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①?是以圣人执左契②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③。天道无亲,常与善人④。

注释

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和,调和;余怨,留下怨仇。老子认为,用调和的办法不可能彻底解除怨仇,最根本的办法是不结怨,不结怨就没有怨,就是善。

②左契:古时借贷,债权人和债务人在木板或竹片上写下自己姓名、借贷数额和还款日期,然后把木板或竹片从中劈为两半,债权人拿左边一半,称为左契;债务人拿右边一半,称为右契。债约期满,债权人就可以拿左契向债务人讨债。

③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司契,只予不取,解怨于人;司彻,彻是取,即剥取别人财物,司彻是只取不予,结怨于人。

④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没有人类情感,没有偏好,经常帮助善人。《道德经》第五章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为天道没有人类情感,没有偏好,对万物包括人都一样,而此处却说“天道常与善人”,这是否矛盾?第一,如果我们认为《道德经》是万古不易的群经之首,神圣不可侵犯,那就必须编排各种说法来证明两句话不矛盾,比如我们可以说,天道的确是没有偏好,但善人之所以得到天助,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也就是说,命由己作,福自己求。另外,善人不是善良的人,而是善于和天道合一的人。第二,如果我们认为《道德经》只是一本普通的书,它的作者还是个垂垂老者,那我们就有足够理由认定这两句话是矛盾的。因为写到后面忘了前面这种事,老人家常有。

译文

无论怎样调和大怨仇,肯定会有余怨,那怎么做才最妥善呢?应效仿圣人拿着可以向债务人讨还债务的左契,却不讨还。有德的人保管左契却不讨还债务,无德的人恰好相反,该讨要的讨要,不该讨要的也讨要。自然规律对天地万物没有偏爱,只是常常青睐善人。

度阴山曰

孔子当初周游列国,境况悲惨。要么被诸侯冷淡,要么被诸侯驱赶,常常挨饿受冻,甚至有次路过陈蔡二国,差点被乱兵误杀。即使经历如此困境,孔子仍慷慨激昂地向天下讲授学问,闲暇就鼓动弟子们弹琴唱歌。

众弟子越来越泄气,特别是子路。孔子发现端倪,问他:“你原本就是长脸,如今又向下拉,和驴很像了,什么原因?”

子路噘嘴说:“我听老师说过,做善事的人上天会降福,做坏事的人上天会降祸。但如今您心怀仁义,始终坚持德行,怎么处境如此困顿?难道是您仁德不够,无法得到人们信任,还是您智慧不够,无法受人信服?”

孔子举例说:“如果有仁德就一定被人相信,那伯夷、叔齐就不会饿死首阳山了;如果有智慧就一定被人任用,那纣王的宰相比干就不会被剖心;忠诚的人如果都有好下场,那夏桀的大臣关龙逄就不会被杀;忠言如果都能被听信,那吴王国的伍子胥就不会被迫自杀了。”

子路对这答案显然不满,“如果真是君子,那应该百无禁忌才对啊!”

孔子说出真理:“人有才能是你自己的事,和你能否遇到伯乐而施展才华是两回事,人做好事是你自己的事,指望做好事就有善报这是痴人说梦。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自身,是生是死是好是坏在天命。自身改变不了天命,天命也不会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改变注定。”

用老子的话来讲就是,天道无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