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汤普逊(Edward Palmer Thompson,1924—1993),当代英国历史学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

1924年,汤普逊出生于英格兰,中学毕业后,考入剑桥大学,并加入英国共产党;1948年,成为利兹大学的教师,一直工作到1967年;1956年,由于不满苏联对匈牙利问题的处理方式,和一些历史学家共同退出英国共产党,成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1993年,在英国伍斯特逝世。汤普逊曾参与起草“1968年五一宣言”,反对工党的右倾政策,积极投入和平主义运动,是欧洲反战、反核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汤普逊的主要著作有:《威廉·莫里斯:从浪漫主义到革命》(1955)、《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理论的贫困及其他论文》(1978)等,其中,《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是代表作,被誉为“有绝对权威性、经久性和重要性的著作”。在《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汤普逊分析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的状况,认为英国工人阶级不仅有革命的思想传统,而且有革命的实践活动,并在革命的实践中自己创造了自己。

“阶级意识”选自《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集中体现了汤普逊关于工人的阶级意识是如何建构的思想。汤普逊认为,启蒙理性的普遍化与激进化,形成了激进主义的文化,到了19世纪20年代,过去局限于知识分子中的理性启蒙被英国工人所继承,并通过争取出版与言论自由等方式传播开来;同时,英国工人具有自修的传统,并不断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这不仅有助于工人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也加速了乌托邦等各种激进思潮的传播与普及,加之由于受清教传统的影响,英国工人在总体上是自律、勤劳和节制的,这有助于他们保持自己独有的意识;当这些思想通过合适的方式和风格为工人所乐意接受时,就会塑造出工人所需要的人格形象,而一些乌托邦思想家如欧文,具有政治经济学基础的工人理论家如霍吉斯金等人的出现,则使关于资本与工人对立关系的思想开始理论化、系统化,工人的阶级意识与工人的实践活动由此直接结合起来,并在斗争中形成了集体的自我意识,这是具有一定自觉性的阶级意识。只有当这种阶级意识形成后,工人阶级才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