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3节

1、日渐消退的乡村

曾几何时,中国还是农业大国,为了十多亿人口的生存,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农村人辛勤劳作于贫瘠的土地,供养着自己,也供养着城市的需要,以广袤的胸怀滋养着积弱的城市。勤劳而善良的中国农民任劳任怨,走得异常艰难,也走得异常坚定。随着田地承包到户和粮食高产增产,终于混圆了肚皮的中国人民也有了底气思考其他问题。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憋足了劲的中国人前赴后继,追赶和托举起中国第二产业的发展,服务与运输业也不甘人后。只是,蓬勃的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大量的人才。

农业税减免,卸掉了农民沉重的包袱,农机产品大量涌进农村,彻底解放了农民的手脚,他们终于可以抬起头,轻松而茫然地观察着周围,有人小心翼翼地离开生我养我的土地、自己奉献了大半生的土地,试探着走远、走远……

海量的廉价劳动力一浪接一浪地扑向城市,奋斗在最苦最累的地方,滋养和完善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群体的巨大暴发力,再次验证了伟人的话“让高山低头,使河水让路。”“敢叫日月换青天。”全国工农大会战,铸就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城市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增长。

只是,工农蜜月并没有持续太久,便产生了分歧。城市的既得利益者们,一方面享受着并将一直享受着进城农民带来的人口红利,另一方面又坚定地固守着自己的利益,户籍、学籍、福利等等,成为诱人的毒药,腐蚀着、撕裂着双方的心。

历史的车轮并不会因些许小问题停止运转,建制镇数量不断增加,县级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9%到1990年的26%,再到2000年的36%、2012年的52.6%,据专家估计,到2030年将会有70%的人生活在城市里。户籍、学籍改革变得无法回避,城乡一体化将不再那么遥远。

城镇化的同时,是乡村的日渐消退。许多村庄只剩下了老人和小孩,只有春节才能看到年轻人匆忙的身影。雨水冲毁的路桥,很少有人修理,农耕机器不容易到达的地方,大片大片的农田长草长树,一派荒芜景象。建房的时候,并没有如从前那样讲究风水宜居,而是几乎毫无例外地选择公路旁边,赶集凑热闹似的挤成两排,护卫着并不算宽敞的乡村公路,似乎不如此,就觉得不够安全,或者晚上就睡不着觉。也许是现在的农村太安静了吧,想听个响也显得不那么容易。原本那些老屋,或者敞开着黑洞洞的大门,或者铁将军把守着,却没有了人的谈笑音响,偶尔山风刮过,惊起一只兔子或者一群麻雀,瞬间便又安静,再也听不到一丁点的动静。如果只是一二家,倒也不显得有多么的惊奇,要是全村都如此,气氛就不一样了。有穷游的驴友,一个或者二三个,走得渴了累了,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好不容易看到一处村庄,心里一喜。他(们)从村子里走过,却只听得到自己的脚步声,之后又是自己粗重的呼吸声,心里会作何感想?倘有胆大的,推门一看,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却已满是尘土,一股阴凉的腐败味儿扑面而来,会不会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联想?这时,一只硕大的老鼠无辜而茫然地看看你,之后不慌不忙地消失,亦或是一只灰扑扑的山鸡哧愣愣地冲天而起,抖落了屋顶房梁上的无数粉尘瓦砾,会不会皮肤皱起、冷汗津津?

2、萎缩的乡村学校

与乡村的消退同时进行的,还有乡村学校。

虽然中国的城镇化并不是很彻底,许多居住在城市的人还不能完全算数,仍然需要在城乡之间来回迁移,如同忙碌的候鸟。随着限制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正在逐渐冰解,户籍、学籍都不再是问题,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却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交通、医疗、购物等其它的原因,更是加剧了这种变化。

虽然因为高校扩招与录取率的节节攀升,近几年,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都在增加,2015年更是达到749万之巨,却也不能掩盖适龄入学人数的锐减。小学入学人数从1980年的2942万减少到1990年的2064万,再到2000年的1946万。到2010年只有1691万人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使学生总人数大受影响,农村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后来有所缓解,单独二胎,甚至对非计划二胎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变。说也奇怪,经济条件越好的地方,原本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生长环境,却越不愿意多生育,而条件越差的地方反而生得越多。越生越穷,越穷越生。从某个角度看,中国计划生育的首功,不在计生政策的严厉,而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吃了一辈子苦,受了一辈子累,自然希望后代能免除重蹈覆辙的命运,优生优育也成为千万农民家庭的努力目标,为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费尽周折也要把孩子送去条件相对优厚的城镇。

农村基础设施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医疗、购物、娱乐等不可能如城市那样发展,这几乎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待遇的差距,很难留得住人才,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的,基本上都是依恋家乡、故土难离的本地人。外面的人请不进来,里面的人在渐渐老去。若干年后……

农村与城镇的竞争中,很难不落入劣势。

能走的走了,走不了的仍然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却是有些尴尬,一所学校,一个老师守着一个学生。或者有几个学生,一个人担任着几个年级的所有课程,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相互干扰,还得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学生随着手势,灵活地配合:掌心向上,学生起立;掌心向下,表示坐下;两手交替放在胸前,相互讨论;伸出食指,竖立口前,讨论立即停止……是不是有点特战训练的意思?之后会不会有一些心酸?如果你的小孩也在这样的学校呢?即使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如我们这里,也只有十多个老师、不到二百学生,虽然是完小,却也只能勉强支撑着每个年级开一个班,那可是曾经有七八百学生的一处乡村大学校。可以想象,其它学校的处境是什么样子。

