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官皇后没有孩子,霍光于是也面临了高后吕雉当年的窘境,只能在刘姓的其他宗室里找人出来做皇帝。那找谁好呢?按当时的情况,武帝刘彻的儿子中唯一还健在的是广陵王刘胥,但是大臣们都说这个人不行,智力低下且道德品质差,当年刘彻就看不起他,现在更不能让他来接这个班。而且,他是刘弗陵的哥哥,帝位的继承讲究父死子继,实在不行就兄终弟及,刘胥他算哪出?

那刘胥不行谁行呢?

这不还有昌邑王刘贺吗?他是刘髆的儿子,按辈分来讲,是昭帝的侄子,可以让他做刘弗陵的嗣子,以嗣子身份继承皇位。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恐怕不然。刘胥这个人固然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做事荒唐,可刘贺也不是什么好鸟,他的狂纵无节也是出了名的。别的不说,就说当年给武帝刘彻服丧期间,刘贺还到处游山玩水,甚至在方与这个地方半天就纵马狂奔二百里。手下臣子谏他,他就假装收敛一下,没几天就又恢复如常。这样的人恐怕也不适合做皇帝,那为什么霍光会选他呢?

答案是刘胥这人年纪大了,有自己的主见和认知,而且天生神力,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赤手空拳和熊、野猪一类的猛兽搏斗,他要是当了皇帝,哪天和霍光说掰了,搞不好会当场手撕霍光,霍光不敢冒这个险;而刘贺年纪小,没主见,容易控制,或者说霍光认为这个人相对容易控制。

刘贺手下有个明眼人,这个人叫王吉。接到朝廷让他到长安做皇帝的消息后,刘贺高兴得简直迫不及待,黎明接到消息便马上命令手下打包家当,日中就开始往长安跑,晡时就到了定陶。在那个没有高铁的年代,带着这么一大家子人,两个时辰居然跑出一百三十多里,可见他有多急切。

这时王吉告诉刘贺,现在是皇帝死了才征他去长安的,他是去奔丧的,应该日夜不停地悲戚号哭,不能这么兴高采烈,而且到了长安也不能乱说话。他还说,大将军这个人“仁爱、智勇、忠信”的美德是天下都知道的,一旦刘贺做了皇帝,只需要“事之、敬之”,不管是朝政还是什么事都“壹听之”,他只需要“垂拱面南”做个摆设就可以了。

好犀利的见解!也应该是霍光想要刘贺做到的,这才是他选择刘贺的根本原因。

对于王吉的话,刘贺并没在意,继续任性妄为。途中听说有新奇的物件,他就让手下弄来供自己把玩,见到漂亮女子就让手下直接抢来给自己享乐。就这么一路走一路玩儿,一大家子人浩浩****地来到霸上。

在霸上,大鸿胪早已准备好皇帝的车马仪仗,等着迎接刘贺。刘贺换了车,不仅没搭理大鸿胪,还一脚把朝廷派来赶车的人踹下去,然后让自己的亲信过来赶车,又把自己在昌邑的郎中令叫到车里一起坐。

好吧,车谁赶不是赶呢,可从礼节上说,来奔丧的总不能一脸的喜气吧?到长安外围的东都门外,郎中令告诉刘贺,过了东都门就是长安的地界,依礼,奔丧的人从这里开始就要遥望长安哭泣了。

刘贺本就不受先帝待见,和刘弗陵也谈不上有什么感情,现在自己这个皇帝堂叔死了,刘贺自然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悲伤的。刘贺说:“我现在喉咙痛,实在是哭不出来。”

车子继续前行,一路行到长安城门下,郎中令再次提醒刘贺该哭了。和在东都门时一样,刘贺仍说哭不出来。

直到车子驶进皇宫,缓缓地就要停在未央宫门外时,郎中令在车上第三次劝说刘贺:“我们现在的住所不在未央宫里,而在未央宫的北面,现在离那里只剩几步路,要是再不哭就来不及了。”

这时候刘贺才说:“好吧。”然后他下车伏地,勉强挤出几滴眼泪,对着北面十分礼节性地号了两嗓子。刘贺这一哭,霍光等大臣都松了一口气,认为这家伙尽管平时不像话,但还不算太混账。

六月丙寅日,经过一番必要的仪式后,刘贺接过皇帝的玉玺,正式继承了皇位。这时距离他被废仅有二十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