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开篇“商品”问题是马克思思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资本论》的逻辑开端之所以是“商品”,就是因为马克思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①根据马克思的提示,由于“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那么我们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也应该从商品开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经把一个管理得最好的国家比喻为一个人。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细胞坏掉了,那么整个国家或社会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坏掉了。能够解救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避免“好细胞”转化为“坏细胞”。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甄别出什么样的细胞是好的细胞,什么样的细胞是坏的细胞。可见,商品的界限问题或者说什么东西不能成为商品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的问题,还是一个关涉到现代社会命运的重大的政治问题。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凡是不能转化为商品的物品都被视为无效的和无意义的,所有的物品都必须要通过市场的中介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有一些东西本来是金钱买不到的,但是现如今,这样的东西却不多了。今天,几乎每样东西都在待价而沽。正如桑德尔所指出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来买卖的时代”①。货币通过自由市场的中介源源不断地向资本转化,在资本增殖逻辑的支撑下,金钱或货币获得了一种无所不能的强大购买力和超乎寻常的神秘力量。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运作方式不同,自由市场机制具有将劳动者及社会生产力从非经济关系中解放出来的功能,同时承载着平等化和自由化的社会政治意义。毫无疑问,这些确实是自由市场经济的进步之处。但是,自由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将会促使其膨胀为不加任何约束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自由放任直接表现为货币无所不能的强大购买力,表现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切都必须在市场中确认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所有的物品都将成为商品,所有的一切都会沉浸到金钱的冰水当中。

“商品”的界限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市场经济及其意识形态中被抹杀了。在我们的时代,市场经济已经逐渐“脱嵌”于现代社会,并凌驾于全社会之上,成为整个现代社会的原则,而这势必将瓦解人类社会所拥有的公共善,最终导致现代社会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