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商所是一套坐南朝北的三进大宅,从圈定城基时便开始建造,落成甚至市亭外圈那二丈高的亭墙还早,足见其在李恪心目中的地位。
这里应当成为大秦与西域商贸的始动之地,也是大秦有组织对外贸易的起点和尝试,商业输出的莫府大营。
整个集商所的设计原则是李恪亲自构思的,但实际建造他并未插手,今日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
首宅集贸大厅,主用于贸易信息的登记和发布。求购,代工,大宗出售皆可在此登记报备。
直道相关的原料及半成料采购就属于其中的“求购”一项,总指的主要身份是发布方;各里肆接单营生则是“代工”,他们的身份是投标方。
李恪与众人迈步入院,只见一座四四方方的空场,人满为患。
空场之后,宅院正北是长排的平房,左石并排各有五个开窗,皆是登记信息的柜台,正中空置,非门,而是一块巨大的告示牌。
告示分左右两栏,右侧是这场招标的项目,左侧则张挂各式登记信息,以购、工、售分类。
这会儿,右侧三块长牌,左侧仅挂了五张牌,四牌属购,皆直道所出,一牌属工,还是直道的项目。
李恪摘了一块牌来看,上面写了发布人、需求物、标底、竞标时间、交易方式五个简单信息。如他手上这块,就写着【直道总指,求铁八千斤,底八万五千钱,二月二十五放标,钱货两讫】。
大秦铁与铜的官价约三比一,这个价钱基本与官价等同,但钱货两讫,代表商家贾承担运输。
不过官价较市价有约两成的上浮,市价较物价又有三四成的利,总得来说,依旧给商家留出了足够广阔的竞价空间。
这些安置和李恪心中所想并无不同,可他还是有些意外,原因是院子。
两宅大的大院无遮无拦,无座无席,李恪所想的茶亭,憩室,繁花,绿树居然一件也无。
身在大秦为商贾,有官府帮着联络营生还不够让他们受宠若惊?还要座?
真摆上座,他们又哪敢造次!
李恪从柜上的布吏脸上读出了这些讯息,也从看管过道,维持秩序的列伍长脸上读出了这些讯息。
这就有些讨厌了……
李恪摇摇头,没有说话,亭长仲阑估摸着是李恪看够了,敢忙躬身引路,带着李恪等人去往中宅。
一群华服深衣结着群自北而入,穿过商贾,在拍卖开始前便堂而皇之进到中宅。
如此不成体统之事,看守通道的列伍长不仅没有似往常般抽出短棒兜头就打,还点头哈腰地拱手深揖,恨不能把额头直触到青石板上。
商人们当即反应过来,方才经过的必是大人物!
亭长阑他们是认识的,只能在前头引路;县丞荣认识的也不少,垂首缓步陪在一旁,位置还不在队伍正中!
那队伍正中的该是何人?
年纪轻轻,气度不凡,布衣墨袍,玉剑佩腰……
很快有人猜出了李恪的身份,那是墨之夏子,直道祭酒,阳周县长恪啊!
嗡嗡声猛就炸了,跟在队尾的赵柏好奇地咦了一声,正巧落在列伍长的耳朵里,列伍长的脸色一片漆黑。
请等着把大人物们恭送进中宅,列伍长恶狠狠抽出棒子。
“贵人在内!你等贱人若是害我失了颜面,乱棒打出,再不许入白羽亭!”
私语声戛然。
李恪进到中宅。
中宅无院,一房贯通。
房舍长条型,作用是专用的拍卖所,里头设一主榻正席,席两侧有休憩的静室。
堂下则设有二十个被告席一样的方栅栏,排成一排,还是无座。
大秦倒真是自有国情在此。
李恪摇着头进到静室,也不管张迁田荣等人聊得欢畅,径自闭目养神。
不多时,拍卖会开始,两购一工,购者,购铁购粮,工者,代工木梁,每个标替换一批竞标者,皆战战兢兢分立在木栅栏后头,小心翼翼,看着主拍的脸色出价,唯竞工标的二十个里吏、伍长,自带卷席,端坐在栅栏外头。
他们的竞标方式也最近李恪心中的拍卖,前后叫了十六次价,张里和头山里的两位里吏还顺道打了一架,齐齐失去竞拍资格,被列伍长轰出堂去。
这就是我寄予厚望的商业思维发端啊……
李恪叹了口气,不等拍卖结束就出了静室,背着手在后院树林生闷气。
市亭才启用一个月,绿化倒是做得不错!
一群人这才发现李恪心情不好,推了张迁与田荣做头,列两行追赶出来。
“尊上……”
“去磋商处吧,我有事与你们谈。”
所谓磋商处,敲定贸易细节只是表面作用,更重要的是,李恪想赋予集商所一项重要的职能,公证。
大秦的商业手段在某些领域是非常先进的,比如商品入亭要先行质检,买卖双方要契卷证商,税收依照成交抽取等等。
但这些先进手段的源头并不是为了促进商业发展,恰恰相反,法家动出这许多脑筋,目的是为了严肃商贾,打压商业。
大秦不支撑大宗商贸,且对小宗散贸克以重税,吹毛求疵,故秦时大宗贸易与后世帝王统治下的商贸并无两样,秉承的仍旧是做生不如做熟,做熟不如做亲的原则,且大多习惯回避官府。
逃税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更关键是几千上万件商品得一件件查,只要有一件质检不过关,商队就不许入亭……
而李恪对白羽亭的定位就是大宗贸易,因为只有大宗贸易,才能真正推动商业的发展。
为了引导商人入亭,回避开法家苛刻的市律,他甚至部分引入了期货概念,先成交易,后付商品,集商所发布,招标两个职能就是这么设计出来的。
可光是这样还不够,想要达成目的,李恪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买卖双方的互信。
在没有法律可依的时代,商业互信是商贸发展最大的门槛,人们只能通过血脉,人脉,亦或是不断地试探来积累信任,一开始就与生人进行大宗贸易,对秦人而言不辄于一场倾家**产式的冒险。
李恪重又想到了秦律,布吏本就有质检和抽税的职能,若是从磋商环节介入公证,订立合约,使买卖双方都能得到官方和律法的保障,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对秦人而言,秦律可是天大的。
所以李恪在集商所设立了磋商处,三进了院子已观两进,这磋商处,想必就在后宅了。
李恪话音落下,田荣忙叫仲阑引路。
岂料仲阑一脸为难,轻声对田荣说:“上丞,集商所就这两进,甚磋商细节,让商贾们私下去谈便好,官府为证,成何体统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