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
郎中令蒙毅便率领着一众郎官,护卫着嬴政和周青臣两人来到了木工作坊。
“你自己进去,试试那人的学问便是,记得,不要透露朕的身份!”
嬴政朝周青臣嘱咐道。
周青臣急忙拱手道:“微臣遵命!”
周青臣心里已经猜测了大概。
作坊里的人一定是对皇帝无比重要的人物。
或许是一个绝世高人?
皇帝让自己前来,正是为了试探出那人是否有真才实学。
嬴政道:“记住,只要不吐露朕的身份,也可探讨治国之道,朕想听听。
“那人要是问起,你可以说是内史的赵大人派你来的!”
“陛下……”
“嗯?”嬴政脸一扳,“快去吧。”
周青臣内心一番思虑,走上前敲起了门。
“咚咚咚——”
这个作坊里的人到底是谁?
陛下为何会对他如此青睐?
而且还是一个陛下一定不能表露身份的人。
周青臣越想越好奇。
正在这时。
作坊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
秦风一脸疑惑地走了出来。
“嗯?您是?”
周青臣急忙躬身作揖,道:“老朽是赵大人派来的,来作坊看看。”
秦风闻声一笑,“哎呀,是赵老伯叫你来的啊!来来来,快进来。”
“多……谢……”
周青臣正要朝作坊里迈步,突然看清了秦风的面容。
什么?
周青臣顿时瞠目结舌。
望着秦风的脸颊,周青臣只觉得浑身都在止不住地颤抖。
“先生,您,您没事吧?”
秦风关切地问着,一手扶着周青臣的胳膊。
这人!
为何跟少公子子婴长得如此相似?
周青臣在长公子府邸担任詹事时,曾无数次和子婴同处一室。
日日教授学问,可谓形影不离。
虽然已经时隔九年,但是周青臣还是从秦风的眉宇之间看出了几分子婴的影子。
周青臣忍不住地回想起了昨晚,在章台宫时,嬴政对自己的问话。
我明白了!
陛下也是认定了此人就是少公子子婴!
原来是子婴回来了!
周青臣和子婴曾有师徒之缘,但自从子婴离奇失踪后,周青臣就成了嬴子昭一人的师父。
嬴子昭又远远没有子婴的聪明伶俐,悟性更是拍马难及。
若是子婴回来了,自己是不是就能重新任职长公子府邸的詹事?
以子婴的才华,加上自己的竭力辅佐。
就算长公子扶苏失去了陛下的青睐,辅佐少公子子婴,也未尝不可啊!
“先生?”
秦风的话语传入周青臣的耳畔。
周青臣晃过神来,急忙道:“老朽叨扰了。”
看着秦风的面容,周青臣觉得愈发恍惚。
当年在长公子府邸,周青臣每日给子婴传授功课,年纪尚幼的子婴就是这样一副文气的模样。
“先生,您请。”
秦风知道周青臣是赵龙派来的,便不敢怠慢。
像模像样地朝周青臣躬身揖拜,秦风做了一个朝里请的手势。
“好,好孩子……”
周青臣回想起往事,师生的温情融入心中,竟有几分泪下之感。
周青臣走进作坊的内厅,拱手道:“老朽,长公子府少庶子,博士仆射周青臣。”
“在下秦……”
秦风刚要还礼自报,突然呆滞在了原地。
谁?
这个人是周青臣?
脑海中的史料顿时纷至沓来。
周青臣官拜博士仆射。
博士是始皇帝的文学侍从,如同参谋顾问。
而仆射则是侍从之长。
周青臣是博士之长,因而是博士仆射。
后世人多以淳于越斥责周青臣阿谀奉承,绝非忠臣来诟病他。
但其实,周青臣颂赞大秦功德,支持改诸侯为郡县,人人安乐的国策,的确无可厚非。
倒是义愤填膺的淳于越,一味遵循古制,法效分封,以至于促成焚书之议,这样的庸碌之臣实在是空有气节,别无大用。
正是有了冯去疾、李斯、周青臣这样的革新文臣,大秦的朝局才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不论这些人的品性到底如何,至少他们对大秦的贡献是绝对不能磨灭的。
“在下秦风,拜见周博士。”
秦风心里一阵思虑,随即朝周青臣躬身作揖。
此时的秦风,心里更加疑惑的是,赵龙居然能认识周青臣这样的高官。
看起来赵龙的官职也肯定不低嘛!
周青臣沉默良久,慢慢悠悠地说道:“愿闻阁下之志向。”
秦风先是一愣。
志向?
赵老伯不会是让周青臣来考我的吧?
