的不是一场战斗,一个战役,而是一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战争。

这就是王者与将帅之不同。

一架小型飞机在意大利北部山区的维夫堪尼西亚机场降落后,刚刚升任德国科学部副部长的冯·克伦朵勋爵走下飞机。

冯·克伦朵勋爵是奥森伯格接到希特勒的命令后指定他启程来到这里的。元首给奥森伯格的的直接命令是,综合所有参与研制原子弹的各个单位和部门的进程,作出一个准确的评估和预计。

实际上,他要回答希特勒的问题也正是罗斯福总统想要知道的,德国能在什么时间内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冯·克伦朵勋爵是一位在组织,协调,平衡方面的系统工程专家。尤其在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而又完全创新的系统工程中,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环节的落后或者出了问题,实际上就是整个工程的问题。有时甚至只是小小的一个滞后或者毛病,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这就如同一辆战车,或者只是一颗螺丝旋得过紧或过松,即使上了战场上也可能就是一个靶子。重任在肩,希特勒采纳了奥森伯格的建议,临时提升他为德国科学部副部长。而就在冯·克伦朵既将启程的时候,他又接到了希特勒亲自打给他的电话,要他到达意大利后带上一位客人。

刚刚加官进爵克伦朵轻车从俭,只带了他的两个助手就匆匆而来。而对于他的到来,当地负责人当然不敢怠慢,两辆奔驰轿车直接开进了机场,停在停机坪的机一侧。而那位元首专门致电要他带上的客人,也已经在机场等候。

因此冯·克伦朵一下飞机,只匆匆和那位客人握了手,就钻进汽车,在另两辆党卫军军车的护送下,直奔设在皮尔都卡亚的重水生产工厂。

这只是冯·克伦朵整个行程的第一站。其后,他将马不停蹄地奔走在意大利北部,挪威,丹麦以及德国本土的秘密基地、工厂以及科研单位和部门。他必须亲自考察每一个工厂和部门的生产进度和研究成果,在综合了所有的情况后,他才能给元首一个准确的评估报告。

德国不像美国,它没有美国那么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更严重的问题是,在战前,德国国内到处都充斥着英国,法国,美国,苏联,波兰以及其它无数敌视德国的国家的间谍,他们几乎是不处不在,无孔不入。在制定德国的核武器计划的时候,奥森伯格和克伦朵曾经征询德国秘密警察总头目希姆莱的意见,他们希望他能提供一个既能高度保密又能方便生产运输的地方。

但是,希姆莱却是这么说的,我的先生们,德国没有这样的一个地方,我甚至不能保证,在德国找到一寸没有留下那些肮脏的外国间谍脚印的土地。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奥森伯格和克伦朵听从了希姆莱的建议,制定了安全和保密重于生产和运输方便的原则。这才使得德国的原子弹研制和生产都分布战在了不同的地区。战争开始之后,随着版图的扩大和资源的丰富,有的生产基地就采取了就地就便的方式进行,这样,这个计划就延伸到了除意大利之外的其它被占领国。

这种设计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除了运输不便之外,更大的问题在于一个巨大系统工程协调非常困难。当然,全方位权衡下来还是利大于弊。挪威重水工厂的被炸是表面上看是一个损失,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正是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个工程仍然得以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际上,挪威重水工厂的损失并没有盟国评估的那么严重,而且,德国远不止一个重水工厂。德国人自己故意夸大了损失,反而给盟国造成了错觉。

克伦朵勋爵的奔驰车在最后一个关卡前停了下来,随即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不愉快。

不愉快的起因当然不是针对他的,而是因为那位神秘的客人。这个客人的身份非常特别,竟然是日本天皇裕仁的特使。克伦朵当然知道,还在战争爆发前,日本就派出多位特使前来德国,希望能与德国共同开发原子武器的研制和应用。这一要求被德国科学界毫不客气的拒绝了。他们认为,日本人根本没有资格和德国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克伦朵就曾经这样轻蔑地表述过自己的观点,和日本人合作?合作什么?难道他们认为质子和中子的分裂和他们掰开饭团那样简单吗?克伦朵出席过日本驻德国大使馆的晚宴招待会,那种手掰饭团的的吃法令他恶心。事实上这种恶心更多的来自于他对日本人的反感。克伦朵家族的一位曾祖曾经受聘为大清北洋水师的教官,在他们家族庄园的墙上,还悬挂着这位曾祖在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上和舰队司令丁汝昌的合影。北洋水师战败于日本联合舰队后,定远舰自沉。对于一位海军军官而言,没有什么比自己曾经服役的舰船战败沉没更为痛心的事了。这位曾祖当然不是大清海军军官,他只是一个受聘的教官,但是,那种痛楚或者更为深刻。

希特勒为了怂恿日本关东军从东面进攻苏联,从而牵制苏联以缓解东线战场的压力。竟然不惜亮出自己的最后一张牌。这让克伦朵很不情愿,如此重大的秘密,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风险。何况是那样一个野心勃勃的野蛮帝国。但这是元首的命令,克伦朵只能接受。

然而,关卡的保卫却不同意让这位特使进入。因为他们接到的命令是,放行克伦朵副部长和他的两位助手进入A级警戒范围。而这个命令,是负责保卫的秘密警察意大利分部所下达的。他们不知道希特勒给克伦朵的电话,而那个电话是希特勒临时打给克伦朵的。警卫的阻拦,正中克伦朵的下怀。本来,他只要告知并坚持这是元首的命令,警卫也就会放行,但是,他故意利用了这个衔接上的疏忽,向那位特使摊了摊手。克伦朵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德国外交部派给这位特使的陪同的强烈不满,他声称由此引发的后果是克伦朵所不能承担的。然后,克伦朵只是看了他一眼,登车而去。

克伦朵这一小小的举动,让日本人极为不满,这为关东军避免和苏联人作战又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法码。这也是那位外交部的翻译焦急的原因吧。

钻进了一段长长的隧道,从这里可以直接开进了生产工厂。这是一个规模远大于挪威的重水工厂,它的产量只需要三到四年就足够提取制造一枚核弹的铀235。事实上,这个工厂已经开工三年多的时间。若不是挪威工厂被炸,那么,现在德国人制造一枚核弹的铀235应该绰绰有余。

冯·克伦朵走出汽车,竟然感到一阵热浪扑面而来。山谷里的气温可比外面的冰天雪地要高了不少,他脱下大衣并解下围巾。随从人员随即接了过去。但克伦朵只把大衣给了他,仍然把那条围巾围在了脖子上。那是一条蓝色的围巾,那些随从人员当然并不知道,那是他的夫人手工织的,她织了两块。

拉文斯堡将是冯·克伦朵副部长的最后一站。但是,在他到达前,有人先他而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