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来源

本案例选用本土粤剧素材,精选了粤剧行当中的“丑角”为教学内容,力求帮助学生了解璀璨的粤剧艺术。案例课题为《丑只为更美——粤剧中的丑角赏析》,授课年级为四年级,执教教师是萝岗区萝峰小学陈勇稳老师,指导教师为广州市萝岗区教育科研与发展中心音乐学科教研员陈文娟老师。该课在广州市中小学戏剧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在广雅中学面向广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了现场教学展示,获得广泛好评。

二、教学设计简介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之一。戏曲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粤剧是岭南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剧种之一,但是却普遍不为青少年所熟悉。本课选取粤剧行当中的“丑角”为教学内容,力求帮助学生了解璀璨的粤剧。

在粤剧表演中,丑角虽然不是主角,但他在舞台上承担着插科打诨的角色,每当他一出场就为观众带来哄堂大笑,是观众期待的焦点,堪称“戏班笑匠”。丑角扮演的人物繁多,有的是语言幽默,心地善良的好人;有的举止轻浮,灵魂丑恶的坏人;根据所扮人物性格、身份的不同而划分为文丑、武丑和彩旦;表演上也各有特点,如:文丑和彩旦注重唱、念、做,而武丑就注重打。丑角人物性格鲜明,动作夸张,风趣诙谐,小学生容易被吸引。

四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旺盛,模仿能力强。执教教师曾进行过粤剧学习,能进行示范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有一定的优势。本课主要选取了传统粤剧《苦凤莺怜》和原创粤剧折子戏《七姑奶开店》中的唱段进行学习。这两部戏剧情精彩起伏,唱腔、念白朗朗上口,具有丰富的感染力。相信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对粤剧丑角的人物特征、表演特点能形成一定的认识,从而更主动地了解、传承和发展粤剧。本课“六要素”教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设计如下:

(一)教学思维方式设计

1.知识目标 了解丑角在粤剧表演中的人物特点和表演特征。

2.能力目标 能分辨丑角的主要类别,并能模仿和表演部分精彩选段。

3.情意目标 通过对丑角的认识,能发现丑角的“美”,激发学生对粤剧的兴趣,从而更主动地了解、传承和发展粤剧。

(二)教学行为方式设计

1.主动 通过多种粤剧道具的运用和教师的生动表演,营造浓郁的粤剧丑角学习情境,能积极主动参与角色模仿活动。

2.互动 通过巧妙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层层递进体验和探究丑角的特点。

3.能动 通过学习,能用自己的语言较准确地归纳丑角的人物特点和表演特征,并能与同伴合作创编丑角的“爆肚表演”。

三、教学实施简介

(一)教学引入,粤剧念白问好

在粤剧快板的伴奏下,教师带着学生走台步进教室后,以粤剧念白的互动问好进行组织教学,将学生引入粤剧氛围中。

(二)表演激趣,告知目标

1.教师从模仿粤剧伴奏乐器声响的拟声词“喳笃撑”引出粤剧的介绍。

2.教师戴上连字帽,系上软腰带,演唱粤剧《苦凤莺怜》中文丑余侠魂的选段,进行表演激趣。

3.引导学生对教师的表演谈感受:表演动作夸张、幽默、诙谐、有趣、搞怪……

4.引出本课课题《丑只为更美——粤剧中的丑角赏析》,告知学习目标。

(三)了解丑角的类别,体验其主要特征

1. 丑角之一 文丑

(1)欣赏文丑图片,引导学生从化妆、服饰、道具、表情等方面去观察,说说文丑的扮相特征。

(2)教师简介文丑,专演文戏,注重唱和做。

(3)教师介绍粤剧《苦凤莺怜》中文丑余侠魂的选段,鼓励学生模仿表演。

(4)教师带领学生模仿表演粤剧《苦凤莺怜》中文丑余侠魂的选段,重点学唱“我就番转头,想骂矩一身,来消着我啖气”。引导唱腔及表演。

(5)即兴给学生化“文丑妆”,再请学生进行带妆表演,巩固及加深学生对文丑扮相、唱腔、表演的印象,并相互评价。

(6)以问答式回顾唱段的主角文丑余侠魂,以及文丑的特点。

2. 丑角之二 彩旦

(1)欣赏彩旦图片猜猜角色名称,教师迅速戴上头花、系上额带、点上媒婆痣,营造彩旦形象。请学生说说彩旦的扮相特征,并给部分学生点上媒婆痣。

(2)教师边介绍边示范彩旦的特点:以做功为主,化妆夸张,常扮演媒婆、包租婆等滑稽诙谐或奸猾刁钻的女性人物。

(3)教师表演粤剧折子戏叫《七姑奶开店》选段。

(4)带领学生重点模仿以下有趣的念白,提醒学生注重表情和身段。

(5)请部分学生表演,互相评价。

(6)以问答式回顾唱段的主角彩旦七姑婆,以及彩旦的特点。

3. 丑角之三 武丑

(1)欣赏武丑图片,说说扮相特点。

(2)欣赏粤剧《时迁盗甲》中的视频选段。

(3)说说武丑特点,教师归纳简介武丑——擅长武打,能打能跳能翻,肢体动作丰富,常扮演 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像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