虽然秦风不知道赵龙为何要派一个博士仆射来找自己。
但秦风思来想去,随即正色说道:“修天地之心!
“治生民之法!
“继先贤之绝学!
“开万世之太平!”
周青臣似乎正品味着秦风的话语。
片刻。
周青臣眉头一皱,双眸中顿时映上亮光。
“阁,阁下可否再,再说一次?”
秦风笑道:“修心,治法,继学,天下太平,如是而已。”
“鸿志!鸿志也!”
周青臣只觉得头顶一阵酥麻,浑身止不住地颤抖着。
秦风云淡风轻的四句话,顿时让周青臣感受到了什么叫言简意赅!
其实秦风是耍了一个小聪明。
这四句话其实是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秦风虽然比较喜欢这横渠四句的气势恢宏,远大志向。
但是孔孟儒学的那一套,秦风向来是不喜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指的就是孔子倡导的圣人仁心和孟子推崇的修身立命。
在秦风看来,这话未免太有些老儒生的迂腐气了。
天地本有心,宇宙万物法度森然。
天文之规律,绝非人文之法度,谁能为天地立心,谁又配为天地立心?
不过是以此为志,试图修天地之心罢了。
至于为生民立命这一句,就更是本末倒置。
立命者,彰行法度,以尊生民。
法度不行,何以安身?何以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倒是说出了普天下万千寒门子弟的心声。
试问,谁会不想传承先贤独一无二的学问,开创太平文明,绵延万世呢?
周青臣长久地沉浸在被秦风话语的震撼之中。
半晌。
周青臣缓缓道:“当今天下,犹有儒法之争,世人皆以为律法严苛,当行儒家之仁道,老朽没想到阁下竟然有如此见地啊!”
秦风微微一笑。
哈哈,那是,您跟淳于越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放心吧,儒法之争,早着呢!
以后还会有佛学,儒释道三家之言,君主就更难抉择咯。
“周博士,儒家法家,各有其可取之处,在下倒以为,荀子之论,颇有见地。
“儒倡仁义,但人性本恶,须用律法治之。
“但法倡苛律,物极必反,须用仁义化之。”
周青臣摇了摇头,“这么说,阁下是既推崇法家,又不摒弃儒家咯?”
秦风有些哭笑不得。
这还博士呢,咋交流这么费劲呢。
“周博士,在下的意思是,既有争议,为何不礼法并施?又何必拘泥是哪家之言呢?”
周青臣顿时嗤之以鼻,“万物之道,不在阴即在阳,岂可混淆?”
秦风道:“周博士,您不会是要跟在下讨论治国之道吧?”
秦风突然觉得跟周青臣说这些有些不合适。
周青臣微微一笑,道:“阁下毕竟年纪尚小,军国大事,不懂也在所难免,老朽也不强求。”
秦风随口道:“周博士,也不是在下不懂,只是不知道在下一介布衣,说这些话有什么意义……”
嗯?
周青臣一皱眉。
看来有必要让其认清儒家之弊了。
周青臣随即道:“那就请阁下试言之!”
秦风也不推脱,当即说道:“周博士,治国之道,自然要看国情,也要看君主所选的路。”
“此话何意?”
秦风娓娓道来,“简单说吧,我以为……
“孔孟儒家是行王道,礼乐仁义,可治国安民;
“韩商法家是行霸道,严刑峻法,可富国强兵;
“黄老道家是行天道,无为而治,可休养生息。
“周博士,您觉得,咱们大秦,行哪一道合适呢?”
周青臣顿时哑口无言,支支吾吾道:“这……这……这当然是法家……”
秦风说得兴起,“虽是如此,但也不尽然,法家霸道可强国,但严刑峻法若让天怒民怨,也只会适得其反。
“倒不如在霸道中融以王道的仁义,既可富国强国,又可让百姓安居乐业,不是更好?”
“不可!”周青臣突然怒斥。
“我大秦始皇帝横扫六合,一统天下,靠得就是法家之道,试问阁下,齐国倒是施行儒术,为何会亡国?”
秦风有些无语。
“周博士,您说得没错,这就是在下所说的,要依照国情来看待啊!
“齐国比秦国弱,不施行霸道富国,反而施行王道来治国,不是自取灭亡是什么?
“如今早已四海一统,大秦百姓需要的是休养生息,霸道之术可以缓图,律法也不必太过的严苛。
“以法治国,兼行仁义,才是当下最可取的治国之道!”
周青臣被秦风独到的论断惊住了。
片刻。
只听秦风又道:“王道则国治,霸道则国强,兼行则国祚永!无道则国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