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人有胡氏三杰的胡铨,胡铸和胡锷,还有扬州人李易。

胡铨这个人可不能小觑。

在原本的历史中论真才实学,他完全可以成为南宋的新科状元。

只不过他的思想有些激进,对打击金国收复失地有着一份十分执着的狂热。

可惜的是他这种想法与赵构为首的只知道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政府是背道而驰的,于是赵构就和大臣们一合计,将激进的胡铨由第一名刷下来,改为比较温和的李易成为新科状元。

在王铁所处的这个世界,从上到下都属于比较积极进取的状态,胡铨和李易之间谁的名次排到前面就很难说了。

除了胡氏三杰和李易之外,还有从福建一带进京赶考的黄公度,陈俊卿和陈修。

这个黄公度也十分出名,他是另一届科举考试的状元,为人清廉正直,后来受大奸臣秦桧陷害,被罢官。

陈俊卿是那一届的榜眼,官至宰相,并封魏国公。他跟黄公度一样,都是福建莆田人。

陈修是探花级别的人物,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高中之日已经是73岁高龄,这个年纪放在古代已经称得上是长寿,而且还能中探花,足以说明很了不起了。

王铁看到福建三子的名字,自然十分欣喜。

这就充分证明,自己虽然出身很不好,但是自兵出山东到现在近六年的时间,所采取的统治政策得到天下士子的认可,不然他们也不会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福建三子之外,还有辛赞的儿子,辛弃疾的父亲——辛文郁。

辛文郁原本就参加过地方上的选拔,是举人之身,现在考进士自然有这个资格。

不过为了避嫌,自进城当日跟父亲出现过之后,他一直比较低调,在燕王赐予的府邸之中勤学苦练,期待杀进殿试,为国效力。

不愧是辛赞的儿子,他没有让王铁失望,成功出现在殿试的名单上。

除此之外,还有三位比较特殊的学子。

三人与梁山有着极为深重渊源,他们分别是王铁旗下心腹大将呼延灼的儿子呼延钰,徐宁的儿子徐晟,花荣的儿子花逢春。

这三个梁山后起之秀属文武双全那种,在王铁所办的登州军校参加过学习,正儿八经的燕王门生,而且因为父辈的关系三人还在私底下结成异姓兄弟。

原本他们想像关胜儿子关铃,张所儿子张宪,岳飞儿子岳云那样参军抗金,没想到阴差阳错之间就没有去成。

兄弟三人一合计,索性就报名参加今年的科举考试。

他们不仅对自己的文采很有信心,对于自己的武功也十分的自信,因此三人跟很多人不同,他们是参加的双科举。

也就是文科举和武科举都参加,以此证明他们跟父辈相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看到三人的名字和文章时,王铁微微一笑了,不错,没有丢我登州军校的脸。

原本以李清照的文采也有机会参加殿试的,因为她是女子身份,王铁刚刚拿下天下大权、坐稳监国的位置,不想与天下士子形成对立的局面,因此就派张伯奋以优厚的条件让她自动退出。

至于背后封官,进入国家藏书局任职,这事只在小范围中传播,不会引起多少反弹,在可控之内。

……

殿试之日。

所中之贡士纷纷前往翰林国史院。

有宋一代,殿试的地点由讲武殿改到崇政殿,最后到集英殿。

王铁觉得这些地方太小,容纳不下他这次录取的近七百多人同时进行最后的殿试,因此将地点改为比较宽阔的翰林国史院。

“啪啪啪”

太监在翰林国史院门口将长长的净鞭挥动,发出清脆的响声。

“请各位贡士进场参加殿试。”

太监呼喝完毕,翰林国史院大门大开,所有贡士整理好衣冠妆容,与四周的人相互谦让之后鱼贯进入翰林国史院。

今天这一步,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和心心念的一步。

因为踏进去时是贡士,经过殿试再出来时就已经是进士,可以进入官场打拼,出相入相,实现人生的价值。

翰林国史院中,七百张精心打造的桌椅整整齐齐的摆放在那里。

桌上已经摆好文房四宝,上好宣纸,研磨的书童早已恭敬的立在一旁。

贡士们鱼贯而入,在官员的指引下由前到后一排排入座,直到二十排都坐满。

由于还没有决定出新科状元,榜眼,探花之类的,因此排名并没有先后。

胡铨和李易甚至坐到中间,黄公度和陈修还坐到最后两排。

呼延钰,徐晟,花逢春三人神奇的都排在第一排,而且紧挨在一起。

兄弟三人用眼神交流几下之后就跟其他人一样安安静静的等待考官到来。

“萧大人,杨大人,陆大人,辛大人,权大人,曲大人,孔大人和张大人八位同考官到”

太监声音落下萧嘉穗,杨邦义,陆宰,辛赞,权邦彦,曲端,孔彦威和张伯奋八人鱼贯而入,近七百多位学子纷纷站起来致敬。

“宗大人,李大人两位主考官到”

随后,宗泽和李纲两位主考官联袂而至。

“燕王监国到”

作为殿试的最重要的主角,王铁自然最后一个出现。

“参见燕王监国”

众贡士无不恭敬的喊道。

“大家不用那么客气,都坐下吧。”

王铁来到翰林国史院特意给他准备的大椅子上坐下。

见他落座,左右的宗泽,李纲先后落座,然后是萧嘉穗,杨邦义等八位同考官,最后是从礼部会试杀出重围的近七百名贡士。

准确来讲是六百八十七名贡士。

如果加上李清照和被黄文炳暗中处理的三个,可以达到六百九十一名之多。

如此数量的取士,这种规模可谓是空前的.

这与王铁对国家管理人才的渴望,国家地盘的扩大是分不开的。

西夏那么宽广的地盘,燕云十六州那么宽广的地盘,还有金国的地盘,都需要官员来管理。

人才啊,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极其难得和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