(4)欣赏介绍武丑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

4.归纳丑角表演特点,完善表格。

表4.16.1 丑角的扮相特点与表演特征

(四)体验爆肚,编创表演

1. 猜猜粤剧行话“爆肚”并观察教师的“爆肚表演”

2.了解丑角绝活之一“爆肚”——即兴的、加塞的、不影响剧情的、夸张、风趣的表演

3.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丑角“爆肚表演”——走到凳子前坐下。

4.小组编创。进行表演并相互评价。

(五)回顾总结,谈谈收获

1.引导学生探究:“丑角表面很丑,但老师却觉得他们很美,同学们能总结一下丑角美在哪里吗?”

2.教师归纳了丑角的美——“他们甘当绿叶勤学苦练,是精神美!他们插科打诨淋漓尽致,是才华美!他们诙谐幽默娱乐大众,是风格美!”

3.以采访问答式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结语:牡丹虽好仍需绿叶扶持,丑角虽然是一片绿叶,但是却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今天我们只是推开了粤剧大门的一线门缝,认识了诙谐有趣的丑角,但还有更多精彩的等待我们去了解和探讨,老师希望同学课后可以把今天的收获和身边的人分享,更希望同学们通过各大剧院或网络更深入地接触粤剧,领略她独特的魅力,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的艺术文化。

(六)粤剧念白道再见:

四、评析

《丑只为更美——粤剧中的丑角赏析》立足于“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音乐课程理念,遵循“六要素”教学的要求,“知识、能力、情意”的三维目标设置适度,教学过程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主动、互动、能动”学习方式。本课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趣”为切入点,借助多种粤剧道具营造了浓郁的粤剧丑角的学习情境,通过教师生动的表演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表演激趣、角色模仿、体验探究等环节中层层递进开展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选内容,巧设知识、能力、情意目标

陈老师的第一稿粤剧教学的设计,是一个“大而全”的版本,意图在一节课里,把粤剧的起源、行当、唱腔、做功等内容都向学生进行介绍。后来经过认真交流和分析,发现这个版本只能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目标过大,感受模糊,也不利于能力的形成。经过多方比较和慎重考虑,决定从粤剧的“丑角”入手。丑角鲜明的扮相特点,诙谐风趣的人物特征,别具一格的唱腔与念白,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但是,怎么能把鲜活的丑角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呢?

经过大量的筛选,最终选定以下粤剧丑角的代表人物和选段向学生介绍:文丑——传统粤剧《苦凤莺怜》善良正直的余侠魂“番转头”唱段,彩旦——原创粤剧折子戏《七姑奶开店》中彩旦七姑奶“催债”唱段,武丑——粤剧《时迁盗甲》中“盗甲”选段。考虑到视频欣赏毕竟是“间接欣赏”,不利于学生的模仿和直接体验;陈老师下了苦功夫,一招一式,一字一音,认认真真学习了“余侠魂”和“七姑奶”的唱段,终于做到了惟妙惟肖。

在反复推敲中,本课的知识目标确定为知道丑角的主要类别,了解丑角在粤剧表演中的人物特征和表演特点;能力目标确定为能分辨丑角的主要类别,乐于模仿和表演部分选段,能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丑角的“爆肚表演”;情意目标确定为能发现丑角的美,愿意主动地了解、传承和发展粤剧。

(二)创设情境,体现主动、互动、能动学习

本课的突出亮点是情境创设到位,粤味“丑”味浓郁,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特别强,互动学习的效果也非常好。

首先,教师精心准备,鲜活生动的示范表演,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连子帽、软腰带、额带、媒婆痣、木鱼、油彩包等教学道具的一个个亮相,又带给了孩子们一次次的惊喜。一次次浓郁教学情境的成功创设,为有效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学生很自然地就从“好奇”过渡到了“好学”。

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后,全员行动、积极参与就顺理成章了。在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模仿丑角的扮相、念白、唱腔时,教师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角色的突出特征更准确地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互动良好,大家相互启发,比一比谁模仿得最像,唱得最地道?一来一回中,丑角的扮相特点、表演特征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也转换为语言和文字被准确地表述出来并写在了丑角特点的归纳表格上,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在于本课的编创环节——丑角的“爆肚表演”。由于前面的教学环节完成得比较好,学习的铺垫和积累比较充分,小组合作学习意识也比较强。在丑角的“爆肚表演”环节,简单的“走到凳子前坐下”,被学生演绎得丰富多彩:在“坐下”前,有的摔了一跤;有的扭捏作态打扮了一回;有的躲躲闪闪到了凳子跟前,刚一坐下,却又弹簧般地跳了起来,原来坐在钉子上了……

四年级粤剧教学《丑只为更美——粤剧中的丑角赏析》是成功的一节课,它的成功在于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六要素”教学理论为指导,能围绕“示范、激趣、参与和体验”为中心开展教学,以学生主动、互动、能动的学习,高效地完成了本课的“知识、能力、情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