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②。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③。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④。

注释

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天之道,自然运动的规律;张弓,天道很像是拉开弓射箭瞄准,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升高一些,拉得太满就把它减少一些,不够满就补足一些。这就是抑高举低,损有余补不足。射箭的姿势是儒家所谓的中庸,不高不低,恰到好处。

②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赵佶说:“满招损,谦得益,时乃天道。”

③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河上公说:“人道与天道反也。”世俗之人,损贫益富,夺弱与强。

④见贤:表现自己的贤能。

译文

自然运动的规律不就是像开弓射箭瞄准一样?(对于目标)高了就压低一些,低了就抬高一些,(对于射入目标)拉得太满就减少一些,还不够满就补足一些。自然运动的规律就是减少有余而补充不足。人世的行为法则就不是这样,它是剥夺不足,而供奉有余。谁能把有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不足,只能是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人生化万物而不自以为是,有功而又不居功,也不愿显示自己的贤能。

度阴山曰

自有人类以来,对于“拥有”始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论调,一种是流行于西方的“马太效应”,一种是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均贫富”思想。

先来看马太效应。《新约·马太福音》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它反映了西方社会中的共识:赢家通吃。用老子的话来讲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

和马太效应泾渭分明的是“均贫富”思想,老子的“损有余以奉不足”和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是这种思想的源泉。特别是中国几千年的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基本都在围着“均贫富”转圈。

比如唐末的起义军首领王仙芝自封“天补均平大将军”,“天补”和“均平”就是这种思路。北宋王小波起义时的口号是“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北宋后期的方腊起义时的宣传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南宋的钟相、杨么起义时的口号就是简明扼要的“均贫富”;明末的李自成的口号是“均田免赋”;清朝的太平天国的宣传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老子说,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中国古代那些农民起义的人始终在行天道;而遵循马太效应的西方人始终在行人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决定一切,所以先富永远不能带动后富。因为先富群体要不断追加他的收益,弱势群体将不断承担成本,贫富差距就越大,这就是马太效应:越富有就越富有,越贫穷就越贫穷。

在老子看来,损不足以奉有余会导致贫富差距加大,最终导致双方矛盾激化,两败俱伤。最好的方式则是损有余以奉不足,它非但没有风险,而且最省力。就好像高处的水自动流向低处,把低处水位提高一样,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根本不必用力,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损有余(高处的水)而补不足(流下低处)的过程。

也就是说,“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不必用力的无为,而“损不足以奉有余”则是用尽力量的有为,就好比是让低处的水流向高处一样。

又譬如太阳。太阳从东方升起,一直向上,这向上的过程是补不足,低的时候升高一点。中午时抵达顶点后开始西落,最后消失。这是高的时候压低一些,损有余。一年四季的温度同样如此,春天温度慢慢上升,这是补不足;夏天后温度开始下降,这是损有余。

但是,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富者流油,穷者无立锥之地。老子所说的天之道,永不可能实现。既然始终未实现过,为什么人类还没有灭亡?

原因是,老子所说的“损有余以补不足”并不绝对正确。试想一下,如果高处的水流向全部低处,并将低处的水位提高和高处一样的水位,那么,水就不再流动。不再流动的水是死水,是死亡。真正的平衡不是所有的水位一样高,而是有高有低,高处的水永远在流向低处,永远流不完。物理学上认为的能量守恒定律,也是动态的能量守恒,而非静态。

一旦有余和不足相等,有余和不足都不再运动,成为死寂状态,世界将不复存在。好比人人都进了乐园,也就没有奋斗的动力。人倘若没了奋斗的动力,那结果一定是灭亡。

所以,按老子辩证法讲,世界上存在高处的水和低处的水,存在贫富差距,存在弱肉强食,都是正确的。承认这一点,更加正确。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使其最大限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