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要素”教学模式的探索在广州市萝岗区全区范围内开展教学模式改革,针对此次全区范围内的课改,本节对于“六要素”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范围内展开一些探索,着重阐释“六要素”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思维方式。
图2.18.1
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应包含三个层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的应用能力和信息技术伦理与道德,也就是“六要素”中提到的知识、能力、情意这三个维度,如图2.18.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是最基本的思维层次,学生通过了解、识记、掌握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通过上机操作、应用熟悉信息技术的原理及信息处理相关的技术初步形成对于信息技术获取、加工、评价的能力。在学生具备了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之后,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和信息道德的相关教育,更进一步了解信息的作用和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两面性,趋利避害,使学生初步具备一个较为完善的信息素养。
这三层的思维方式的关系即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如上图。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内容之后,能力才会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这是一个知识迁移与融合的过程,整个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形成促进了情意的发展,开始学会对于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也可以正确地评价信息技术应用所涉及各种社会道德影响,处理身边的信息内容。也形成了对于学科知识掌握的整体的情感印象。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即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如:学生可能是一开始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感官兴趣之后开始获取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并形成了对于使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之后,形成了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了该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学习动力,也就是由外部因素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形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越来越广,内容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快速增加,同时社会应用逐渐变得更为简单化和智能化,那么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到底该如何定位?信息技术学科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将往何处去?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里都可以接触和学习到广泛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学校的教育和信息技术学科里学生的教学目标定位应该是怎样的?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思维方式是不是会有很大的变化?
为了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满足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本身的需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学科的小学阶段应注重对于信息技术的体验和基本应用,初中阶段着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和简单原理,而高中则应倾向于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的形成。通常的教学活动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以上目标。
第一种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先从知识的分类和组成开始讲解。这方式适合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教学思想的授课方式,这种方式是希望通过情意目标的实现来刺激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好奇心,并在模拟真实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形成的产生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更重视学生的体验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比较符合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对于知识产生有一个总结归纳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接受已有的观点和知识。先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再通过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形成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二种是传统的双基教学模式的教学。通过对于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讲解和阐释,在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应用练习,模拟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形成对于学科知识探索的浓厚兴趣。两种教学过程都有各自的优势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课堂。“六要素”教学模式下的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能力、情意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也为信息技术学科对于知识的定义给出了明确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2012年版)》中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之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并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养成并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并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并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工具和互联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在了解和明确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总体目标之后,需要给学段的分目标加以明确,以便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清楚有效地把握住学科教学的总体目标,让教学内容既不会因为内容过多而加重学生负担,又不会因为教学内容过少而让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本章的后面对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教学思维方式给出明确的范围和定义。
在各阶段对于信息技术内容设置需要遵循的原则如下:
1.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日常生活接触到的应用软件的学习,并能够运用这些软件获取,处理身边的信息,感受并可以利用身边的信息资源;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即重视专业应用软件的学习和使用;高中阶段培养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力和一些信息技术相关的原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各阶段教学实施的过程需参考下表2.18.1,整体把握各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表2.18.1
2.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学习内容
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段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小学阶段注重体验与简单应用,初中阶段注重通过软件完成复杂任务,归纳总结出信息处理技术的一般过程,高中阶段发现计算思维的一般规律,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原理和高级应用。
3.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
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4.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尊重地区发展的差异
各省市的教研部门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地方课时、界定课程内容、选择教材呈现方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教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上应适应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活动选题除了体现课程整合外,要鼓励多样化的选题,体现“四地”——立足地方现实,体现地方特色,反哺地区经济,融合地域文化。以国家层面的学科指导纲要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最底线,各地、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有特色的学科教学。
