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一)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动态的、比较性的群体概念。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各自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很难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来明确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人们一般通过描述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揭示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
第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并根据各自的传统有所侧重,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大都一直遵循着“普遍学问”的大学理念,学科门类齐全,设有若干个专业学院或者学部。在追求普遍学问、学科设置齐全的基础上,世界一流大学都根据各自的传统有所侧重,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如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政治学、化学、哲学,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电子工程、植物学、教育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电机工程、计算机工程、经济学、语言学、物理学、生物学等。
第二,拥有卓越的师资队伍,荟萃一批世界著名的大师级学者。世界一流大学有赖于世界一流的学科,而世界一流的学科则有赖于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荟萃卓越的师资队伍和一批世界著名的大师级学者,既是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基础,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另外,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大学不但拥有强大的教师阵容,而且,教师队伍中教授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大学,而生师比则明显低于其他大学。
第三,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够取得划时代意义或影响本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趋势的科学研究成果。世界一流大学都把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把科学研究作为提高其办学水平和学术声誉的基石。一流的教师队伍和充足的研究经费,使世界一流大学得以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为创造性的甚至划时代意义或影响本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趋势的重大科研成果的重要产床和摇篮,也正是凭借卓越的研究成就,一些大学获得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声誉。
第四,拥有一流的生源,能够培养出国际公认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杰出的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优越的办学条件,吸引了高质量的生源,招生的选择性较强,录取率低。在培养目标上,世界一流大学强调培养科学、技术、学术、政治等领域的富于创造性的领袖人才。
第五,开展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社会服务,在推动本国、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重大作用。世界一流大学拥有一流的人才资源、知识资源、技术资源,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在推动本国、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重大作用。闻名全球的“硅谷”等高科技园区的建立与发展,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发高技术和开拓新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区域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典范。
第六,拥有充足的办学经费和优越的办学条件。充足的办学经费是世界一流大学形成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费,年度经费一般在数亿至10多亿美元左右,且来源广泛。充足的办学经费使世界一流大学拥有一流的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体育馆、计算中心、实验室等辅助设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第七,国际化程度高,是世界科学文化学术交流的中心,能够吸引大量外国优秀人才去留学。世界一流大学实行全方位开放式办学,不仅是世界科学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地。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办学的国际视野与国际化发展战略,广泛设置国际问题专业和课程,招收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广泛招聘外国的教授和访问学者,开展国际联合研究与开发,举办国际研讨会,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是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中心。
(二)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就和问题
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重点大学制度。为了适应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1954年10月5日,高等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确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等六所院校为全国性重点学校。到1963年,全国重点高校增至68所。经过重点建设,重点大学不但在人才培养方面水平有所提升,而且取得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如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世纪之交,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办好一批重点大学,使一批重点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达到世界较高水平。”[44]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1993年7月,国家教委制定并印发了《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使之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至2009年,共有112所高等学校被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相对集中国家有限财力,调动多方面积极性,从重点学科建设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对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争取今后1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这项建设计划简称“985工程”。截至2009年,“985工程”建设学校共计39所。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首先,重点建设大学的学科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已经初步形成适应国家需要、结构布局较为合理、能够全面支撑学科发展和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点学科体系,一批重点学科的实力明显增强,其中部分学科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次,重点建设大学凝聚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学者,人才培养能力大幅度提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撑。最后,重点建设大学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以及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取得许多创新性成果,社会服务功能明显强化,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和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多年的重点建设,重点建设大学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重点大学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三)我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走向
《教育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教育规划纲要》不但提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而且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第一,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我国于1995年招生启动“211工程”,1998年启动“985年工程”,“211工程”和“985年工程”一期和二期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并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今后我国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支持范围,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以便占领科学研究的战略高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战略人才和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家的思想库。我国还将支持具有行业背景的院校和学科保持特色,鼓励高等学校与行业部门、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为产业界提供共性技术和专门人才,提高服务行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培育一批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第二,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长期以来,我国重点建设大学的遴选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中央政府起了绝对主导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虽然我国不可能彻底改变政府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面的主导地位和自上而下的政策推进方式,但政府的角色将从直接包揽所有工作转向通过制定政策间接调控,把行政推动与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结合起来。在重点建设大学的遴选、资源分配、绩效评价等方面,通过信息公开制度、听证制度、民意调查等途径,积极吸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研究机构、社区和学生等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同时,我国将改变资源配置方式,从原来以计划为主的配置方式向以市场竞争为主的配置方式转变,让所有的高等学校平等竞争公共资源,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重点建设大学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第三,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为了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我国将鼓励重点建设大学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家和领军人物,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教师,并逐步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选聘优秀教师,进一步提高境外和外籍教师的数量和比例;鼓励重点建设大学积极开展全球或区域性的双边、多边教育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推进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主动参与世界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积极开展国际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