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十一年的大夏,户部的存银来的快去的也快。
海贸的兴盛,促成了这个中原王朝的商业繁荣,也给朝廷带来了远超田赋的庞大税银。
但朝廷要用银子的地方也多,特别是铁路的铺设还有禁军装备的更新换代,每一个项目都是吞金巨兽,银库中的银子就像流水一样往外一车车的拉,任谁看了都得心疼一下。
林如海继承了前户部尚书文同轩的貔貅本色,无论户部进账、支出有多少,户部银库中永远会留有千八百万两的白银,以备不时之需。
翁婿二人计算了一下购买战马所需的银子后,提笔就写了一封要银子的奏章,整理衣冠,雄赳赳的往宫中去了。
贾琮为皇帝老爷的钱袋子默哀三息,琢磨了一下,觉得留在皇城内有些不妥。
万一皇帝老爷没了银子,一怒之下拿大棍拿贾琮怎么办?还是先去找个专业人士咨询一下买马的事吧。
随着草原归附,战马的来源就不必拘于寄养于马户或是太仆寺自己的养马场了。
贾琮乘车来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五进大宅外,门檐上悬挂着一副红底金漆的御制匾额——敕造顺义王府。
他刚一下车,一名身材高大的粗狂汉子就迎了上来。
“小的参见小贾大人,还请小贾大人稍待,小的已经让人去给主子爷传信……”
话音未落,顺义郡王府的中门嘎吱一声就打开了。
一身常服的夷澜头上扎着好几个揪揪,抱着个小女娃迎了出来。
“我没想到你今日会过来,怠慢之处还请见谅。”
贾琮一指敞开的王府中门,又指了指夷澜头上的揪揪,哈哈大笑:“能得郡王开中门迎我入府,这也能说怠慢?”
王公府邸的中门,非君王贵客登门,基本上很少打开的。
贾琮突然到访,夷澜这模样明显是来不及换衣梳妆,直接令人打开了中门,这就代表着顺义郡王府对贾琮的重视。
贾琮向夷澜抱着的小女娃伸出双手,这个两岁大点的小女娃,长得分外精致,一双褐色的眼睛配上白皙的皮肤,与夷澜这个糙汉子一点都不像。
或许是贾琮长得好看,颜值高的人走哪会得到喜欢。
小女娃顺利的到了贾琮的怀里,跟贾琮大眼瞪小眼,两人都咧嘴笑着。
“郡王,这孩子跟我有缘,让她给我当闺女怎么样?”
夷澜一听这话就急了,伸手就想从贾琮手中把孩子抢回去。
可贾琮哪里会让他如愿,躲开夷澜的回抢,哈哈大笑着走进了王府的大门。
等贾琮坐在王府正厅跟小女娃玩耍时,夷澜就一直目光不善的盯着他。
“小贾大人喜欢孩子,那就赶紧将文安公主娶回家去自己生,别总盯着别人家的闺女!”
这怨气,贾琮隔着好几尺都能感觉到。
他将腰间佩戴的暖玉系在了小女娃的衣服上,笑了笑说:“那郡王不会等太久,七月,荣国府必然会请郡王一家来喝喜酒!不过嘛,我是真喜欢这丫头,这个干闺女,我认定了!”
“能得小贾大人的喜爱,那是我家璐儿的福气。有文魁星君的庇佑,璐儿定然能一生顺遂!”
“妈妈~”
小女娃叠音叫着,冲正厅门口伸着双手。
贾琮顺着话音看去,来人正是夷澜的发妻,顺义郡王妃绰罗斯·蓝启朵。
这位出身绰罗斯家族的贵女,要比她的丈夫夷澜眼光更为深远。
国朝如今能给他们一家如此优待,一是为了安抚草原的人心,第二就是因为眼前坐着的这位,大夏未来的贾相爷。
瓦剌已经是过去式了,随着朝廷对草原的掌控力不断增强,顺义郡王府的作用会越来越小。
夷澜如今虽然担任着安北大都护的职位,可谁都知道安北的权力几乎都掌握在副都护的手中。
安北大都护就是个闲职,夷澜这一辈是不可能进入朝廷的权力中心的。
想要在中原长远的生活下去,只有忠诚于皇家,才能在将来得到朝廷的重用。
夷澜曾想过与京城的世家大族联姻,但却被蓝启朵给拦住了。
与大族联姻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令顺义郡王府快速融入京城的圈子,但你一个降臣,还是曾经的草原可汗。
谁敢跟你联姻?谁又会与你联姻?朝廷会放心你与大族联姻吗?