5.“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要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
体现三个多样:教学内容多样,教学课程多样,教学方法多样,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只要能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都可以采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任务要求分水平,适应个别差异的特长发展需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更自主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培养学生发散型的计算思维方式和主动创新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创新的解决身边的热点问题。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核心概念。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能力、情意的含义
“六要素”教学方式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能力、情意目标与新课程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在《义务教育信息技术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面简称《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下面简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科教学的知识、能力、情意目标都有明确的规定。《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对课程目标也有一些要求。下面对各学段中知识、能力、情意的含义予以阐释。
(一)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能力、情意的含义
在《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指导纲要》中作了以下的表述。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以“玩中学”为主要特征,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智特点,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感知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信息技术的影响和作用,体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解决身边问题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应用习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敢于探究和创新的初步意向和能力。
1.知识目标
(1)形成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能识别计算机的外观和常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及其他常用外接设备;能通过动手组装或观看组装示范,探究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认识不同部件的基本功能(活动学习—直接经验;观察学习—间接经验)。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利用计算机输入、存储、加工、输出信息的基本流程;借助自己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优势,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2)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能根据学科学习和其他活动需要,分析所需的信息及其类型,讨论确定合适的信息来源,学会从不同的信息来源收集资料的方法。对信息搜集过程进行一定的规划,初步形成信息需求分析的意识和习惯。
(3)学会利用常用设备获取第一手的信息,或利用常见信息技术设备对传统介质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数字转换。学会利用计算机输入和存储资料,学会利用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功能对文件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建立以及重命名文件(夹)、保护文件等,能迅速查找和提取自己计算机内存储的信息;通过比较和实际体验,感受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存储和管理的优势,认识到数字化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4)学会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展开写作、绘画等活动,制作电脑作品。
学会使用一种计算机画图软件,设计并绘制图形。例如根据表达意图确定图画的主题和大体构思;能设置背景颜色和图画的颜色;能使用常用的电脑绘画工具画出点、线、面;能通过剪切、复制、粘贴等电脑特用的功能对点、线、面进行组合、编辑,构成符合表达意图的完整图画;能给图画上色,能对图画的整体或某个部分进行修改,或设置必要的效果。
(5)学会使用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处理文字信息和写作,在学会常用文字处理功能的基础上,学会通过文字编辑、版面设置、剪贴画、艺术字、绘制图形、插入图片、制件文字表格等方式,增加文档的表现力。熟悉信息处理软件的界面和常用工具,比较不同软件界面的异同,总结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操作方式,积累技术应用经验。
(6)学会运用合适的信息处理工具或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画图或图形处理软件、计算机录音软件等),导入、插入图画、文字、表格和声音,并进行必要的编辑或修改,设置图像和文字的效果;制作或插入表格;录制或截取一段声音等。
(7)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文字、图画、声音等信息,制作简单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思考并确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进而根据表达意图,比较图画、文字、表格、声音等不同信息表达形式的优缺点,选择(组合)合适的表达方式,对作品的制作过程进行初步的思考和规划。
(2)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能对自己和他人的电脑作品进行评议,并在评议基础上对电脑作品进行必要的优化以增强表现力。比较利用电脑制作作品与传统作品的制作过程的异同。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提出可能的技术改进建议,形成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能够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运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表达想法、创意和研究结果。
(3)能够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共享信息、获取支持、表达观点或开展合作。学会使用在线讨论工具或已有的学习网站,讨论课程相关问题或开展持续深入的主题研讨。学会使用网页制作软件,规划、设计、制作发布简单的网站,通过网站共享信息、发表看法、发布成果、交流思想,支持合作探究或其他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能观察和讨论网站交往中产生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在使用网络与人交往时,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网络礼仪;能结合实例,讨论网络应用对个人信息资料与身心安全的潜在威胁,形成网络交往中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不恰当的网络应用和网络交往可能产生的后果。
(4)能识别是建议机器人的基本构造;说出各类传感器(如声音、光敏、红外、温度、触摸)的功能及其对人类功能的模拟,能描述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如通过传感器搜集信息。通过程序判断处理信息、控制外部动作等流程。研究和了解现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讨论机器人与人类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优缺点。例如,机器人对复杂情况的反应,机器人可以完成哪些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等。学会根据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需要,设计、动手制作或组装简单的实物机器人(如:机器人导盲,机器人迎宾、灭火、踢足球、走迷宫等),将编制好的控制程序(使用流程图方式)导出到实物机器人,运行机器人并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程序做出必要的调试和修改。或使用简单易学的程序语言(如scratch趣味编程)编制简单的程序控制机器人做出简单动作或解决简单问题。在不具备实物机器人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机器人仿真环境来模拟机器人的运动和调试使用流程图编制的简单的控制程序;初步感受利用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3.情意目标
(1)能熟练有效地运用即时通信工具和搜索引擎访问网络资源,浏览、查找、下载、保存、共享信息,以满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其他问题解决的需要。能根据任务需要评价信息的相关性、准确性、适切性和可能存在的偏差,能甄别和选用有价值的信息。
(2)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结合生活和学习经验,体验信息在生活、学习、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逐步形成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能讨论每个个体在创作和共享有益信息方面的责任。
