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当前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地理学科以及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地理课程作为一门中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其课程的价值功能在于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能力和情意的含义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地理基础知识和区域地理学习为主,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以系统地理为主,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程。体现了基础教育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状况,更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思维过程、方法运用等表现,关注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和地理情感的发展。地理学科能力的重心是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情感强调“可持续发展”“人地和谐”,扩大了思想教育的内涵。
(一)中学地理学科知识的含义
1.知识的含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知识”的表述是“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为知识是“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这些都是从哲学角度定义的。通俗的有关知识的定义是“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
2.地理的含义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目前有关地理的解释主要有三种,一是指学科名,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二是指中学基础教育开设的课程。三是指一个地方的地理地貌的总况,是古代风水学的别称,是古代学者研究“天人合一”之道作用于地球表面或地球内在系统的理论。此处所说的“地理”是指第二种含义,代表中学基础教育开设的课程。
3.中学地理学科知识的含义
中学地理学科是兼具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牵涉到的知识很广,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方方面面,各部分知识内容都是以一定的空间分布作为基础的。“综合性”和“区域性”是中学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是组成地理教材内容和探究地理问题的两条主线。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第一、第二、第三条均属于“知识”范畴,其内容构成如图2.6.1:
图2.6.1
该知识结构是按“总论—分论—总论”的方式呈现,体现了知识的逻辑关系,层层递进、逐步深化。
(1)目标1 地理基础之“基础”
目标1指出:“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目标一阐述的知识内容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必要铺垫,是正确认识地理问题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地球与地图方面的知识,没有自然地理要素及其影响与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等知识,要学习区域地理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就会难以理解区域特征与区际联系。使区域地理的学习成为死记硬背的过程。“地球和地图”是基础中的基础。“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也是学习地理知识与探究地理问题的主要工具。地图本身含有丰富的知识,如地球仪和地图的经纬线、经纬度;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等高线以及剖面图等知识,是正确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础。
自然地理要素包含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多种因素,这些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并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深刻影响。人文地理包括人口、经济、文化等,人口涉及增长、密度、分布等问题;经济涉及工业、农业、交通、商业等产业的布局;文化指特定地理环境中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等地域文化。“区域差异”是指各人文要素空间分布的不均性。所以,地理要素的“空间联系”和“空间形态”是两大关键词,也是地理知识的基础。
(2)目标2 区域地理之“常识”
目标2指出:“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目标2提出了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区域地理知识”分“中国地理概况”“世界地理概况”“家乡地理概况”三部分,图中双向箭头显示它们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了解“地理概况”和“地理联系”,需要准确掌握一些地理基础知识。
①地理术语
地理学中的一些专业名词。例如自然地理气候中的气温、降水、季风、温度带、干湿地区等。人文地理中的人口、民族、聚落、工业区、绿洲农业等。正确掌握与规范运用地理术语是学好区域地理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地理知识素养的重要表现。
②地理名称
地理名称即地名。地名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基础知识,几乎所有的区域地理知识和地名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地名就无法表述和区别各种地理事物的个性,只有将地名和地理术语结合起来,才能体现特定地区的地理事物的“特殊性”,才能凸显区域地理的魅力。
③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是指地理事物在地表的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分布、海陆分布以及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充分利用地图,探寻地理事物的分布事实,归纳分布规律及成因,是区域地理学习行之有效的办法。
④地理景观
地理景观是指反映地理事物外在景色与面貌的知识。它包括自然景观如荒漠、常绿阔叶林景观等;人文景观如牧场、农村、城市景观等。通过观看图片及影视、录像、幻灯等加深感性认识,有助于形成地理表象,理解区域地理特征。
⑤地理演变
地理演变是指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知识。如昼夜更替、人口迁移等。有些地理演变过程,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如气候变迁;有些地理演变过程能够迅速显现,如城市交通线路的延伸等。了解地理事物演变,有利于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规律及成因,形成地理概念,了解区域发展的趋势及问题。
⑥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是反映地理事物特征和变化率的量化知识。例如气温随海拔上升的垂直递减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地理事物的性质和变化,利用地理数据图表,将地理数据具体化、形象化,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某区域地理的认识和理解。
(3)目标3 地理问题之“核心”
目标3指出:“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概括起来,就是要关注与认识地理的核心论题。“地理核心论题”主要指“环境与发展问题”“人地的相互关系”,这既是初中地理的知识,也是高中地理的知识。但初高中的认识水平是不同的。对初中生来说,只要求“初步认识”。不要过分地拓宽和延伸。
义务教育初中地理知识内容的具体章节构成如图2.6.2:
图2.6.2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和选修组成,其内容结构如图2.6.3,图2.6.4所示:
图2.6.3
图2.6.4
(二)中学地理学科能力的含义
1.学科能力的含义
学科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它通常有三个含义:一是学生掌握某学科的一般能力;二是学生在学习某学科时的智力活动及其有关的智力与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方法。
能力因倾向性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即智力。特殊能力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2.中学地理学科能力的含义
地理学科作为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学科能力有其特殊性。从认知角度看,地理信息获取与整合,地理判定、解释、预测与评价,地理表述三项能力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和地理学习特点,它们是中学地理学科能力的基本成分。地理空间想象与图像运用能力贯穿于地理认知过程的始终,集中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殊认知要求,是地理学科的一般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则是地理学科能力的核心。地理思维能力中思维方式的应用能力,是地理学科能力区别于其他学科能力的关键所在。“空间综合分析”思维方式是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特色。
