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上,四川游击将军楚醴望着下面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西军,眉头皱得老深,良久才是朝身侧一名千总问道。

“百姓们都安置的怎么样了?”

闻言,千总叹口气,回答道,“照将军吩咐,还在城中居住的两千余户百姓。”

“女人和孩子,全都安置到城隍庙里去了,只有那里还算是有些完整,其余的老少爷们,全都助战来了!”

“唉,叫他们不要来的,他们怎么还是来了?

楚醴无奈一笑,扭头看向城楼下方,“城下进攻的人是谁?”

“是冯德伦!”闻言,千总连忙回答。

只不过在提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显然有些惧怕。

此人最开始是大西名将艾能奇的部将,为五军都督王之一,与艾能奇平起平坐,许多战役中,这冯德伦都曾杀了不少勇敢作战的官军将领!

同艾能奇相反的是,前者是威名,而这冯德伦是凶名。

因为这冯德伦对待百姓从无留手,但凡破城,都是纵兵劫掠,虽不至于屠戮百姓,却也没干什么好事。

楚醴与冯德伦之间曾有不小的纠葛,听见是此人带队攻城,当下也是眼神一暗,却不再多说什么。

大西军形成一个完整的方阵,前三排大西兵左手持着简易的原型盾牌,右手拎着马刀。

至于后面那些有点杂七杂八,有拿着刀枪的,也有端着草叉的,反正人头攒动,全都喊着口号向城头进压过来。

“大西必胜!”

“大西必胜!”

“大西必胜!”

由于人数众多,虽然大西军喊的不怎么齐整,但听在重庆内仅有这几千明军耳中,却仍如惊天动地一般,叫人心下颤抖、害怕不止。

这支军队并不是秦良玉安排的,因为如今的重庆根本就没有防守的意义!

楚醴是上任巡抚马钱还没卸任时的部将,令他在重庆驻扎。

过了这么久了,估计上任巡抚马钱都快把楚醴这几千残兵都给忘了。

不然,为何迟迟没有后撤的命令?

此刻,在大西军方阵外围,是无数的探马,他们呼啸来去,身上披着少见的陈旧锁子甲,挥着手上银光闪闪的钢刀,不断喊着什么城头明军听不懂的话。

在大西军当中,这些人一见便知是极其精锐。

看着这些马兵,楚醴恨得咬牙切齿,但却毫无办法。

这些马队是张献忠多年以来,赖以不断复起的关键,就如那李闯的老营兵一般,只要不将这些人杀个一干二净、

张献忠无论败了多少次,总还是能再胁裹无数的饥民东山再起!

张献忠的马队绕着孤城重庆来来回回跑了数圈,看清周围地势和城头官军的一些停当。

布置了一番之后,他们又是呼啸着离开,一部分奔回冯德伦本阵汇报什么。

楚醴自然知道这些探马回去是报告什么,对方也不是傻子,自然是能看得一清二楚城中守备力量十分薄弱。

并且四面城头,也没有安排任何守军。

本来他是建议放弃重庆撤走的,因为这个地方已经太过残破,占了还要白白浪费军力、人力,百弊而无一利。

照现下形势来看,几千人不可能搞出数万人的阵势来,根本不可能藏得住,空城计唱不出来,所以楚醴也就根本没有做任何虚掩。

他已经把所有人聚在城门前,打算来一个决死冲锋。

这种死亡式冲锋。

实际上也是楚醴无可奈何之下的决定。

这偌大个重庆城,如今是内无强兵,外无援军,城防也已经形同虚设。

他明白,在城内同样守不住,倒不如出城一搏,杀大西贼军一个措手不及,也好锉一锉他们的锐气!

只不过这代价,就是他们这几千明军将士的命……

很快,城外大西军探明城内虚实之后,再无任何顾虑。

在冯德伦的亲自带领下滚滚而来,打着“大西”二字的旌旗漫山遍野都是,脚步声轰隆隆一片。

看着身后的明军将士,有些人攥紧武器,面色上全是奋死一搏的决心,有些人则是如筛糠般抖动,但无论如何,留下来的人都没有后退一步。

因为他们知道,在自己身后,是巍巍大明朝。

楚醴猛地抽出钢刀,举向半空中,高声大喊,“杀!!!”

“杀!”

明军没有什么霸气的口号,唯有一个杀字。

此刻,大西军疯狂涌入吊桥,就在打前那些人看见空空如也的城内,正在兴奋之时,却忽然听到前方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在他们眼前,无数明军在楚醴的带领下,正在向他们潮水般冲杀过来。

由于实在突然,大西军真正是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居然被楚醴一举击溃,就连冯德伦的部将李眍都被楚醴砍伤败走,余者尽散。

这还没完,在这些决死冲锋的明军背后,跟着手持木棍等各式农具的粗衣百姓。

他们多是这些明军的家人,当然也有原本就住在城内的百姓,既有满头花白的耄耋老者,也有才十几岁的孩子,同样喊杀着冲出来。

冯德伦瞪大了眼睛,根本没料到明军居然会有这种勇气,连忙指挥各营进围。

很快,大西军人数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将楚醴率领的一小撮明军和百姓,淹没在大西的旗帜和浪潮之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来到傍晚,如血的夕阳出现在天边,与下面依旧震天的喊杀声交相呼应。

这个时候,明军全部都被围困在南门外,其余各门冲进来的大西军第一时间朝南门赶来,见到了正在苦苦支撑的官兵。

明军已经被团团围困,本就是力有不逮,此时后面又冲来大西生力军,更是应付不及,双拳难敌四手,迅速增加伤亡。

而在明军当中,有一对亲兄弟,二人身上皆是披着官军制式衣甲。

一人手上的刀已经杀得卷了刃,而另一人则端着长枪,与自己弟弟背靠背粗喘不已。

这兄弟二人不过众多明军中一普通小卒,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两人的手上,已经不知道沾染了多少大西军的鲜血。

再度解决了眼前冲来的流寇,他们四目横扫,却是忽然举起手中长枪欢呼起来。

“哥,你看,是将军,他还在!”

“将军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