(3)通过身边的事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达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器官的延伸,讨论人类发明创造信息技术的基本历程,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志愿。观察和列举日常生活、学科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常见应用,能讨论这些技术应用带来的利弊。
(4)知道如何负责地使用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料,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成果和信息时,知道如何注明出处和给予恰当的致谢;养成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学会预防、查杀病毒、简单的文件加密(如设置使用口令)等信息保护方法——“行为指导”“使用技能”;能讨论应用信息、信息产品、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时涉及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能描述不恰当应用带来的后果。
(二)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能力、情意的含义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在小学的基础上螺旋上升,内容组成具有初步的系统性、专业性特征,要逐步引导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方法的理性反思与感悟。教学过程要坚持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课程特征,教学中要以人们日常的信息活动中有可能需要的信息技术为主线,通过设计学生可参与或能体验的“应用活动”,是学生能够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逐步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常识,逐渐增强对大众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规范,感受和领悟信息文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
依据青少年的认知心理,在受教育过程中应当达到的目标一般分为三个领域:由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知识的发展等目标构成的认知领域;由价值观,判断力和个性发展等目标组成的情感领域;由模仿、操作等各种技能目标构成的动作技能领域。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抓住学习要点,有计划地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与判断,教师也可以从学习者的行为来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课程目标即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使学习者正确把握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课程目标应以学习者的行为来表述。也就是采用行为动词来表述学习者的学习结果。
初中课程目标涵盖了知识、能力、情意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提出了社会发展对于信息技术素养概念提出了具体要求。社会的各个应用领域对每个人提出的信息技术素养是:在各种场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根据资源配置管理信息技术的能力;以与时俱进、日益深入的思维方式理解信息技术的能力;明智的评价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是集科学与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科目,它担负着使学生具备良好信息技术素养的教育责任。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工具,概念和本领,理解构成信息技术的基本要素,知晓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形成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框架,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和系统,形成自主构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体系,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理解信息技术的本质,通过各种设计活动,能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或实现某种需求。
2.能力目标:认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义,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能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逐步实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通过探究性活动完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能力。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解决自己发现的新问题或某种需求,并能使其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能将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和解决的方案交流给老师或同学,进行恰当的评估,逐步养成良好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探究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意目标:具有良好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高度政治责任感,保持和增强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初步建立对信息技术的辩证认识,认识到任何一种技术形式不但可以用来解决问题也同样可以造成新的问题。能理解信息技术是如何开发和使用的,能评价信息技术对其他技术门类、环境、社会和人身心的影响。理智地参与那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的各种活动,遵守信息传播与通信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能力、情意的含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各个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育部在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了知识、能力和情意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2.能力目标: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3.情意目标: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能力、情意目标的设置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教学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准备,经过思考形成书面教学计划。不论是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还是单元教学计划、主题教学计划或者课时教学计划,这些计划最基本的就是教师要设置教学目标。我们将学生对学习目标掌握的水平要求列成表2.18.2,并以相应的行为动词予以呈现,便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标识。
表2.18.2
(一)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能力、情意目标的设置
本阶段以“玩中学”为主要特征,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快乐学习,感受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信息技术的影响和作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以小学信息技术第一章《感受身边的信息技术》为例,知识、能力、情意目标应围绕主题进行如下设置:
1.内容要求
(1)能感受身边信息的存在及其与人们的密切联系,感悟人们为更有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而不断发明创新,推动信息技术的进步。
例1 能从耳听、目闻、肢体触摸等感知信息的存在及其与人的密切联系,能从日常的书报信函、广告、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应用中感悟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能列举出什么信息。
(2)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产品的日常应用,能列举现代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便利。能通过观察、使用、接触到信息技术产品,并了解信息技术产品的简单功能。
例2 通过感受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家用电脑、平板电脑等现代信息技术产品的日常应用,体验并列举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列举出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常用应用,并做简单演示。
(3)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不良应用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知道应用信息技术应该合理有节和遵循社会规范,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产品。
例3 通过图文或故事的形式,讨论一些学生过度沉迷电子游戏、上网、看电子影像等活动,导致影响学习、工作和健康,警示学生日常应用信息技术应该合理有节。
例4 通过图文或故事的形式,讨论社会上存在的应用信息技术诈骗、抄袭、破坏等非法或不道德活动所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遵循社会规范。
