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sònɡ·黄huánɡ庭tínɡ坚jiān
春chūn归ɡuī何hé处chù?寂jì寞mò无wú行xínɡ路lù。若ruò有yǒu人rén知zhī春chūn去qù处chù,唤huàn取qǔ归ɡuī来lái同tónɡ住zhù。
春chūn无wú踪zōnɡ迹jì谁shuí知zhī?除chú非fēi问wèn取qǔ黄huánɡ鹂lí。百bǎi啭zhuàn无wú人rén能nénɡ解jiě,因yīn风fēnɡ飞fēi过ɡuò蔷qiánɡ薇wēi。
诗文大意
春天归向了哪里?寂寞世界不见它的印记,若有人知道春去往何地,请唤它回来与我们停留在一起。
有谁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问黄鹂。可无人听得懂它的婉转鸣啼,它随风飞过蔷薇远去。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这首词,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词的感觉:
1. ________2. 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词人已经六十岁,却遭诬陷,被贬到岭南的宜州“羁管”,就是被剥夺一切官职,被看管起来。
这是初夏季节,词人到宜州一年了。他在院中踱步,注意到蔷薇花开,夏日来临,春天已经过去了。面对饱受折磨的境遇,诗人依然保持着风骨和气度,但感受到年华逝去、日渐衰老,尤其是曾经的良师益友纷纷去世,让他感觉人生美好的岁月已一去不返,就如同这不知归于何处的春天……
他触景生情,吟出这首词,表达惜春之意,抒发伤春之情。
细品词句
上片写的是对寻春、留春的渴望。
首句“春归何处”,不以景物起兴,而是以问句起笔,表达了浓烈的惋惜与焦虑之情。“寂寞无行路”是春天消逝的世界给词人的感受,他急迫地问:春天去了哪里?眼前却只有寂寥静默,全然看不到春的踪影。在词人眼中,春天就像一位极为重要的亲友,突然消失踪影,无处寻找。
接下来的两句,他产生一种浪漫的希望,就像人非常焦虑无助时,希望能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如果有人知道春天去了哪里,请把它呼唤回来。这样的期望当然不可能实现,“无望的希望”让词人“寻回春天,留下春天”的渴望之情达到极致。
下片写期望落空后的惋惜与怅惘之情。
首句紧承上片,似乎词人确实问了许多人,却无人知晓,他仍不死心,还在发问:真的没谁知道春的踪迹吗?接下来笔锋一转,寄希望于黄鹂,然而再度失望,黄鹂百啭千啼,似乎在回答,可是它的话无人能懂,人们只能看着它随风飞去。连鸟儿也走了,这个春逝之后的世界也就更加寂寞。词人最终只能接受,春归无觅处,到底是无法找回了。
读到最后,我们才发现词人的“眼中之景”可能只是初夏的蔷薇花和飞去的黄鹂,他却由此生发细腻的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古来惜春诗词很多,这首词的巧妙在于“曲笔”,通篇写的是问春、寻春,而实际表达的情感却是爱春、惜春。情感的千回百转更是细腻婉转,通过丰富而浪漫的想象带动情绪跌宕起伏,新颖委婉,情味隽永。
讲个故事
著名的孝子黄庭坚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也是一位知名的大孝子,他的事迹还被收入了《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是元代的郭守正编录的,将二十四位古人以各种表现尽孝道的事迹编为合集,作为楷模,流传后世。整个宋朝只有两人入选,黄庭坚就是其中之一。
黄庭坚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家族被称作“双井黄氏”。仅在宋朝,这个家族就出了四十八位进士,如今江西修水的双井村还被称为“华夏进士第一村”。
他的父亲黄庶也是一位进士、诗人,在黄庭坚十三岁时就去世了。黄庭坚曾熟读父亲的诗,还把它们刻在石头上。
黄庭坚的母亲也是大家闺秀,还是位能作诗词的才女。黄庭坚十五岁时,因家中贫困,要到舅父李常家去寄住、读书,临行时,母亲赠给他一首亲笔写的词《浣溪沙》:
无力蔷薇带雨低,多情蝴蝶趁花飞。流水飘香乳燕啼。
南浦魂销春不管,东阳衣减镜仙知。小楼今夜月依依。
这首词写出了孩子如乳燕离巢,母亲对他的惦记和思念,黄庭坚一直把这首词带在身边。