相比之下,与宁荣贾家结亲,绝对不会让当今皇帝对顺义郡王府的忠心产生怀疑。
干闺女也是闺女,只要贾琮愿意,让自家丫头去给当亲闺女都成!
“璐儿?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璐,美玉也,果然跟我有缘!”
贾琮笑说:“王妃既然同意,那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找钦天监的人,寻个好日子广发请帖,一定要让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我贾琮有闺女了!”
两人一唱一和,几乎是配合般的就将这件事给定下了,让晾在一旁的夷澜直接傻眼。
蓝启朵制止了想要开口的夷澜,朝着贾琮屈膝一拜。
贾琮也没有避开,自元祐七年瓦剌归附,夷澜一家在京城过的日子说不上好。
衣食无缺,钱财也不缺,但他们一家很难融入京城的圈子。
蓝启朵不愧是绰罗斯家族的明珠,眼光就是比夷澜这个糙汉子看得远。
通过贾家来打开京城圈子的大门,恐怕是最为方便的捷径了。
……
“说正事!”
贾琮邀请了蓝启朵一块商量正事,将朝廷准备大批量购置战马的事说了一遍。
“郡王,根据你的了解,安北都护府能为朝廷提供多少战马?”
夷澜对于人情往来不甚精通,但对于战事,这位曾经的瓦剌可汗还是极有天赋的。
当初虽说瓦剌的大权几乎被绰罗斯家族把持,但夷澜还是有渠道了解到瓦剌的情况。
他只是沉吟片刻,就说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如果是重骑兵所需戎马,安北都护府最低可一次性提供两万匹。轻骑兵之所需戎马,不下二十万。驽马之类,不计其数!”
《周礼·夏官·马质》所载:“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
中原王朝与草原打生打死上千年,其中的劣势之一就是马,无论是戎马还是驽马,草原都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根据太仆寺所记,元祐七年前,国朝所有之戎马不过三十万,加上驽马堪堪破百万。
听听人家夷澜的豪横之言,一次性可提供戎马不下二十万匹,驽马连数都不用说,一句话,你就说你想要买多少。
“戎马三十万,驽马百万匹!”
贾琮想了想,说出了一个数字:“戎马按银六十两、驽马二十两,朝廷分两年给钱,让安北的牧民尽快送马入关。”
实际上若是从马商那边采购,一匹优质的戎马也就是战马,价格最低在八十两以上,甚至过百两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但夷澜没有犹豫,他现在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为朝廷立功,为皇帝老爷尽忠的机会。
六十两,已经是赚了!
“这价格不行……”
嗯?
贾琮看向夷澜,咬牙道:“戎马六十五两,驽马二十五两,不能再多了!”
却见夷澜伸出五指,说道:“五十两,戎马一匹五十两,驽马十五两。我这就安排人回草原,小贾大人记得让人去大同镇,准备交接!至于银子,朝廷若是户部吃紧,过个两三年再给也行。”
哈?
这回轮到贾琮震惊了,这生意做得,还有卖方主动给降价的?
等到贾琮晕晕乎乎的牵着一匹枣红色小马驹离开顺义郡王府时,脑子还没转过弯来。
好半天后,他才跟一旁的贾十一说道:“十一叔,我想到了一个解决马政废弛的好办法!”