2.活动建议
当今社会中信息无处不在,现代信息技术也使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处理变得方便、快捷和高效,例如使用电话、上网和收发电子邮件等。进行一个主题活动,使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简单加工、处理信息素材,对已有的信息素材进行筛选判断,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同时体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和高效等。
(二)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能力、情意目标的设置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初步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在信息技术应用中逐步提高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发展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能力,强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领悟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感受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遵循总的原则是: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都应该达到本课程纲要的要求。学生不能因地区、经济环境或文化背景的差异而被取消或削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应当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共同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个体差异,在学生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2.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义务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进入信息技术的认知与应用领域的初始阶段,也是信息技术能力锻炼与信息素养养成的基础阶段。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学习掌握日常生活中可感知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逐步有意识地应用解决身边的相关问题,积累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有益经验,逐步养成科学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打好基础。
3.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跨学科的应用需求
信息技术课程在内容和活动的编排、组织上应充分拓宽信息技术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师生可以超越学科的界限,强调不同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互渗透,进而从整体上来建构学生开放型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发展知识迁移和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4.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锻炼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逐步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例如:以广州市初中教材第一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举例说明知识、能力、情意目标的设置。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在7~9年级开设,以日常生活中所可能需要的信息技术为主线,通过设计学生可参与或能体验“应用实践”,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常识,逐渐增强对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自觉遵循信息社会的道德规范,感受和领悟信息文化,发展信息素养。
(1)内容要求
①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师可以引入最近发生的信息技术事件引导学生评论。
例5 能初步讨论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信息技术应用中可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能列举若干信息技术产品,并讨论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
②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状况与趋势
例6 通过收集资料简单了解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与趋势,能列举1~2项最新发展成果及作用。
③了解信息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基本防范常识,知道并遵循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与行为规范。
例7 知道使用计算机要避免水、潮湿、灰尘、剧烈震动等的伤害,要自觉遵守机房守则。
例8 未经别人同意不能随意使用别人的计算机、复制别人的文件。个人信息的保护与备份等。
(2)活动建议
教师在目标设置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与小学阶段内容衔接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最好在做完学生知识基础摸查之后再确定教学目标,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活动建议按主题活动来组织,组织学生讨论日常学习生活中曾经碰到过什么问题,需要想办法获取信息才能解决的,哪些方面的信息获取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举例说出个人的应用经验和目前的知识技能局限,畅谈希望学习掌握哪些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意义,明确其应用价值,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
(三)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能力、情意目标的设置
高中部分的内容则相对于义务阶段更加明确思维的训练和专业发展的取向。对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对于知识、能力、情意目标制定需要依据的原则是:
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竞赛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开展为主要载体,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展示信息技术成果的平台;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3.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通过设置选修内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例如:以信息技术基础这个学习模块为例阐述一下学习目标的设置。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实际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本模块的教学要注重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要线索,如图2.18.2,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信息素养的建构;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历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同时面向学生的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图2.18.2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四个主题组成
(1)信息获取部分内容目标的确定
知识目标: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例:烽火台、信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代表着信息传播发展的不同阶段。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计算机原理的表达。
能力目标: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检索并获取网上信息。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能够根据搜索的知识内容判断出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工作原理,信息获取方式的选择与表达。
情意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感受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和工作的高效率。明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信息技术所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基础,为未来专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2)学生活动建议
以学生未来职业理想为契机,开展主题调查活动,了解未来大学阶段和可能的选择的工作中需要哪些信息技术知识,并加以选择,通过网络搜索,社会调查的方式完成,学生通过了解需求、应用、分析原理的过程了解信息技术原理。教师在活动中起引导的作用,知识的定位是原理型的理论知识,能力上体现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判断、综合能力,情意目标的定位是具有良好的职业取向和兴趣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