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刚结束,现在大家比较热议的话题就是这个高考移民,其实这个古代也有很多高考移民的事情,
其实在科举盛行的古代,早就有“高考移民”一说,由此可见“高考移民”的确为我国教育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仔细研究历史,你会发现古代参与“高考移民”的,有我们认识的“熟人”呢!
其中,大名鼎鼎的诗人白居易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白居易不高考移民的话,肯定就考不上进士了!
白居易祖籍山西,生在河南,户口则随他爷爷,属于陕西省渭南县下邽镇的居民,这厮参加科举考试,应该去陕西渭南才对,但他乡试那年没去渭南,而是去了安徽宣城报考。这在唐朝可是违法行为,因为唐朝法律规定,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必须在其户口所在地报考。
白居易不傻,决不会无缘无故以身试法,他之所以去安徽报考,一定是因为当时安徽的录取率比较高。
要知道唐朝科考跟现在高考一样,各地录取率高低不等,有的地方考生多、录取的少,竞争激烈;有的地方则考生少、录取的多,轻轻松松就能考中。
比如,首都地区录取率非常高,一个长安城取中的人数竟然跟一个大省取中的人数差不多。
不光唐朝,两宋和明清也是这样子。北宋时江南考生多而录取少,很难考中;北方考生少而录取多,容易考中。明清时内地考生多而录取少,很难考中;边疆考生少而录取多,容易考中。
宋朝文坛大腕欧阳修曾经给皇帝写信说:“东南州军取进士,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录取率低的省份100:1,录取率高的省份10:1,地域差别如此之大,自然让考生们眼红,纷纷玩起旧版的高考移民小游戏,白居易只是玩家之一罢了。
“高考移民”未必是真的移民,很多考生只是弄一个假的户口,为了取巧投机,假冒他省之籍投考者,称之冒籍。
这招儿在过去风险不小,因为古代考生是连坐制,一个考生犯了事儿,其他考生也跟着倒霉,为了自身安全起见,大伙检举揭发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很容易把你弄假户口的事儿给捅出来。
即使你跟同学们关系铁,那监考的老师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还有一道“审音”程序,就是要听听你说话的口音。
“这位同学,Whereareyoufrom?”
“阿拉是老北京啦。”
得,一张嘴就露馅儿,你分明是上海人嘛,打回原籍,取消考试资格。
所以,为什么要普及普通话,因为根本听不出来是哪的人。
但是,无论多严的制度严防死守,总是会有几条“大鱼”漏网,像我国近代的实业家、政治家、清末状元张謇(jiǎn),在参加童生试时,也是冒籍考中的。
张謇是江苏省海门县常乐镇人,那时海门属于通州,由于其世代务农,祖上没有参加科考之人,在其老师宋璞斋的建议下,认一如皋人为祖父,更名张育才,在同治七年,在如皋参加科举考试,并顺利通过童生试中的县试、州试,并且在最后院试时名列前茅,获得秀才称号。
本来考中秀才是很高兴的事,谁知道遇人不淑,他冒认的祖父,是一个抽大烟的破落户,为人阴险狡诈,借机向张家勒索财物,为此张家负债累累,原本的小康之家几乎倾家**产。这还不算,一遭拒绝,“祖父”还会向官府告发张謇不孝,同治十年四月,张謇听说官府要拘押他,就连夜冒雨潜逃。
最后终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主动请求革黜秀才身份,让其回通州原籍考试。他的这种做法得到了一些正直官员的支持,最后经礼部核准,同治十二年,张謇被划归通州本籍秀才。光绪十一年,张謇中顺天乡试,成为举人。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举行恩科会试,张謇得中状元。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冒籍的类型和冒籍的案件都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哪种类型,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通过冒籍这种方式能够金榜题名,这样一来,必然给冒籍地的士子造成不公。
咱们还是把话头拉回来。
产生“高考移民”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地域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悬殊,所以实行各省、市、自治区分别进行评卷和划定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政策。
不平等的教育政策自然有漏洞可钻,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这被称为“高考移民”。
中国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有关高考移民的现象愈演愈烈,教育部、各省招考办也采取的多种措施遏制高考移民现象的发生,但所起的作用有限。
时代需要国家保障公民更多的权利,在2012年的两会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谭志娟代表建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以学籍认定高考资格。越来越多的声音在呼唤,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高考户籍制度将会取消,全国一张卷,分数决定高低。这样才能真正的对每个考生都实现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