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关,北靠巍峨秦岭山脉,南依大巴山、米仓山,嘉陵江水依关而过,站在阳平关城上,抬头往上看,便是对关城压迫感十足的走马岭,走马岭上,有一片连绵十余里的,以张鲁城为核心,烽燧为支点,甬道为联通的防御工事,这工事是由张鲁之弟张卫率民夫数万,于建安十四年开工,并在年初方才修筑完成的。

“当初,大军出征之前,有人说,这阳平关南北两山跨度极大,南侧又有渝水流经,易攻难守。”梁琼等人在阳平关北侧的山头上驻足,以察看阳平关的地形,但怎知越看,梁琼的眉头就皱得越紧,“此刻看来,此人可斩矣!”

因为如若说梁军进攻的目标,就是这渝水边上的阳平关的话,那这座关确实是易攻难守的,因为它的城墙也就只有五六丈高,而且还因为渝水的缘故,而不能从北侧的走马岭,延伸到南面的定军山下。也就是说,光靠这座阳平关,是不能将整个入口给封死的。

但问题是,这阳平关侧面的走马岭上,还有一座张鲁城!这座城池,屹立于高山之巅,仅有两条小路可供通行,内里更是屯有雄兵,积有足够吃一年的粮食。因此,可以说,想要攻陷阳平关,不难,但想要攻陷张鲁城,那就是真正的,难以上青天了。

而且,别看这张鲁城虽并不直接堵在大道上,可你要是真敢越过张鲁城,进攻汉中的话,这城中的守兵只要派出一路奇兵,便可再次将阳平关截断,从而断绝了,深入汉中的梁军的粮道与退路。

“叔父,张鲁城险峻,我军若是强攻必将损失惨重。故依侄儿之见,不如智取之。”

梁琼一听,心中不由得轻蔑一笑:智取?谁想不到,但如何智取?

但梁昭到底是他未来的君主,这话也是不好说出来的,于是梁琼便话不由心道:“侄儿此法甚好,只是当如何智取?”

梁琼本以为,梁昭也就是兵书看呆了,随口说说,想表现而已,但没想到,这梁昭,竟然是真的有一条“妙计”的。

只见梁昭马鞭一指关城道:“张卫性格暴躁,我军若得了阳平关,其心所想,必然是如何复仇,此刻我军再佯攻张鲁城,做出战败之样,丢弃甲杖,牲口,张卫十有八九,要出城追击。待到张卫军强夺我军军资之时,我军再乘乱杀回,必能取胜。”

梁琼眼眉一挑,心中对这个年轻后生,也随之带上了几分敬佩:“想不到这梁昭,十五六的年纪,便如此聪慧。”

“侄儿此计,甚妙。叔叔这就去与诸将商议。”

“侄儿亦是随口一言,可行与否,仍需叔叔明断。”

梁琼当即将王忠、王凌、杨秋三人叫到山头上,就地而坐,而后以石为城,折草为兵,开始推演战局。

“阳平关易攻难守,张鲁城易守难攻。张卫性格暴戾。故而琼欲用骑都尉之计……”

诸将商议了足足一个时辰,方才定下了初步方案。那就是以杨秋部为先导,猛攻阳平关,而后当天午夜,王忠率精悍死士五百,乘艨艟从渝水绕道阳平关后侧,再与杨秋部前后结合,共破阳平关。

此两路兵马进攻阳平关的时候,王凌则率军在阳平关后二十里处扎营,以给攻城部队提供掩护和援助。而梁琼则率主力,主力在王凌部后二十里处扎营,一旦张卫按奈不住,在梁军攻打阳平关的时候,就从张鲁城杀出,试图围剿王凌部的话,那梁琼便亲自率军,给张卫部来个反包围。

一天之后,休整完毕的杨秋部正式对阳平关的关城发起猛攻,一时之间,鼓号齐鸣,箭矢如雨,一群群的精壮军士,披着耀眼的铁铠,顶着竹梯,冲向百十步外的关城。

而城墙上的张卫军,也不甘示弱,箭矢跟不要钱一样,一轮接一轮,将梁军的弓弩手,压得死死地。而且张鲁军的箭矢是自上而下,因此射得更远,穿透力也更强,因此一刻钟不到的功夫,杨秋部打头的数百死士,竟已死伤过半,余下的,也没了斗志,只好退回。

杨秋大惊,事关他的部曲,总共也就五六千人,其中能战的精兵,也就这六七百,如今开战不过一刻,这些精兵便已死伤过半,夸张点说,就是杨秋所部,已经失去了大半的战斗力,可以退到一边去乘凉了。

“杨将军莫要沮丧,且率部退到王将军寨中,不日,琼定手刃张卫那贼,替死去的将士报仇雪恨。”梁琼给了杨秋一壶酒,并拍了拍他的肩胛以示安慰。

“秋,谢将军活命之恩!”杨秋趴在地上,连着说了两边,方才起身,接过梁琼递来的酒,转身出去了。

“叔父,想不到这阳平关守军,斗志竟是如此昂扬。”梁昭再怎么熟读兵书,这实战之中的情形,也是读不来的。故而适才杨秋部的失利,便让首经战阵的他,慌了神,“如此,张鲁城又如何能克?”

