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教育是基石

散会时,杨孟晗特意留下袁祖志。他觉得其他家都给地了,单独拉下袁家,不是很好;以后袁家兄弟知道了,自己面子上也挂不住;如果大家都想多了,搞不好,兄弟都没得做了。反正空地多的是,少卖点钱而已,还是给吧。

杨孟晗:翔甫,你家平时做什么营生?

袁祖志:家族大了,没有固定的,种茶养蚕,学手艺做买卖,干什么都有。

杨孟晗:哦,你家不是在随园以印书卖书为主业吗?

袁祖志:那是我叔叔家的生意,从家祖手里传下来的;袁家祖籍慈溪,后来一支落到杭州,我家是杭州这一支,家祖时才单独落户江宁随园。父亲兄弟两,我们这一辈堂兄弟六个。但是祖祠还在慈溪,没分宗,还算一个大家,实际上我认不得几个。

哦,也是一个大家族,要吃饭的人口多,那就好办了。

杨孟晗:翔甫,这样,这次巡防营不是在南洋打下一块地方嘛。

袁祖志:知道呀,我不是沾光分了两百亩嘛,谢啦。

杨孟晗:那是立春县留给巡防营官兵的人头地;我讲的是,隔壁县的,他们几家,我都给了;袁家也有,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开发出来,丑话说在前面,三年内不开出来,就收回来了。

袁祖志乐了:幼鸣,还有添头呀,好事呀,谁嫌地多呀?好多人家,为了买块好田,脸都不要了,什么下作手段都能用上。哪像杨孟晗你,随口就给大家一百亩田,现在士气可好了,估计以后谁碰到我们这支部队,都是被打残废的命。将士们现在可守规矩了,我这个镇抚,现在闲得很,哈......

杨孟晗:翔甫,还是一样的好地,这次我给你两万亩。

袁祖志:两......

袁翔甫笑声卡在喉咙里,没给呛着是因为年轻;他和润淼从舅的反应,一样一样的......

杨孟晗止住袁翔甫的激动,说:翔甫,我把地给你,不是白给你,你要把浙江最好的养蚕技术带过去;那地方桑叶是一年四季都长的,听说,一年最多能收八茬蚕茧......

这下真把袁翔甫雷翻了,没钻桌子底下去,已经很有定力了。

下午,方子詹带着李善兰来跟自己道别,他就要去特董局赴任;虽然还暂时兼着师范学校的校长,但往后,他的主要身份是特区文教局长,理论上不算巡防营的人了,人家现在是正正经经的文官了;润淼从舅大大方方地给他弄了一个从七品,副处级干部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整个人显得更加的精神焕发了。

进来后,就一揖到地:竟芳能有今日,全靠大人勠力栽培、用心提携,大人是我的引路人,竟芳此生永记心田,他日,大人但有召唤,竟芳必千里赴邀,为大人麾下一马前卒也......

杨孟晗连忙扶起:竟芳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今国内知西洋学问者,寥寥数人而已。竟芳兄当以星星之火,作燎原之志;国之奋强,当以教育为先。竟芳兄如果把学校办好了,是利国利民第一等的大事;某家永远舍不得把竟芳当一个冲锋陷阵的士兵用的,就是当军官领兵打仗都不行;还望竟芳兄勉力前行,为后人造福。

教育是杨孟晗最重视的,长远来讲,没有教育,一切皆是空中楼阁。洋务运动的失败,与没有建立相匹配的教育体系有很大关系。当时科举还没有废止,大多数读书人还在继续做着暮登天子堂的春秋大梦;学新学的人有是有,以没钱读四书五经的穷人家孩子为主,学生基数太少,也就小猫两三只吧。

杨孟晗想到,土木工程学也是很重要的学科,就问李善兰:敏体尼的设计公司,包括敏体尼自己,是有好几个行业专家的,有没有想到在办学上进行合作?

李善兰:有的呀,我们已经派出几个学员,在他公司学习,说好了,每年都会派人,费用由校方承担,等生源足够了,学校就正式成立土木工程系。

杨孟晗:竟芳,我知道你擅长数学知道,这个我就不多问了;物理、化学,这两个专业筹备得怎么样了?

李善兰:情况和土木工程学差不多,老师有一两个,每科有三、五个人,都是童生、秀才;现在是以培养未来的专业教师为目标。

杨孟晗:几所小学筹备得怎么样?

李善兰:连同师范附小,一共四所,英美法租界各一所;不过,除掉师范附小是两个班,其他都是一个班。我们也和阿礼国、文惠廉沟通过,希望他们办的教会学校,增加自然科学内容。

李善兰来的时间不长,但做的工作不少,师范学校已经有点模样;虽然划给特董局了,还是肉烂在锅里,杨孟晗一点不心疼。

临走,杨孟晗与方子詹把李善兰特意送到营区门口,才拱手告别。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多一点尊重,杨孟晗认为,永远没错。

往回走的路上,杨孟晗跟方子詹说:师范学校划出去,是势在必然,巡防营后勤部不可能把所有的事都办了,办成个小社会。但教育工作仍然不能放松,尤其是军事专业教育,是指望不上别人的,只有自己想办法。陆军军事学院、海军军事学院、军事医学院、军事工程学院等等学校,早晚必须要办的。

一说这些,方子詹最头大;办什么差事,都有条不紊、张弛有度的方子詹,一碰到杨孟晗跟他说办学校,他就一脑门子官司。他真的不知道该从哪下手,除掉一块空地,没老师、没教材、没生源,巧妇难以无米之炊,说得就是他目前的窘境;有力都不知道往那处使,岂止一个“愁”字了得哦。

方子詹低头半天,只是闷闷地说:已经找了十几个学员,由李家沧带队,跟着那个传教士在学习西医;也请了好几个有一定名气的中医,在医院坐诊,也各自带徒弟。传教士也写信回去了,等年底医院正式建好完工,估计能请来五、六个医生。陆军、海军两个军事学院,可以在预备军官培训班的基础上升级;因为能当军官,还好办些。最麻烦的是后两个,老师可以花大价钱请,嗯,幼鸣,我们也不懂行,请来的是不是水货,我们也不敢保证;学技术辛苦,又当不了官,愿意来的书生少之又少,招学员反而最头痛。

杨孟晗心中也郁闷,是的呐,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学而优则仕,把列朝列代的皇帝老倌儿害惨了,天天打坐龙庭金銮殿,就琢磨着上哪寻摸出官位来,安置这读书人。也顺带着把其他学科害残了,没官做,谁费劲学呐。

可是,但可是,一花独放不是春啰......

杨孟晗对方子詹说:这样吧,凡是搞技术的,也像之前师范学校老师一样,弄个品衔,待遇比照同等级别来吧。

方子詹想一下深深点下头:嗯,这样好摆弄多了......

基础太差,逼方子詹也没用;就在脑海里搜索着工程技术方面的可能人选,想到这个时代国产土专家,除掉李善兰,恐怕就是龚振麟和丁拱辰丁淑原了。就跟方子詹说了一嘴,龚振麟是江苏长洲人,现在可能在浙江台州当知县;丁拱辰是福建晋江人,可能在广西为官。让方子詹想办法找找看。另外,能引进的外籍技术专家,逐步有计划的引进来;当然,高素质的生源,也要多头想办法。现培养小学生,得干等十几年啰,能把人胡子都等白了。

军事教育的系统化和军事工业制式化,才是强军的基础;这个短时间没可能,只是一个努力目标。一步步的往前走,慢慢来吧......

杨孟晗没有责怪方子詹,也不能责怪,他已经做得很好了。没有方子詹在背后默默的奉献,一步一步在打基础;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