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课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需要构建开放的课堂,而实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拓宽学习空间”,二是采用“多样的地理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交流”,激发学生灵感,碰撞出思维火花。
一、中学地理学科的主动、互动、能动的含义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虽然没有对地理教学方法做出规定,但地理学科强调“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强调“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借助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能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促进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和体验中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地理学科能力。
(一)中学地理学科的主动的含义
1.主动的含义
主动有两种基本解释,一是指不靠外力促进而自动,二是指能够自己把握。通俗的解释是指能够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这里所说的“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指的是一种学习方式。
钟启泉说:“主动学习是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它强调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学习相对。”在主动学习中,学习不是知识由老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他成为了一个知识的“建构主义者”。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2.中学地理学科主动的含义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要“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是“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地理课程实施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在以班级为主实施的地理教学中,完全的自主学习还难以实现,一般的做法是在地理教学的某一个环节让学生有自己把握学习的机会。例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这个过程就给了学生某种程度的“自主”,但这是浅层次的“自主”,有的老师会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完成作业的形式,这里学生的自主性就强多了,还有的老师设计了社会调查类的作业,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调查的内容、调查的方法,这里的自主性就更强了,已经接近研究性学习了,在地理教学中使用某种自主学习的形式,就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开放。自主性越强,课程开放的程度越大。
当然,除了教学过程自主外,在布置作业时,注意适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包括课程之外的有关地理的知识,这也是地理课程开放性,地理学习主动性的表现。
(二)中学地理学科的互动的含义
1.互动的含义
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物质存在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狭义的互动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互动,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和生生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它指在师生、生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教师和学习者直接或间接的互动,从而走向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是“六要素”教学行为方式中的重要因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2.中学地理学科互动的含义
在课堂上,学习者获得的知识通常包括三个方面: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所承载的知识,教师的个人知识,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习者所接受的知识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教科书的知识比例相对减少,而教师的个人知识,尤其是师生互动所产生的知识的比例大幅提高。这就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地理课程理念第三条明确指出“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交流”,在课程标准的“过程与方法”第四条指出“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表达、交流地理学习的体会、想法和成果”;《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知识与技能”目标表述中提出:“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表述中提出:“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运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这些都是在地理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方式的体现。要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需要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自由分工与合作,通过人际交流进行学习,必然会形成交流、分享、观点碰撞、“双赢”等局面。
(三)中学地理学科的能动含义
1.能动的含义
“百度百科”的解释,能动指自觉主动,具有自主作用的意义。哲学解释,能动是指有意识的动物都具有驾驭自身思维和行为的能力。由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能动”总是和“主动”结合在一起,已经隐含在“主动”之中。因此,可以把“能动”理解为学生的主动“探究”。
主动“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六要素”教学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意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主动“探究”是针对被动“接受”而言,“探究”以“主动”为基本前提,一般意义上的探究学习过程往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从真实的自然情境、生活情境或书本知识情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或“研究问题”,学生“探究”的问题只要对学习者本人来说具有一定的“陌生”或“新异”,就有探究的意义和价值,它看重的是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深刻地领会“知识”、形成“能力”并建立“情意”。探究学习是这样一个过程:“在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探究能力,获得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以此为武器,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2.中学地理学科能动的含义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理念第三条指出“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交流”,课程设计思路指出:“乡土地理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学习内容,也可以作为综合性的学习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技能,开展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实践活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表述中,提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出“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表述都对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地理课堂教学探究的主要特点是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通过探究自然过程获得地理知识,而不是记忆或背诵现成的结论性知识。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结果很可能是多样的,而且可能不同于教科书或教师期待的内容,这种不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二、中学地理学科的主动、互动、能动行为的设计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相关的要求以行为目标的形式作为“标准”提出。“运用地图学习”“运用图表学习”“运用资料学习”“运用实例学习”是在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中体现得较多的内容。在中学地理学科的行为设计中,应该突出这些内容,使学生能从地图、图表、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具有基本的地理信息获取能力,能运用图表、资料说明、解决地理问题,具有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实例获取新的地理知识。