“战阵异于兵书远矣。若是不能依实而变,便有纸上谈兵之虞。”梁琼道,随机拿起一支令箭,“此刻张卫军士气必然大震,我军再攻,将难有胜算,不过琼依旧欲让王凌率军强攻阳平关。侄儿可知,此举何意?”

这话可确实将梁昭给问住了,因为梁琼的举动,明显是既有悖兵法所云,亦有悖于军阵常识。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宿将,梁琼此举也是必然有他的道理在的,而不是脑筋一抽做的决定。

“侄儿不妨细想,我军此行,有何顾虑?”梁琼说着,特意一回头,瞄了一眼关中的方向。

梁昭绝非愚人,经梁琼一点,他心中便已然明了:“年初,刘玄德放言,欲取汉中。故而若是我军被阻滞于阳平关,这汉中便会为刘玄德所有。”

尽管梁昭的话,还没有说到点子上,但梁琼还是点了点头,因为以梁昭目前的所见所闻,能够融会贯通到这一步,也已经算是不错了。

“你霜姑姑为人隐忍,如那古井一般。但叔叔不一样,叔叔生性急躁,故而若首攻失败,再举兴兵强攻,易非意料之外之事。”梁琼边说,边露出了洋洋自得的笑容,“而今日,叔叔就是要用这一点,让那张卫弃城出战!”

黑齿影寒的真实身份,不仅在梁祯集团的高层,甚至在孙刘的庙堂之中,也已是公开的秘密。只不过,因为梁祯仍在,梁氏集团中的人,碍于梁祯的威严,以及自己的利益,而一直选择了知而不言罢了。

“叔叔此举,莫非就是反其道而行?”

梁琼“哈哈”一笑:“侄儿,往后你可是要睥睨天下之人。对自身的性格,一定要了然如心,如此方可出奇制胜。”

“叔叔所言,昭当铭记!”梁昭听后,只觉如获至宝。

梁琼当即亲书一封军令,传至王凌的营寨,让其率领全寨兵马,在阳平关下排列阵型,并明确,必须在末时末之前,对阳平关发起进攻。

“侄儿,叔再问你,这佯败之中,要注意什么?”

梁琼虽说是粗人,但也是知道教育的重要性的,因此他对梁昭,可以说是耳提面命,只恨得不能直接将自己的脑子安到梁昭的脖颈上去,让他全盘掌握自己这三十年来,积累的每一点军阵经验。

“秩序!”梁昭不假思索道,“大人曾言,佯败诱敌之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因为这佯败,稍有不慎,便会演变成真败。”

这一次,梁昭是确实说到了点子上,因为这佯败,绝非是全郡听着军令,按部就班地向后退的过程。如果真是这样,那张卫是脑子抽了,才会发兵追击呢。

所以这佯败,必须是在交战的过程之中,梁军露出疲态,而后军阵之中,必须出现一些诸如混乱,践踏,丢盔弃甲的状况,如此方能骗过张卫的眼睛。但这混乱,践踏,丢盔弃甲,不就是真败的迹象吗?而且为了保密起见,在梁军交战之前,这佯败之计,是必须对绝大多数的军士保密的。

如此一来,当梁琼下令佯败的时候,许多神经本就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的军士,是绝对会将这佯败理解成真败的!所以,如何确保对这支诱敌部曲的控制,就成了梁琼必须解决的问题。

而这佯败之计能否顺利实施,其实又是跟整支部曲的训练程度有关的。比如,一支真正的精兵,哪怕真的遇到了战败的情况,也必然是进退有据的,力竭的部曲先退,仍有余力的部曲则会自觉地结成防御军阵,迟滞敌军的脚步。而那些力竭先却的部曲,也不是一走了之,而是在退后大约两百到三百步后,再次结成军阵,以掩护前面的部曲逐次后退。

但这些动作,需要的都是长久的磨合以及部曲之中每个军士对所部将校的绝对信任与服从。而这一切,若是换做普通部曲,别说互相掩护撤退了,没有立刻鸟兽作散,落荒而逃,主帅都要烧高香了。

“彦云宿将,其部亦是身经百战,故而此诱敌之重任,交由他,是再合适不过了。”

“叔叔莫不是早就想到了这一切,放会令彦云率军以支援杨将军?”

梁琼一听,边微微一笑,边轻轻地拍了拍梁昭的肩胛:“正是。待到日后,侄儿单独领兵之时,每走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否则,轻则举止烦扰,躁动三军,重则,军覆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