于是,撤点并校开始了。“点”是教学点,“校”是完小。2001年中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2002年和2003年,国务院和财政部分别下达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和《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中小学调整工作。许多县教育部门撤并小学及教学点,尤其在一些山区,从2003年开始,到2007年,撤了近1/2的教学点及完小。1998年小学学校数量为近61万,到了2007年就只有32万所了。在这近十年的时间里,全国在以每天近八十所学校的数量不间断地减少。

消失的永远地消失了,没有了老师,也没有了学生,只留下空洞洞的教室,有的成了附近村民的摆放农具的杂房,有的被人养起了鸡鸭,有的就那么荒废着。没有消失的,勉强维持着,等待着某一天的消失。状况好一些的,就如本文故事里的,继续日复一日地演奏着老师与学生古老的歌。

好在情况没有继续恶化,乡村学校也没有被遗忘,而是很快得到了改善,只是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时光再也无法逆转。

3、师资结构之痛

农村人口纷纷涌进城镇,城镇却没有做好迎接的足够准备,那些城镇化或准城镇化家庭的孩子,艰难地挤进了城镇学校,六十多人一个班,有的甚至更多,多到教室里根本没有了走廊,学生进进出出需要紧身收腹、需要艰难避让,事急的时候,只能借用领空,学生踩在课桌上,八步赶蝉似的掠过;多到学生挨到了老师的鼻子尖,连讲台也没有了容身之地,毫不客气地请到了别处。

虽然学校一再扩建,老师队伍一再扩招,超大的班额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然,这些对于乡村学校而言,也许是莫大的幸福,遥不可及的幸福。因为教育本质上就是人的问题,有人才有教育。有教育界前辈说,名校之所以是名校,不在于豪华的建筑,也不在于先进的设备,而在于有没有名师、有多少名师。城镇班额确实是一个问题,好在有足够的老师。有了庞大的基数,出现名师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更何况,城镇老师的选拔是优中选优,有时候干脆就从农村精英老师中选拔或抽调——对于农村学校而言,这无异于雪上加霜、釜底抽薪。如此基数的老师,再加上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拔人才,老师的师资结构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这样还没有完善的师资结构的话,简直是天理难容了。

拥有诸多优势,班额大一点,又算得了什么?这可是千千万万乡村学校求之而不可得的。

乡村学校班额小,小到几个人、十几个人,甚至就只有一个人。当然,这样的情况通常是出现在教学点上,村庄分散,人口稀少,适龄儿童本来就不多。学生年龄小,到完小的路太远,只能就近入学。一个教学点会保留三个年级:一到三年级。到了四年级,就要去完小。虽然年龄也还小,大多不到十岁,却也勉强可以对付。如果一个点上只有一个学生,老师就要教他读完一年级再教二年级,之后是三年级,当然是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美术、音乐、体育等等一肩挑,所以,教学点上的老师都是全才——不是也不行啊!当然,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使老师愿意去学,愿意去教,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万金油似的角色。这里并无丝毫贬义,反倒无限敬佩,如果没有这些万金油老师,这些可怜的农村孩子该去哪里启蒙,而且是全科启蒙。如果有几个孩子,或者十几个,而且是三个年级都有的,老师可就遭罪了,因为仍然只有一个老师——按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农村小学的师生比为1:23,也许学生人数离23个还远着呢,能有一个老师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如果老师可以分割使用地话,仅仅能分配到几分之一个吧。如果按三个老师一个班计算,他一个人就要担负九个老师的责任。实际上,城市里,一个班通常不止三个老师,因为城里班上学生多,并且城市小学的师生比是1:19。如此一来,这个老师即使音乐、体育、美术等可以三个年级一起上,可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不行啊。想来,乡村老师可真是不容易,上班前最好找老孙的师傅学习学习变化神通,可以拔一根毫毛,一变十,十变百。现实是很残酷的,他或者她只能一个人支撑着,为乡村的教育竭尽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个个都是精英,都是最可爱的人,城市里的所谓教育精英也应该在他们面前脸红。倒是也因此闹出过笑话,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因为接受能力特别强,学了自己本份的知识后,也顺带把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内容学会了,最后竟然比那些三年级的学生考得还要好。这样的事情也许有,却一点也不好笑——如果你也是那个老师或者那些学生家长地话。

如果在完小,情况就要好一些,因为老师可以像一个正常人那样工作,虽然每天工作的时间依然很长、很长,却也不用担心有没有神通的问题。而我们这所乡村完小,却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了。因为此前的规模,拥有近四十名老师,现在虽然大为缩水,也还有十多个。之所以没有严格按师生比来定编制,只是因为有几个老师已经上了年纪,转眼就是退休的时候,能够发挥余热的时间已经不长。倒是让学校里的师资结构要稍微好一些,却也远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

幸运的是,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的师生比已经有宽松的迹象,但要让师资结构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仍然需要自己去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