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信受父母的影响最大。这不只是受遗传因素影响,更在于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熏陶。总的来说,父母越踏实,孩子越自信。
所以在平时,父母要注重对孩子的自信训练,其主要步骤是:学会察觉孩子消极的自我意识,最常见的是吊胃口、脸部肌肉紧张;帮助孩子养成向消极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自我质辩其中的不现实、不必要性。
与此同时,自信也需要生理配合。也就是说,在临近考试的时候不要忘了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会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
父母的平静是对孩子的最大安慰
孩子每到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试前,总会多多少少有焦虑心态。这时父母的情绪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自信。
有时候,孩子本来很有自信,可是一看到父母就像地震前的动物一样焦躁不安,团团转,马上就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来了。
正确的办法是,要让孩子感到考试是生活、学习中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平时该做啥,这时候也做啥。除非经医生诊断孩子有器质性疾病,非住院、休养不可,否则大可不必过分关注孩子考前的紧张、焦虑、自我考前设阻等考前心理表现。父母稳得住阵脚,孩子才会特别安心。一方面,他会感到考试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另一方面,他会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感受到强大的家庭支持系统,变得自信起来。
不要对中等水平的孩子忧心忡忡
大多数孩子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一方面,父母对这样的孩子最不放心,或者说最缺乏信心;另一方面,这些孩子自己也最缺乏自信,因为中等区域的分数最密集,只要相差一分,排名就会落后许多,所以孩子的压力很大。
其实,问题应该反过来看。各种各样的考试,出题对象都是针对中等程度的孩子,从这点上来看,他们在参加考试时具有更大的优势,所以孩子完全不必把考试题目难度估计得过高、过偏、过怪。
有了这样的心理打底子,复习时狠狠抓一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可能会在考试时成为一匹“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