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主要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即关于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系统设计,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和形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是我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具体落脚点。

(一)课程教材改革的背景

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人们日益认识到,课程和教学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两个基本因素,改革课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可行道路。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科学,课程类型是否全面,教材是否优质,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要培养高素质国民和高水平人才,就必须建设高质量、科学化的课程体系,这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获得的基本认识。在当前我国的具体社会历史背景下,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了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更新的重要课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科学技术创造层出不穷,知识更新日新月异。面对新知识不断涌现和更迭,知识总量不断膨胀的局面,究竟选择哪些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呢?如何在课程系统中及时反映知识的新进展,同时又保持知识体系良好的结构呢?这是各级各类教育需要探讨的大问题。尤其是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来说,如果课程内容不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新进展,那么,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已经落伍了,又如何适应社会和专业工作呢?这说明,在当前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课程随时面临着内容更新的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其次,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才多样化需求,提出了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当前我国正在逐步进入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将导致人才结构、层次和标准的重大变化,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日益高涨。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样化人才,就必须改造课程体系,及时反映新的社会变化和时代特点。例如,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主要定位于学术型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强调学术知识积累和学术能力养成;而当前社会发展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即学术和实践能力并重的人才,乃至于是实践能力为主的人才,这是现存的研究生课程体系难以适应的新形势。是因循守旧,还是顺势求变?自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才是正确的抉择。换言之,课程体系必须因应新形势而积极改进。

最后,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有必要继续改进提高。新中国非常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教材建设,建立起了基本符合各级各类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为提高国民素质和造就千千万万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应承认,我国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深化改革完善。例如,中小学课程难度较大,是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重要根源;课程弹性不够,难以全面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不够,理论性教材多而实践性教材匮乏;高等教育中自编教材比例高,有的教材质量不高,学术性、规范性都有明显缺陷;等等。认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课程教材的水平、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这是当前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

总之,加强课程教材改革,是为了因应人类科学技术进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多样化人才需要的挑战,同时也是我国课程体系自我发展完善的需要。

(二)课程教材改革的内容

《教育规划纲要》规定了课程教材改革的基本内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分析这一段话,可以发现课程教材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一是改进课程管理工作,加强教材质量监管;二是明确内容标准,更新教学内容;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1.课程教材管理

加强课程管理是提高课程教材质量的重要保障。《教育规划纲要》对如何加强课程教材管理提出了不少指导性意见。具体说,针对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的管理要求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这些规定突出了国家课程标准的严肃性,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向性和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紧迫性。针对高中教育课程教材的管理要求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主要强调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的管理要求是:“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重点突出了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性和整体性。在高等教育领域,强调了课程教材等基本条件建设。在民族教育课程管理方面,提出了“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规定。在特殊教育课程管理方面,提出了“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等要求,强调的是课程的适应性。从这些针对不同领域提出的不同课程管理要求看,《教育规划纲要》突出了课程的整体性、针对性和适应性,课程管理的针对性强,重点突出。

2.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更新主要表现为课程门类的增删,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教学资源的变化,是课程教材建设的主要工作。《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这是当前更新教学内容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所谓核心内容,就是在某个阶段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基础性、全局性和关键性作用的内容,是由科学知识、方法、价值观等共同组成的内容体系。

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综合基础的教育阶段。在国际上,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七大板块,即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价值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体育)、劳动教育(综合技术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也基本上由这些板块组成。但是,七大板块的比例是否合理,程度要求是否适当?这是需要具体研究的。《教育规划纲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的状况,提出了“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的要求,重点关注的是难度(标准)得当问题。对于高中教育则要求“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突出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了社会教育、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合理比例。

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适应专门职业的特定岗位(群)的教育。虽然职业教育也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教育宗旨,但其重心是职业能力的养成。所以,在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教育规划纲要》强调的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即重点提高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职业适应性针对性。

高等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总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建设,当前广泛关注的是两个议题:一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问题;二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互动的问题。在优化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加强通识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基本趋势和共识。关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互动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一些要求,如“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强调了及时把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依靠产业应用来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985工程”“211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和重大课题攻关等形式,为更新课程内容创造了丰富资源。

3.共享优质资源

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是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育系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开辟了广阔空间。如何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在更大范围内更好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呢?对此,《教育规划纲要》不仅明确提出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要求,而且规划了不少具有操作性的项目。

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核心工程是教育信息化工程。《教育规划纲要》把“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作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目标,其具体要求是:“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分析这一段话,可以发现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如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建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等。当前我国高校的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均要求建设网络课程,就是优质教育资源开发的具体形式。二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即“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三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方法,如完善网络教学模式,开展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等。

(三)课程教材改革的措施

推进课程教材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设计,有效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在有关课程教材改革的具体内容要求中,包含了不少推进措施的设计。综合有关信息来看,推进课程教材改革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课程领导,健全监管制度

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一直高度重视课程管理工作。课程管理大致包含几个方面:一是课程计划的管理,二是课程标准的管理,三是教材和教学资源的管理。为了便于管理,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一般设有专门处室,负责管理课程的行政工作,同时设有相应的课程委员会或专家组,主要承担课程管理的决策和学术工作。例如,2010年我国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领导决策;同时还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课程教材建设的具体学术工作。我国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执行,教材出版和选用等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规章,这是课程教材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措施。

加强课程教材评价是健全课程教材监管的重要形式。课程方案是否合理,课程标准是否得当,教材质量是否优良,都需要全面的评价。相对来说,高等教育的课程教材评价开展得比较有特色,主要措施有国家级规划教材评选与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与建设等。诸如此类课程教材评价措施的实施,促进了高校教材优胜劣汰,提高了教材编写者的质量意识,编写了一大批有特色、高质量的高校教材。这一经验,对于其他教育领域的教材建设也具有借鉴作用。

2.加强课程研究,鼓励实践探索

课程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专业工作,离不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总体来说,我国课程的实践探索是比较丰富的,而课程研究相对滞后。努力改变课程研究滞后的局面,是推进课程教材改革必须抓好的重要工作。应通过课程研究,揭示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阐明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确立课程评价的基本标准和形式,并具体探讨我国当前课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机遇,找出行之有效的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

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实践探索。我国的课程传统整体上是强调统一性的,这对于保证基本教育质量,规范办学行为是有意义的。当前,我国面临人才多样化的现实挑战,在保证课程体系统一性的同时,如何增强课程的适应性,调动和发挥基层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对于教育工作者针对实际教育问题开展的课程教材改革探索,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扶持。近年来,中小学在学校课程、特色课程等方面的多样化探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高校在网络课程和学科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也硕果累累。这些实践探索,对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是很有意义的。希望和出路总是在实践探索中获得的,鼓励多样探索,必将收获累累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