黄庭坚非常争气,二十二岁就考中了进士,后来做了官,把母亲接到身边侍奉。他对母亲极为孝顺,他“涤亲溺器”的故事被编入《二十四孝》。“溺器”就是古人用的便桶,黄庭坚知道母亲非常爱干净,不愿让家里仆人清洗自己的便桶,就亲力亲为,从少年到中年,只要在身边,就亲自为母亲清洗便桶。后来他成了官员、知名的文人,依然坚持这样做。
他四十七岁时,母亲重病卧床一年,他衣不解带地日夜服侍,后来母亲去世,他在父母墓边筑“永思堂”,住在那里守孝追思。一片孝心,堪称楷模。
学个成语
触景生情(chù jǐng shēng qíng)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出自元朝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说段历史
“苏门四学士”的“春与秋”
“苏门四学士”都曾行走于苏轼“门下”,都得到过苏轼的推崇或指导,也都非常尊敬、崇拜苏轼。把这四个人列在一起的,正是苏轼本人,他曾非常得意地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意思是这四个人,在举世还不了解他们的情况下,苏轼就已经发现他们的才华,并大力推崇。苏轼本人为此感到很得意。
“苏门四学士”曾经与苏轼一起,在都城开封度过了一段朝夕相处、春风得意的日子,又因政治斗争而历尽宦海浮沉、生离死别。他们风华正茂时的人生,如和暖的阳春,各逞绝世风华,他们四海飘零时的命运,又如肃杀的深秋,纷纷凋零谢幕。
黄庭坚是四人中年龄最大的,他比苏轼小八岁。起初他和苏轼并不认识,苏轼看到他的诗文,认为“超凡绝尘”,黄庭坚三十四岁时主动给苏轼写信致敬,两人先成了“笔友”,书信和诗文唱和不断。一年后,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黄庭坚因为和苏轼书信往来也被审问,这时他和苏轼还没见过面,但他拒绝落井下石,坚定支持苏轼,说:苏子瞻是最了不起的文人,苏子瞻忠君爱国。
秦观比黄庭坚小四岁。他是少年才子,一直仰慕苏轼,苏轼到徐州任职时,秦观一看苏轼家离自己家不远,欣喜若狂,直接前往拜谒,写诗道:“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苏轼很欣赏这个年轻人,劝说秦观发奋读书,参加科考。秦观两次名落孙山,苏轼依然给他很大鼓励,还向王安石推荐秦观,在两位文坛前辈的鼓励下,秦观终于考中了进士。
晁补之比秦观又小四岁,他十七岁那年,父亲到杭州做官,他随同前往。后来他观察钱塘风物之美,写成《七述》,带去见当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苏轼本来也想作赋,一看他的文章,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苏轼处处宣扬,帮这个少年名扬天下。后来,晁补之二十六岁就考中了进士。
张耒比晁补之小一岁,是四人中最年轻的,但他认识苏轼却最早。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前到陈州与弟弟话别,张耒来拜见苏轼,自此成为苏氏兄弟的门下弟子。在苏轼的指导和引荐下,他年仅二十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高太后主政后,把苏轼调回京城任翰林学士。这年朝廷举办了一次太学学士院考试,苏轼命题,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应试,三人成绩优异,都得到提拔。而秦观也被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苏门四学士”终于聚在京城,他们常聚于苏轼府中,吟诗作赋,互相切磋,成了莫逆之交,一起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随着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党又把持朝政,此时王安石早已谢世,新党主政者再无君子之风,对苏轼等“元祐党人”罗织罪名,欲置于死地。苏轼与四学士都遭治罪、贬官,飘散零落,再无相聚之日。
1100年,秦观第一个病逝于广西藤州;一年后,苏轼病逝于常州;1105年夏天,黄庭坚写下这首《清平乐》,不到半年后病逝于宜州;1110年,晁补之病逝于泗州,张耒为他撰写铭文;1114年,张耒在孤独贫病之中逝于陈州。
北宋最繁华的春天也随着他们的脚步渐渐远去,张耒去世仅十三年之后,“靖康之变”的悲剧上演,北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