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乾隆和康熙皇帝一起被称为是康雍乾三朝盛世,不过,这三世之中却出现了一个共同的社会问题,这就是捐官制度。
什么叫捐官制度呢?
捐官就是士民向国家缴纳钱款以取得官职,有人会说,这不就是买官卖官吗?
这可不同于一般的买官卖官,一般国家官员私下里买官卖官,那是犯罪!这种捐官是国家行为,西汉时就有,宋元明清也都有,但是这都是一些与科举考试相辅相成的制度。
比如一些很有才能的人,他就是考试不行!平常满腹经纶,一到考试就掉链子!国家就给了这样的人一个机会,通过一定的考察,通过这种捐官的制度也可以当官。
但是到了清朝,这种捐官制度就被彻底的透明化,而且制度化了,还成为了国家的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
而且清朝到了雍正、乾隆年间,对买官的人无任何限制,地主、商贾且不必说,连流氓、盗贼等也没问题,有钱就行。
这里边就有这么一个故事,乾隆年间,松江县一个姓赵的人,靠贩卖布匹发了财,之后就捐银两买得通判一个小小官位,被上司召见时,上司问他是历来从事什么职业,他回答说以前是卖布的,上司又问:那你为什么要捐钱当个官啊。他回答说:在下以为作官好过卖布很多。上司大为生气,马上解除他的官职,他很气愤的离开了,不久到吏部的大堂上大闹索要捐官的钱,并振振有辞说:“既然免了我的官职,就应退回我的钱财。”吏部官员听了,让听差的打了他五十个嘴巴,一百棍子,赶了出去。
中国历史上只有清朝是把捐纳作为国家制度下的正常升官途径的,其他朝代虽然有,但是都不如清朝这样成系统,而且作为国家一项重要财源来组织经营。
但是这些买来官员的水平那真的是不行。
雍正年间,就举行了一场考试,考察那些纳过捐,但还没有正式到任正在等缺的候补官们,结果1万多人里面9千5百余人不及格,甚至接近6成人交白卷,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可不是我随便编个数字危言耸听,八股文是非常难得,不会就是不会,四书五经里面拿句话出来让你破题发议论,没点真功夫也就只能交白卷了。
乾隆时期规定白米20石可捐县丞1个。那时候,乾隆六下江南,造成了国库空虚,只能以这种方式充盈国库。
您说当官这么便宜,谁不想捐一个!当当官老爷过过瘾。
北京城几乎所有的旗人都拿发给的老米换了个官;嘉庆晚年间国库空虚,捐生人数捐到了22万;你说多可怕可怕啊,当时全国只有1300个县,竟有20多万候补在虎视眈眈。
晚清小说《官场现行记》里描写的“捐官”令人惊的瞠目结舌,有富商姨太太为了各自的儿子捐的顶戴品级不同大打出手。老百姓只要是家里有点钱读书却不好的,都是走的这条路,穷人也花钱甚至借钱、贷款搞一个有品级的顶戴希望改变出身。捐了顶戴的人就是国家认可的的官员候选人,然后搞一个介绍信,到相应的中央部门或者省里、县里的衙门等候派差。
各个衙门里只要是老爷上堂,必然是熙熙攘攘的各级候差顶戴前来捧场露脸,希望套个近乎,能派个差事。有不少5、60岁还凑热闹上堂碰运气的老夫子;有家里有关系有钱,捐来的顶戴品级高,马上就能得美差的少年郎;还有科举正途出身苦等多年的学子。
有人可能说了,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啊,国家财政收入得到极大增加,拉动了百姓的内需,一般老百姓通过捐官进入官员队伍,锻炼了能力,增长了见识,这是平民化的好处啊。
话可不能这么说,虽然财政收入多了,但是这些官员都占着职位,又不会干啥,那国家不就要完蛋了吗?
咱再来说说雍正,雍正的3个模范总督,李卫是捐纳出身,鄂尔泰是祖宗余荫,田文镜是监生出身,什么叫监生呢?就是花钱买了个学历,考试考不上进士,买了一个!
这老哥三,可算得上是雍正皇帝的肱骨之臣了,竟然竟没有一个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及第。捐纳之风如此猖獗以致乾隆年间,官场内几无净身士人,康熙时正牌子进士、同进士出身的正途官员是不与纳捐的官员一起排班站立的。
你说买来的官多让人看不起,当时估计这两排人的眼神都不一样,谁都看不上谁!
但到了后期自然而然就没有这种禁忌了,原因就是因为拿钱买官的人太多了,一眼看去密密麻麻几乎都是花钱买来的顶戴。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靠这种取士制度,清朝不亡才叫没天理。
捐纳泛滥的结果,是官员腐败,贿赂公行,贪污成风。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买一个知县要4600两银子,但其薪俸只有60两银子。为尽快拿回“捐官”钱,当事官员多会选择收受贿赂,只管捞回本钱,却无心做事。吏治一坏,盗贼四起,严重的政治社会问题随之出现。
当今中国,这种“捐官”早已杜绝,但是,权钱交易在一些地方政府并未终止,买官卖官的新闻时有所闻。
安徽巢湖市“卖官书记”周光全受贿达300余万元。36名行贿人中近20名是想让他提携的下属官员,他来者不拒,有求必应。这可真成了乌纱帽批发中心了!
国家对敢于买官卖官的个别官员也加大了监督和惩罚的力度,中共中央于2002年7月颁布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实践证明,该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