(一)中学地理课堂主动行为的设计
1.借助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生活性”新增为地理课程性质,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制定“内容标准”时所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内因最好的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激发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地理是一门有趣且有用的学科,在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地理,选取一些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并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欲望,例如:学习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水体运动,可以观察学校不同时间的日出日落变化、分析熟悉地区的天气现象、欣赏熟悉地区的地质构造图片等;学习区位选择、城乡规划、国土整治,可以要求学生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学习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可以展示到各地旅游的生活照片并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感悟风格各异的城市空间布局。感悟地理的博大精深。学习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可以出示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一幅幅振聋发聩的图片,让学生深感责任重大。
例1 七年级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内容标准的要求是: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对初中生来说,既能激发他们不断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又能让他们具备社会生活需要的基本技能。教学中可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天气变化就发生在身边。
步骤1 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观察天气符号,并记录下来,如图3.6.1。
图3.6.1
步骤2 让学生上台绘制天气符号,并说明其含义。
步骤3 收集学生生活地区的“城市天气预报”,请学生扮演小天气预报员,播放城市天气预报。
步骤4 其他学生对“天气预报员”进行打分评价。选出最优秀的预报员。
2.借助各种地理图表,重视能力训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地理学习离不开各种地理图表,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应用是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表述: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应用贯穿在每一节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地理图表的阅读,提高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是地理教学的能力目标,也是学生能否进行主动学习的保障。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对学生多作学法指导。学生具备了会学的能力,才能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2
七年级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
(运用地图,培养分析能力——以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分析为例)
亚洲的地形和河流比较复杂,但这种复杂只是数量上的复杂,其中还是存在很多共性特征的。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复杂问题要采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办法。但是,分析过程并不是将问题进行简单的分解,要运用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如设计以下教学流程图,如图3.6.2:
图3.6.2
教学步骤:
(1)设问导入:回忆学过的描写中国地形和河流的诗词,根据诗句的描述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黄河之水天上来”等。
(2)观图识色:读“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观察颜色与地形的关系,探讨俯视视野下亚洲地形的特色。
(3)图文结合:展示亚洲地理方面的之“最”,引导学生在地图中找到具体位置,并分析与上述地形特点的一致性。
(4)视角转换:结合分层设色地形图,沿穿过亚洲最高点的某经线或纬线绘制地形剖面图,归纳亚洲的地势起伏。
(5)拓展延伸:运用上述方法绘制其他某一大洲的地形剖面图,并描述其特点。
(6)特点归纳:结合对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观察,整理得出亚洲地势和地形的特点。
(7)特点应用:受地形影响,亚洲河流众多,呈放射状水系分布。
(8)完成验证:黄河之水“山”上来。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某一话题较为深入的、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在对地理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学生的读图绘图、观察、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特别是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主动学习提供了能力保障。
例3
七年级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
(运用地图,培养综合归纳能力——以东南亚为例)
东南亚处于东方“十字路口”的位置,从纬度位置来看,大部分位于10°~22°之间,地处热带。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南半岛东临中国南海,西临孟加拉湾;马来群岛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从相对位置来看,北连中国大陆,南临大洋洲,处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感知这种位置的特点以及体会位置的重要性,可以尝试运用综合归纳的方法来学习,如图3.6.3。
图3.6.3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运用的媒介主要是区域图,需要收集“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图”“东南亚政区图”等多种类型的区域图,分别判读,最后归纳出东南亚位置的特殊性——“十字路口”位置。
3.借助教材的活动式课文,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会对着你笑。”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建成这样良好的氛围,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能发挥作用。”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调整原有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殿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利用学案导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开发、整合资源,为学生学习搭建平台提供实践场、体验场。
例4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和人种》
