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作为秦、西汉时期地位仅次于丞相的官员,在朝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然也颇受学界的关注。宋代以降,就开始有学者概括汉代御史的职掌与沿革①,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外学界对御史大夫的研究更趋丰富,主要涉及设置沿革、职掌、名称的变化与属吏等②。除去利用传世文献之外,60年代以后便有学者注意利用出土简牍来重新归纳御史大夫的职掌,并开始突破文献记载的束缚。①
尽管不少研究是将御史大夫置于监察制度范围内加以研究,很多学者还是注意到御史大夫职掌的前后变化,即从战国以来带有君主秘书性质、保管律令图书的近侍,到侧重监察,西汉成帝时则改名大司空,最终成为三公之一,主管水土。对于这一变化轨迹,学界基本没有歧义,关于变化产生的原因,却少有关注。
笔者以为,西汉时期御史大夫职掌的变化,与其办公地点的变化直接相联,办公地点的变动,又与朝臣间的政治斗争纠缠在一起。本文试图对此问题做一探讨。
御史大夫寺的位置,《汉官旧仪》有明确的表述:“御史、卫尉寺在宫中,亦不鼓。”②又云:“御史大夫寺在司马门内,门无塾,门署用梓板,不起郭邑,题曰御史大夫寺。”③将其办公地点称为“御史大夫寺”,所谓“司马门”是未央宫的外墙门,贾谊《新书·等齐》云:“天子宫门曰司马。”④
据此,御史大夫寺一定是在未央宫内。不过,史书中又常出现“御史府”的说法,出土的封泥中也至少能见到数枚“御史府印”封泥。①或是缘此,杜佑在概述御史的沿革时说,“(御史)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之御史大夫寺”,小注则大体沿用了《汉官旧仪》的说法:“汉御史大夫寺,在大司马门内,无塾,其门署用梓板,不腹色,题曰‘御史大夫寺’。”②今人在涉及御史大夫办公地点时,均认为是在未央宫中,即司马门内。③殊不知,后来御史大夫寺迁到未央宫外,并改称“御史府”,所以才会有“御史府印”的封泥流传至今。杜佑是将两者混为一谈,今人则多未注意到其办公地点及官府名称的前后变化;或是怀疑前后有变化,却没有深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