(1)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三条指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地理问题意识,逐步提高学生发现地理问题的敏锐性,并能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和方法,具备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获取和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第四条提出“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文字和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呈现形式。通过地理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从地理素材中获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并能够正确和完整地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
(3)地理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第四条提出“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这主要是对地理技能的表述,地理教学应该尝试运用多种地理技能,通过地理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地理空间定位能力。
《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第一条提出:“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表象”,隐含着对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要求。地理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不断积累,增强空间定位、空间联系等能力。
(5)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第一条提出:“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分析地理问题必须注意其综合性,必须把握住地理因素的内在联系,以及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从而发现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
(6)地理推理与预测能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第二条提出:“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在遇到新的地理问题时,学生可以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新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地理问题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地理问题进行推理和预测。具备这种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三)中学地理学科情意的含义
1.情意的含义
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从这个定义不难发现,“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新课程标准情意领域的目标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意领域目标的内涵比单纯的情感体验更充实、更丰富、更全面了。首先,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也是指内心体验、情操陶冶。其次,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也是指科学的态度、求实的态度。最后,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2.中学地理学科情意的含义
中学地理学科的情意目标包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诸如全球意识、环境伦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求知与创新的欲望、辩证思想、爱国情操、人文地理情愫、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尊重异域文化、国际合作与交往、地理审美情趣等。此外,还十分强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习惯。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事物的审美情趣。
②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③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④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2)高中地理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②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③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④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表述中,中学地理学科要把握住“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全球意识”“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几个关键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应该成为地理教学中始终需要把握的一条主线。
二、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能力、情意目标的设置
课程目标是“学”与“教”的行为依据,也是评价的标尺,需要有可测性。所以,地理课程目标要“便于操作”,要借助合适的行为动词做引导。例如“掌握”“了解”“分析”“说明”等,对这些动词作出进一步的解释,有助于细化为可测试、可考查的学业水平所达成的评价标准。
(一)中学地理学科总体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中学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思路,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中学地理学科的总目标都强调了掌握地理知识,获取地理技能,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中学地理学科目标的设置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目标”的陈述,主要采用了“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两种方式,并确定了相应的学习水平,规范了适当的行为动词。对学生“应知应会”的目标,采用了行为动词和这些行为动词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的句法结构。这些陈述方式和句法结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结果性目标”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便于测量和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
“体验性目标”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该方式要求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须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地理学科目标的具体要求及陈述如下:
1.知识目标——结果性目标
表2.6.1
例1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选自《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地理》
表2.6.2
2.能力目标——结果性目标
表2.6.3
例2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选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初中地理》
表2.6.4
3.情感目标——体验性目标
表2.6.5
例3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选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初中地理》
表2.6.6
例4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示范
——选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初中地理》
[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知识、能力、情意三个方面呈现教学目标:
一、知识
1.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含义、主要利用类型
3.知道水资源的重要性
4.了解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而建设的重大水利工程
5.知道我国水资源在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二、能力
1.运用图表和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点与劣势
2.运用图表说明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主要分布区
3.结合实例说出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4.根据图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5.运用资料说明水资源分布不均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6.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我国跨流域调水的迫切性与可行性
7.在地图上分析我国主要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调水路径
三、情意
1.进一步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增强“执行土地国策”的意识
2.分析调水可能带来的利弊得失,培养辩证思维品质。
3.能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节约水资源,增强资源的保护意识与习惯
4.结合当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际,提出一两条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