——运用教材活动式课文,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内容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标准涉及的知识是“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牵涉的能力有读图绘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按照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教材中设计了3道“活动”题。我们可以借助教材的“活动”题,转变教学方法,把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指导学生按要求自主完成“活动”题。
步骤1 完成活动1,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出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分析数值的变化规律,得出“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短”的结论,进一步得出“人口增长与人口基数有关”的结论。
步骤2 完成活动2,计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得出结论:(1)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2)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呈负数,人口出现负增长。
步骤3 学会读、绘曲线图。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如图3.6.4。观察曲线的弯曲、陡缓,直观地感受世界人口增长变化趋势。在读懂曲线图的基础上,了解曲线图的绘制方法。
图3.6.4
步骤4 完成活动3,依据非洲的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的“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如图3.6.5。
图3.6.5
绘制折线图,不仅能考查学生的数据与图形的转换能力,还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非洲人口增长速度之快。引导学生将非洲人口增长曲线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进行对比,讨论哪张图反映的人口增长速度更快。
通过自主完成教材中的“活动”,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了,知识的获得都来自亲身的实践,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学生更愿意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逐渐养成。
(二)中学地理学科互动行为的设计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过程与方法”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与创新不仅是地理学习的两大环节,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目标。实践是深化认知的需要,是把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社会经济、自然环境联结起来的途径。创新是地理知识在运用层面上的重组,是地理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创意,是思维活动在地理价值中的升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创设互动式的地理课堂成为广大地理教师的共识。在互动式的课堂上,教学过程的互动在充分体现教师能动性的基础上,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展示了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的高效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1.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实现师生互动
提问要符合启发性原则。这一原则的依据在于承认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客观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活动。因此,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能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能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性的地理问题应蕴含地理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如果在提问中抓住这一关系,就能培养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个规律,就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知识。此外,提问要由浅入深有合理的坡度;要难易适度;要有适中的密度,要从“质问式”问答行为到“对话式”问答行为。
例5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与地图》
——层层设问,认识地球形状
内容标准要求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地理教材的第一课,可运用版画等形式,勾画出由于人类受活动空间的限制,仅凭直觉认识的地球形状,那么人类是如何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呢?
设问1 谁先提出地球是球形?
设问2 怎样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
设问3 验证“地球是球形”的实践有哪些?
设问4 能直接看到“地球是球形”吗?
设问5 能提出更多“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吗?
2.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实现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把地理知识精心设计成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促使学生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使之产生困惑、疑问,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想问。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创造性使用,清晰地向学生演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思维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学生会问。
将课堂教学向校外引申,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积极利用已知的有效信息提出可以通过探究解决的问题。
例6
七年级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内容标准要求是:举例说出巴西在对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在教学“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内容时,首先给出相关的资料和信息:①“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知识网络图;②“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采伐雨林”“保护雨林”“关于亚马孙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的争论”等图片;③“巴西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举例”的阅读材料;④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图和世界森林分布图。
让学生利用上述信息编制一个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了解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以及问题的合理性、完整性等,如“为什么要保护巴西的热带雨林?”“巴西的亚马孙流域是世界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区,巴西政府大力保护热带雨林资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两个问题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显区别的。根据这种差别,可以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相应的评价、调整和培养。
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问:“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有?”“产生了什么作用?”“怎么办?”
