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破坏力”真的让很多父母头疼,他们好像以破坏东西为乐:不是拆掉新买的小汽车,打碎喝水的杯子,就是在墙壁上乱画,甚至还会在爸爸妈妈的重要证件上画画……

遇到类似的情况,很多父母会恼火地训斥孩子,让他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罚站,或是打手心,好让孩子不再随意破坏玩具或有价值的东西。有些父母甚至会对孩子大发脾气,一方面发泄内心的怒气,一方面起到威慑孩子的作用。

可是我要说,面对孩子的破坏行为,父母的这些做法都是不恰当的。要知道,孩子的这些破坏行为都是无意的,是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体现。喜欢搞破坏的孩子年纪大约在三四岁到八九岁之间,这是孩子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开始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去认知和探索这个世界。

他们的内心有很多想法:这个东西很漂亮,我想知道它里面是什么样的;这个汽车很新奇,我想知道它是怎么发声的;哇!这画笔能画出五彩的颜色,我要画出美丽的画作!在“搞破坏”的时候,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也认识和了解了世界,进而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可父母的惩罚和责骂让他们迷惑和不解:父母为什么要惩罚我,我做错了什么?我想要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父母为什么要发火?他们为什么不理解我!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吗?之后,迫于父母的管制和威胁,孩子开始变得“听话”,不敢再搞破坏。当然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被遏制,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变得呆板、缺乏创造力,不敢尝试,也不善于思考。

事实上,生活中很多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创造力都是被父母强行剥夺的。

李林是一个8岁的男孩,在父母眼中,他是一个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不知道弄坏了多少玩具,也不知道拆掉家里多少东西。凡是他好奇的东西,他都敢拿过来拆卸。

这让李林的爸爸非常恼火,因为李林爸爸是一个做事严谨、规矩的人,实在不能忍受孩子把好东西弄坏。于是,每次李林拆东西,爸爸就会教训他,甚至会动手。可李林始终改不了这个毛病。

一天,李林看到爸爸拿回来一个新的天文望远镜,能清晰地看到天空中的星座。李林感到非常好奇,便趁爸爸不注意的时候把望远镜拆了。原本他打算研究完之后再给安装好,可是这望远镜太精密了,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安装好呢?

第二天,爸爸发现了这件事,立即暴跳如雷。看着散落一地的零件,爸爸把李林拎起来痛骂一顿:“之前我就告诉你不要拆东西,你总是屡教不改,现在你竟然如此胆大,拆了这么贵重的东西,看我不好好教训你!”

李林也被吓坏了,连忙道歉:“爸爸,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好奇……”话还没说完,爸爸就打断他:“好奇?好奇就可以弄坏东西吗!你实在太过分了!”说完,爸爸把李林关进屋子,让他在屋里反省。

这件事情之后,李林确实收敛了,再也不敢拆任何东西了。可是由于爸爸的打骂、惩罚,也扼杀了李林的天性,使他慢慢地丧失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开始他对很多东西依旧充满好奇心,可是担心爸爸的责骂,便不再去探索;开始他有丰富的想象力,可是担心自己闯祸,便不再胡思论想。

结果是不是令人惋惜?没错,确实如此。李林的爸爸并不是一个明智的父母,因为心疼天文望远镜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剥夺了孩子思考和探索这个世界的机会。不管对孩子还是父母来说,这都是一个悲剧。

当然,我并不是说父母应该纵容孩子肆意“搞破坏”,即便孩子犯再大的错都不能加以管教和惩罚。当孩子的破坏行为是蓄意的、过分的时候,甚至给他人带来困扰时,父母应该给予约束和引导,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事情的严重性。上面的例子,李林的爸爸可以教导孩子,让他避免破坏贵重物品,但却不能一味地禁止孩子探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才能把孩子的破坏力转化为创造力,从而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富于想象力、创造力的人。

现在大多父母习惯“圈养”孩子,要求他们循规蹈矩、听话乖巧,要求他们不调皮捣蛋、不随意闯祸。这导致孩子每天只是学习、学习,了解这个世界的渠道也仅限于书本、电视、网络。孩子的成绩或许很好,可是思维、目光受到限制,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缺乏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

事实上,有“破坏自由”和没有“破坏自由”的孩子,区别真的很大。前者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任何事情都有浓厚的兴趣,不仅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而且动手能力特别强。而后者所了解的世界是扁平化的、刻板的,思维也是刻板的、僵化的,缺少好奇心和想象力,甚至可能成为书呆子。长大之后,这些孩子的思维和见识也有所不同,人生境遇自然也就不同。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冷静客观地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懂得孩子的内心想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不是简单地制止或是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