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户律里面涉及到的平民蓄奴部分,户部认为老百姓有钱买奴婢是老百姓的事儿,官府不应该过问。

礼部则认为哪怕是蛮子也不能像畜牲一样买卖。

尤其是涉及到奴婢这一点上,更是重中之中。

再加上兵部现在就相当于五军都督府打入文官系统中的一颗钉子一样。

对于士卒和军属方面又大量的提高要求,户部蛋疼不已只下也得只跟着扯皮。

铁道部就更加的逗乐了,刘向打算自己单独另立一个衙门或者干脆把锦衣卫引入铁道部。

以保证火车上运行途中的安稳,同时对于偷挖铁轨一类的罪名再加重处罚力度。

很多官司就此打到了朱由检面前,然后被朱由检扔给了内阁和智库去头疼。

至于扯什么只从百姓的意见,搞什么民意调查一类的,庙堂上的大佬们没这个兴趣。

朱由检也没有这个心情。

受限于识字率和社学没有完全铺开的限制,能在这种事情上掺合的也就是读书人跟商人。

指望他们提出什么靠谱的律法,根本就是扯蛋。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朱由检也难得的没有着急。

毕竟修律这种事儿是关乎整个大明近期几十年甚至于以后数百年的大事儿。

想要在一年两年内修完,没可能能。

很快,等到时间晃晃悠悠的到了崇祯四十二年。

整整两年的时间,朱由检都老老实实的留在了大明,没有跑出去搞事情。

不是朱由检不想跑出去,而是实在没办法出去。

钱谦益和周遇吉这两个被人唾骂了无数间的阉党奸贼,最终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

周遇吉在崇祯四十一年末就咯血而死,哪怕是太医院加上皇家医学院拿着各种珍贵药材不要钱一般的堆。

最终也没能从阎王手里抢回来。

钱谦益也没能撑过崇祯四十一年。

年初,钱谦益拿着刚刚编修完成的大明律目录,哈哈大笑几声之后便气绝于文渊阁。

还有王直,还有已经告老还乡的吏部尚书,分另死于崇祯四十年一秋和年春。

崇祯四十年中风的郭谢最终也告老还乡了,连奏章都是郭谢的大儿子代笔。

文武大臣总是相对应的,崔呈秀老死于崇祯四十一年四月,李若链死于崇祯四十一年冬。

伴随着一大批追随自己开创出崇祯盛世的老臣纷纷故。

又随着崇祯四十二年一天天的到来,朱由检也是神伤不已。

大明两亿多的人口,想要找出来几个人才补充内阁和五军都督府等部门的空缺实在是太容易了。

但是,就像是李团长说过的那样儿,就是块石头,放在胸口也得捂热了。

朱由检跟这些老臣一起风风雨雨的渡过了二十几年,说不伤心,那才是真正的扯蛋

见朱由检一杯又一杯的闷酒喝了下去,周皇后有些心疼,“陛下,生老病死乃是天数。

强留不得,陛下当以龙体为重。”

朱由检唔了一声,却没有理会周皇后,接着又是一杯酒饮下。

自己心疼!是真的心疼!

钱谦益,事君尽礼,人皆以为谄。

周遇吉,好好的一个大将军被打入阉党。

郭谢,谁不知道此人是个老抠?

连自己都敢顶撞,为的无非就是替国库省下一笔笔的银子。

李若链和许显纯,这两只鹰犬,对于自己的命令向来是不折不扣的执行。

无论是栽赃陷害还是抄家灭族,这两个家伙都把所有的罪名抗了起来。

这些人啊,没一个好东西,朱由检自己心里也清楚。

可是,就是这些人陪着自己接手了崇祯十七年的烂摊子之后,一步步的起到了崇祯四十二年,开创出了崇祯盛世!

又是满饮了一杯,朱由检才指了指身后的那棵老歪脖子树,醉眼朦胧的道,“朕记得崇祯十七年的时候曾经说过,若是大明亡了,朕会自己挂在煤山的老歪脖子树上。

但是在此之前,朕会把他们全都挂上去。

如今,崇祯盛世啊,天下无忧。

朕不想挂他们了,可是他们却都走了,弃朕而去了,可恨之极!”

周皇后看着已经有了醉意的朱由检,又是气极又是心疼,怒道,“陛下,你喝多了!”

朱由检冷哼了一声,再次伸手指了指那棵老歪脖子树。

对王承恩吩咐道,“拟旨,煤山从此改名景山,敕建凌烟阁!”

眼眶已经通红的朱由检干脆又端起一杯酒,洒在了地上之后才笑呵呵的道,“卿等且看着,且看朕治下的大明如何!”

周皇后的脸色已经越发的阴沉了,冷哼一声后将目光投向了王承恩,“来人,送陛下回宫中休息。

陛下今天说的话要是传出去半个字,小心你们的皮!”

王承恩没有蛋,但是感觉很疼,“娘娘,这凌烟阁?”

气的俏脸煞白的周皇后张了张嘴,最张还是从牙缝里迸出来一个字,“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