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扩编
杨孟晗自出海回来的第二天,上班就不坐马车了;为了以后的野战考虑,杨孟晗开始学习骑马;英丫头马术出奇的好,在跑马时翻跟头竖蜻蜓都跟喝水一样;丫头自然就成了杨孟晗的马术老师。
都是训好的军马,杨孟晗也没想到要在马上奔驰,也就是由英丫头在前面带着,不紧不慢的走马,十几里地,也要不了三、四十分钟,也权当日常的锻炼了。大毛、水根、郑信、郑鹏都骑着马跟在后面。
马路两边,一天一个样,芦苇**已经退得很远了。
杨孟晗顺嘴问身边的大毛:家里的新房子,盖得怎么样?
大毛:听妈妈说,我们在海上飘着还没回来时,大少爷、二少爷就把地块给选好了;前天就请人看好日子时辰,破土动工了;工地上,是从江宁一起来的常伯本家小常叔在盯着,工程队是陈家的。说是要赶在七月底前完工,八、九月份布置家具;噢,少爷你娶亲的日子定在十月份呐。
杨孟晗有点一头雾水:我娶亲不是要会定远炉桥老家的吗?
大毛:是大少奶奶说,三公子入军营了,回去请假不便道;加上几家都要在沪上起房子,就跟方家商议好,婚礼就挪到沪上办了;他们几家房子也差不多时间完工,凌家大少奶奶过来,就是操持凌、方两家盖房子的事。
杨孟晗才知道,自己这个小蝴蝶翅膀几煽呼,把几家折腾得都忙得飞起来了,在沪上要盖新府邸了,家族重心要往这边挪了。
杨孟晗到办公室后,不一会,凌幼樵、艾伦.盖尔就进来了。
艾伦.盖尔:杨,定的兵船下个月底就到了,这是我们的编制计划,考虑到基地营区的警备力量,目前缺员比较严重。
艾伦.盖尔拿出的编制,主战舰240人(含支队部20人),护卫舰各108人,补给舰50人,营区防卫连116人,共622人。
杨孟晗看了一下,嗯,之前因为经费与编制的限制,对水上支队压缩的比较厉害。现在不是问题了。
杨孟晗:马上开始新一轮招兵了,缺员一并补齐。技术力量上有问题吗?
艾伦.盖尔:有一些,但问题不是很大,我们上次在编伍时,挑的都是文化底子比较好的。杨,为了保证尽早形成战斗力,我建议再向外招募二、三十名技术人员。
杨孟晗看了一下凌幼樵,凌幼樵说:这是我们的共同意见,我们注重技术力量培养,但没那么快。
说着话,又递给杨孟晗一个档案袋,里面是南海支队的编制计划,规模倒是一样,一主两护一补给;只是吨位放大一点,主力舰1500吨,护卫舰700吨,补给舰1000吨,预算三十万两~四十万两白银。包括基地守备连在内,定员850人。
杨孟晗开玩笑说:你这一下子就把赚的钱花掉一大半,你也不怕方子詹跟你急眼?
凌幼樵摸摸脸,有点无奈的说:幼鸣,你是知道的,海军就是烧钱兵种。这还是刚起步呐,心疼的还在后面。
是的,哪一国办海军,不是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但这个钱不花还不行;不花,就等着别人来抢你、来揍你吧......
凌幼樵他们走后,杨孟晗让大毛叫袁祖志、方浚仑、阿尔贝.皮埃尔、何鼎成进来开碰头会。
杨孟晗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接到巡抚衙门指令,巡防营要扩编为巡防旅,初步的思路,下属三个主站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基地守备营、一个启德港独立营、一个满编的水上支队,同时筹建南洋水上支队。旅部警卫排升格为警卫连,并增设侦察排。
袁祖志:幼鸣,各部队准备怎么设置?
杨孟晗:参谋长,你有什么看法?
阿尔贝.皮埃尔:杨,水上支队的设置,我看过,我也基本同意;主战步兵营建议四连队制,守备营、独立营建议三步兵连加一个炮兵连;炮兵营建议三个炮连加护卫连加辎重连,人员编制都在500人左右。
方浚仑:这么算下来,接近四千人,现有包括南洋新招的一百人,缺额在3200人左右。
杨孟晗:那就先招3500人,多出来的人,组建辎重部队和工兵部队,工兵部队是技术部队,以前是想建建不了,子詹,你摸索摸索吧。
袁祖志:幼鸣,之前,巡防营虽然待遇好,但毕竟大家讲究好男不当兵,但是现在有安家田了,大家会抢破头的,是不是给上海县,尤其是虬江、江湾两镇,多留些名额?
何鼎成:我们定远人口多呐,全县六十万人,这么几个兵额,自己都不够分啰。
是的,咸丰二年(1852年),定远人口超过六十万;等到同治七年(1868年),人口只剩下二十七、八万。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皖南广德县,战前人口三十多万,战后就剩六千来人。太平天国与捻军,是中国人自己杀自己的一场浩劫。
杨孟晗想一想:翔甫的话有道理,在本地一个兵不招,附近乡民肯定有意见,给一千名额给上海县吧。但是,翔甫,要把好关,不能让帮会的人混进来;嗯,还有,平时监察的时候,帮会成员,发现一个清除一个。
袁祖志:幼鸣,放心,上海帮会成员以外来人口为主;哪些人是帮会成员,县衙大致知道,帮会在上海是公开的,不难查;而且,我们规矩严,他们受不了的,我们的饷银虽然高,对他们吸引力不大,干什么会比黄赌毒来钱快。
方浚仑:现在有田了,底层会众未必不动心思,翔甫,别大意。
杨孟晗:子詹是对的,翔甫要把好关,我对县衙的衙狱,都不是很放心。翔甫这边,你安排谁回去?
何卓人抢着说道:呵呵,幼鸣,你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啰,只要方子詹在大营门口喊一嗓子,人就齐了。
杨孟晗不是很明白,拿眼看着何卓人、方子詹他俩。
方子詹解释道:现在,在虬西做工的人,定远和周边几个县的,老老少少有四、五万人,每月还有新来的;青壮至少一两万,招个几千人,是不费事。根本不用像原来那样挨家打招呼了;而且,有田分,谁不抢呀。
怪不得何卓人对在本地招人,有点不乐意呐;乡土情结,人人都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