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大人,这是王铁之前给孩儿下达的手令,你老可以看看。”

张伯奋从怀里拿出一张密函递了过去。

上面的内容是:

命令,屠龙营的所有兵马,包括孙安,张清,琼英和董平等将,都接受张伯奋的节制,听候的他的调遣,火速前往东京勤王,护卫城中百姓,保护皇帝和太上皇的安全。

张叔夜看着王铁秘令,还有上面鲜红大印,目光慢慢的柔和起来。

王铁啊王铁,大宋朝廷每一次都亏待于你,没想到你还是如此的高义,老夫佩服。

“大宋有一位茂德帝姬,被王铁从东京城拐走,后来成为他的妻子……”

张伯奋点到即止,从父亲的目光来看,他这一关算是过了。

至少在父亲的眼里已经接受梁山军的行为,这是天大的好事,也为将父亲拉入梁山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啊。

“原来如此,我说王铁怎么可能如此上心,前番有济州营,这次有屠龙营,敢情他这是……”

张叔夜也是点到即止,非得要扯上关系的话,赵佶是王铁老泰山,赵桓是他的大舅哥。

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没必要说出来。

只是这种关系,王铁承认,赵家人未必会承认,哪怕是生米做成熟饭。

一个山贼,一个大宋的帝姬,怎么都是王铁高攀了。

“父亲现在能相信屠龙营了吧”

张伯奋趁机说道,其实他的身上还有一封密函没有拿出来,那就是王铁给他的最后指令:

大宋灭亡,金军撤离,屠龙营的人马全盘接收东京城。

只不过这封暴露王铁终极意图的密函,张伯奋暂时不会拿出来而已。

终于知道屠龙营没有劫持皇帝的意思,张叔夜这才放心大胆地带着人马前往大内,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刘延庆和刘光国父子,他们正带着兵马匆匆从大内皇宫出来。

刘延庆此人是不是觉得很眼熟悉?

没错,他正是在燕云大战中丢下几十万宋军逃跑,差点害死郭药师和杨可世的三军主帅,当时经杨可世的弹劾,丢了官去了职的。

可是经过一番沉浮之后,他又回来了,而且还成为第二次东京保卫战的重要将领。

大宋的官场就是这么神奇,造成那么大的损失都有翻身的可能。

说刘延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说起他有一个叫刘光世的儿子,很多有可能都有印象。

对,就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沽名钓誉的那一位。

“刘将军,你们这是?”

张伯奋匆匆打马上前问道。

“皇帝准备离开,我们准备先去西边的万胜门打前战,看看那边有多少金军。”

刘光国见张伯奋带着大队人马前来,连忙拱手说道,同时招呼大军绕过张叔夜他们向西急行。

“皇帝要从西边离开?”

张叔夜听到儿子的话,立即觉得不好。

西边虽早就已经成了完颜宗翰的控制地区,西路金军作战勇猛,战斗力强悍,怎么选都不能选西边啊。

“走,进宫,面见皇帝”

没管刘氏父子,几人带着兵马匆匆向大内方向有跑去。

刚刚进入大内他们又遇到了指挥使蒋宣和李福,他们垂头丧气的从大殿出来。

原来他们二人听说城门失守,城中大乱,是来劝皇帝离开的。

不过却被赵桓拒绝了,皇帝的意思是哪里都不去,他要与东京城共存亡。

两位指挥使无奈,只能出来布置内城的防守,以防金军派兵突袭皇城。

张叔夜父子二人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点什么。

看来刘延庆父子说谎了,他们丢下皇帝自己先逃跑了。

“父亲,现在怎么办?”

“进宫,外城都丢了,内城是不可能守得住的,劝皇帝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去南方聚集兵马夺回东京城。”

张叔夜对皇帝依然抱有很大的希望。

“没用的“

蒋宣和李福劝道,原来他们刚刚带着兵马闯进祥曦殿,催促皇帝赶快逃走。

没想到却被皇帝呵斥一番,竟敢对他这个官家如此无礼。

二人自知刚才的行为有些莽撞,只能连连告罪,好言相劝皇帝离开。

没想到皇帝一却趁机躲入的内殿,再也不见他们二人。

没一会儿,皇帝的圣旨就传了出来,封他们为防御使,带兵坚守大内皇城。

二人这才悻悻的出来。

“张大人,你说大内皇城还守得住吗,我们这样做错了吗?“

李福叹了一口气,满脸的忧愁。

张叔夜没有说话,带着儿子匆匆向祥曦殿跑去。

对,就是用跑到,时间一分一秒都不会等人。

趁着城中骚乱的机会还有可能逃走,等金军稳住四面城墙之后,一切都迟了。

“兄弟,整顿兵马,准备突围。“

见张叔夜向大殿跑去,李福和蒋宣又燃起了希望。

只要皇帝肯离开,大宋就还有希望,他们二人还有活下去的机会。

事实上李福和蒋宣根本就没有活下去的机会了,因为他们带兵擅闯皇帝的宫殿,就已经犯了大忌。

皇帝封他们的官,只是为的稳住他们二人而已。

二十天后,他们就被皇帝下诏给诛杀了。

至于刘延庆和刘光国父子离开之后也没有逃出升天,他们在普安院遭遇金国的骑兵,两人都死于乱军之中。

……

张叔夜在祥曦殿见到了皇帝,此时只有景王赵杞,梅执礼,谢克家,秦桧等人守在皇帝身边。

他向皇帝行礼之后,开门见山提出趁乱杀出东京城,前往南方,尤其是长江以南,那里还有大批的宋朝军队,可以东山再起,整顿兵马再杀回来。

皇帝没有出声,秦桧等人却站出来与张叔夜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到最后甚至将他们父子几人赶了出来。

张叔夜面如死灰的坐在大殿的台阶上,经过刚才争吵,他终于想明白一件事情。

皇帝的本意是不想离开的,他想像上一次一样与金军和谈。

他现在根本就不相信大宋的士兵,更不会将命运交给没有任何信誉的大宋军队。

城中溃散军队的表现伤透了他的心,皇帝宁愿相信金军,情愿将命运交给金人,也不愿意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