……
夷澜虽然已经不是瓦剌的可汗了,但孛儿只斤家族的余威仍在。
有夷澜为中人,安北都护府的那些大小部落,足以为朝廷提供三十万匹戎马以及数十上百万的驽马。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牧民得利,朝廷也少了不必要的损耗。
林如海从皇帝老爷的口袋里掏来了一千万两白银,没有直接送去大同,而是由安北各大部落的代表,在夷澜的组织下,向户部送去了一桩贸易订单。
草原的百姓这几年日子越发的好了,没有了战争,百姓们只要肯吃苦,牧羊牧马牧牛,每一根羊毛都能换成银子。
但草原上银子是没机会花的,中原的各类商品才是他们的心头好。
贾琮与夷澜的这笔庞大贸易,给了草原一个新的交易方式。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草原的百姓也好,中原的货主也罢,似乎可以得到更大的优惠与利益。
这也为贾琮提供了一条解决马政危机的途径……
“马政的策略要重新制定规划,在这之前,咱们倒是可以跟草原的牧民定一个契约。”
东宫正殿中,太子刘弘、内阁首辅周炯、户部尚书林如海、顺义郡王夷澜,以及贾琮这个太仆寺卿伴着茶香讨论着政务。
只见贾琮将一份份新出的订单递给几位:“这些是工部以及京北工业区各大工坊的订单,安北都护府的各个部落,几乎都有大量所需之物需要从中原购买。正好,咱们也需要从草原买来牛羊马匹。如今马政废弛,短时间内是无法恢复到从前的。所以……”
“培育马匹牛羊,这是我们草原儿郎生来就有的技能,况且中原沃土养马养牛多浪费啊,就由我们草原的汉子为朝廷养马。朝廷只需要提供粮食盐巴给草原的牧民就行!”
夷澜急切的接过了贾琮的话,他可不想放弃这个立功的机会。
再说了,他觉得这是一个加深草原与中原关系的好时机,绝对不能浪费了。
殿中的太子、阁老以及林尚书相互对视一眼,暗暗点头。
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哪怕朝廷不可能将戎马这种战备物资只押在一处。
“郡王说的不错,殿下,老臣以为,此策既能解决朝廷的马政危机,也可以让草原的百姓以及中原的商客受惠得利,两全其美的事,大有可为!”
周炯的一番话,差不多已经可以为此事定下最终基调了。
夷澜心中欢喜的厉害,看向贾琮的眼神更为亲切了。
他恨不得再将之前的定价放低一些,还是林如海出言制止,说是不能寒了草原同胞的心,五十两的价格已经足够低了。
等到君臣议定,贾琮准备带着夷澜离开时,却见夷澜突然掏出一封奏折,躬身递向太子。
“殿下,臣请命带兵出征,为大夏而战!”
东宫正殿瞬间安静下来,刘弘看向贾琮,见其迷茫的摇头,这才接过那封折子问道:“顺义王,国朝如今并无战事,卿何以有此言?”
夷澜也没有丝毫的隐瞒,直言回道:“臣原本也没想想到这些,还是臣的王妃在前日小贾大人离开后,跟臣分析的……”
原来在贾琮提出想从安北都护府大量购置战马时,蓝启朵就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此举背后的玄机。
一定是有大战发生或是即将发生,朝廷这是在暗中备战。
征伐倭国是不可能需要这么多的战马的,乌斯藏那边的事朝廷早就有了定计。
那么,就代表着还有一个方向需要大量的战马备战……
“不管朝廷是准备打谁,臣都愿意披甲执锐,为陛下,为大夏死战不退!”
蓝启朵也无法猜到朝廷是准备打谁,但马战这种事,草原儿郎是最为擅长的。
夷澜作为曾经的瓦剌可汗,马上的功夫自然不会差。
借着为朝廷筹措战马的功劳,只要夷澜肯舍下脸面,就算是去阵前当个马前卒,也能让顺义郡王府开始在朝中崭露头角。
“周师,您怎么看?”
果然,刘弘是难以拒绝夷澜的这个请求。
人家为了朝廷将戎马的价格压到了五十两,又尽心尽力的为朝廷联系渠道筹措马匹。
这样的臣子,刘弘这个储君还有些感动。
他看向内阁首辅周炯,询问他的意见。
只见周炯眼含深意的看了一眼贾琮,沉吟许久,悠悠说道:“顺义郡王一心为国,又精通战阵之事。老臣以为,可为阵前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