3.明确小组的合作任务,实现生生互动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先进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小组合作每个人都有互动交流的机会,但小组合作中也会面临学生参与不足的情况,设计一些多向性的教学任务,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促使学生在有流程的指引下尽快融入讨论的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将信息汇总。同学间相互配合、交流探讨、补充完善就成了每个人的一种需求,教师和其他小组对本组成果的评价既是互动交流,也成了互动的一种动力。
例7
八年级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内容标准要求是:(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围绕“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干线”“铁路枢纽”等要点设计教学活动,但在设计上避开直接的知识传授,让学生在合作完成一定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使用所需要的交通地理知识。
活动内容如下:
(1)学生分组,4~5人一组,3人扮演旅行社工作人员,1~2人扮演游客。
(2)教师为“旅行社”提供列车时刻表、航班时刻表、不同地区旅游城市的旅游交通地图。
(3)“游客”提出要求,包括去哪几个城市、计划的花费、去多长时间等。
(4)“旅行社”根据“游客”的需要,为其安排行程。
(5)一组“旅行社”对应一组“游客”。
(6)第一轮活动完成后,“旅行社”和“游客”交换角色。
(7)将每个旅行社的方案在全班公布,评出最佳旅行社。
这个活动让学生进入具体情境(在旅行社中选择旅行线路及相关计划),利用已有资料,设计旅游方案。这个问题难度较大,需要合作解决。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有争辩,有思考,必然能提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多方互动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互联网成了中学生接触社会、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网络延伸了我们的眼、耳,拉近了书本与现实的距离。拓宽了获得有用地理信息的渠道。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因势利导将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作为课堂互动的话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互联网突破了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比较适合学生的网站网址,推荐一些较好的栏目,布置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在网络上获得更丰富、更鲜活的教学资源。
例8
八年级第三章第二节《文化特色》
内容标准要求是:(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2)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步骤1 布置学习任务,2010年,国家旅游局评选出35个旅游演出项目入选《国家文化重点项目名录》,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步骤2 请利用网络或其他媒介找出这35个项目及其分布地区。
步骤3 选取1~2个感兴趣的项目,查找资料,对它进行详细介绍,并整理形成学习结果。
(三)中学地理学科能动行为的设计
能动性学习方式可以理解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探究”学习倡导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是新课改的重点任务之一。
中学地理学科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分为两种,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社会调查、科学实验和文献研究等。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如模拟设计某一条地铁线路的活动等。地理探究学习并不是万能的,它并不适合所有地理学习内容。在地理教学中,以恰当的地理内容为依托开展探究,才能真正发挥探究学习的功能,有效地实施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1.以“确定、分析和评价地理位置”内容为依托开展探究
地理位置知识着眼于解决地理事物在哪里的问题,学生能否确定与选择地理位置,进而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与优劣评价,是地理探究学习的重要目标。
例9
表3.6.1 关于美国城市布局的探究
2.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变化规律”内容为依托开展探究
地理学科注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注重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这些内容均适合作为探究素材。既可以用来探究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排列状态与空间结构,也可以用来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空间上的成因联系。还可以用来呈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空间运动、地理空间变化的事实,并由学生自己来总结概括其规律。
例10
表3.6.2 非洲气候类型对称分布规律的探究
3.以“地理因果联系”内容为依托开展探究
地理因果联系主要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指有关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成因,主要包括地理现象、地理分布、地理特征或地理规律的原因等。这类知识的特点在于逻辑性强、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便于提出问题、假设或猜想,学生能够通过严密的推理进行分析阐述,“以因探果”适合于地理探究学习。
例11
表3.6.3 总结世界水稻产区的分布规律
4.以“分析、归纳地理过程规律以及预测地理过程”的内容为依托开展探究
地理演变是反映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主要包括海陆变迁、地壳运动、人口迁移、城市发展、水分循环、流水侵蚀等过程。这类知识本身就具有过程性,无论是地理过程规律的归纳,还是对地理过程的预测,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地理事物变迁的过程,适合地理探究学习。这类主题的探究,重点不在于对地理规律知识的习得,而在于领悟整个地理探究过程,注重学会分析、归纳地理方法,注重学生提出假设或猜想,得出验证结论。
例12
表3.6.4 预测东亚夏季风风向的探究
5.以“解释与阐述地理要素的空间效应”的内容为依托开展探究
地理要素的空间效应主要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变化是怎样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的?人文地理要素的变化是怎样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的?“地”怎样影响“人”的?“人”怎样影响“地”的?地理要素的空间效应知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学生比较容易提出有探究价值和可能的问题。也比较容易获取相关信息。是十分重要的探究领域。关于这类问题的探究,要把重点放在对空间效应的解释上,放在对现实问题原因尤其是人为原因的分析上。以养成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引导学生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与讨论,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对这类探究问题给出总结,总结的重点在于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养成。
例13
表3.6.5 关于沙尘暴天气现象的探究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