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档案 ☆

片名:华氏9·11

外文:Fahrenheit9/11

导演:迈克尔·摩尔

编剧:迈克尔·摩尔

主演:迈克尔·摩尔、乔治·布什等

上映:2004年6月25日

国家/地区:美国

获奖:获2004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国外独立影片奖等

《华氏9·11》是著名的“真实电影”派的代表人物迈克尔·摩尔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影片以美国本土遭受到的最大灾难之一“9·11事件”为背景,借以批判当时的布什政府。摩尔甚至直接表明自己要把布什赶下台使其不能连任的企图,“为此他不惜放弃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角逐,而希望尽快在各地电视网中播映以便扩大在公众中的影响”[10]。影片的名称来自于“9·11事件”后影迷发给他的一封邮件(和一部小说的书名《华氏451》类似)。导演在给两部作品做了对比之后说:“《华氏451》这本书里,‘451’是书被焚毁的温度。几个月来,我越来越觉得,当这个国家的民权开始一点点被剥夺时,那么,‘911’就是自由被焚毁的温度——布什政府利用‘9·11’三千死难者为他们的政治目的服务。于是,我决定用‘华氏9·11’做这个影片的题目。”[11]

1.导演的创作意图与影片的体裁

就像其他的“真实电影”一样,摩尔在这部影片中积极地干预影片的进程和主题,甚至采用了拼贴戏说等手法,极力地嘲讽布什的无能、贪婪、自私自利、置美国人民生活于不顾的黑幕。拍摄的手法几乎达到了极端的地步。回顾迈克尔·摩尔的从业经历,可以说这一部影片的出现也并非偶然。导演出生于密歇根州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家庭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衰退中遭受沉重的打击。他的第一部纪录片《罗杰与我》(1988)就是表现当时通用汽车公司关闭了自己的家乡——密歇根州弗林特镇的工厂,从而导致了大量失业的情况,并借此批判美国的劳资不公。虽然有批评者认为他混淆了现实中事件发生的先后过程,但得到了著名评论家的罗杰·艾伯特的辩护。也从这时候开始,迈克尔·摩尔坚定了在影片中干预现实的理念。

1992年他拍摄了自己唯一的一部虚构电影:《加拿大的培根》(Canadian Bacon)。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显然受到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的影响,但是讽刺得更加强烈与直白。美国总统准备攻打加拿大,并认为对加拿大宣战是一件和对恐怖主义宣战同样重要的行为。这部影片不仅影射了许多原型,还嘲笑了美国穷兵黩武的思想以及加拿大和美国间的暧昧关系。1997年的《大家伙》(The Big One)则把焦点对准了大规模群众失业的现象,Nike(耐克)公司这次成为迈克尔·摩尔的标靶。接下来重要的作品《给科伦拜恩的保龄》(Bowling for Columbine,2002)定焦于美国的枪支和暴力文化。这部影片为迈克尔·摩尔赢得了众多的声誉。2007年的《神经病人》(Sicko)聚焦于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虽然在美国至少有四家医疗保险机构给员工下了禁口令,但这并不妨碍戛纳电影节上观众为迈克尔·摩尔起立鼓掌。之后他又拍摄了《穿越美国的迈克船长》(Captain Mikes Across America)和《资本主义:一个爱的故事》(Capitalism∶A Love Story),分别关注了美国的大学生政治与200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纵观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生涯,他总是以一个美国的批评者的姿态出现的。他批评的领域也非常之广,涵盖了群众失业、经济腐败、军事政策、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作为一个纪录片工作者,迈克尔·摩尔的左翼思想非常明显,这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为大众揭示了许多真相,但是这些真相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被干预的,观众看到的只是另一种被编排好的“事实”而已。面对如此具有控制欲的导演,观众的知情权和解读权被大大地弱化了。看他的电影,毋宁说是抱着一枚“定时炸弹”,必须时时刻刻谨小慎微。

《华氏9·11》就有这样的创作意图。尽管如此,导演迈克尔·摩尔还是坚持认为它是一部纪录片而不是政治宣传片。以他在纪录片界中的地位,这个说法也带来了一个极大的争议——关于纪录片应然还是实然的问题。就《华氏9·11》来说,这个实然的作品无论如何获得了观众极大的反响,收获了史上纪录片最高的票房。导演的一段话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从电影院出来的观众们所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镜头我们从来没见过?’‘为什么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些?’观众的这些反应并不是我制作这部电影的最初意图,但却成为观众们从电影院带走的问题。”[12]这个问题的根源是真相离普通人越来越远,在整个世界都是如此,揭露不为人知的一面或许正是《华氏9·11》最大的价值所在。而联想到迈克尔·摩尔的《给科伦拜恩的保龄》和《神经病人》都位列史上十大最卖座的纪录片之中,这个事实就更不容否认了。

2.多种纪录片艺术手法的运用

迈克尔·摩尔在《华氏9·11》中是如何实现有目的剪辑的?第一,影片在对题材的处理上,导演有选择性地选了一批能够表现布什政府的无能的材料,而排除了其他的干扰因素。这个干扰因素就是布什在就职演讲中做出的承诺:“带领美国经济复苏,以平民节俭的作风,重塑白宫的尊严与荣誉,重视教育和基础研究。”[13]事实上布什政府之后相继履行了这些承诺。更为重要的是,迈克尔·摩尔激励批判的伊拉克战争,当时获得了占多数(59%)的美国民众的支持[14]。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归罪到布什政府头上。而导演迈克尔·摩尔在表现布什政府的无能时,采用了许多精心安排好的剪辑。一个场景是,“9·11事件”出现后,布什当时正在一所幼儿园陪孩子们朗诵课文,这时候他的助手走过来在他的耳边说了几句话,布什停止了朗诵并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是将近8分钟的表现布什沉默的镜头。影片通过这样的一个长镜头来表现布什内心的煎熬,把他的惊慌不知所措充分放大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就这样导演传递给观众一个懦弱无能的总统形象,也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布什总统在这部影片中是一个优秀的喜剧演员,借他之口,我让人们知道了他们根本没机会了解的东西——愚蠢、恐怖、真相。”[15]

最能表现导演目的的段落在于影片开始的白描,它讲述了布什参与美国总统大选那一年的戏剧性变化,媒体都在大呼戈尔取得胜利的时候,剧情急转直下,小布什在佛罗里达州获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迈克尔·摩尔自己配的旁白说,“布什偷去了这届总统职务”。接着,镜头出现了人们从未看到过的画面:布什的车队在首都华盛顿遇到了庞大的抗议示威者,人们把鸡蛋扔向总统的座驾,布什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从后门溜进白宫上任的总统。迈克尔·摩尔在影片开始时就对布什总统职位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不过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布什在选举中采用了非法手段。

第二,导演在影片中突破纪录片的忌讳采用了煽情段落。最突出的例子体现在导演自己家乡弗林特小镇的一位母亲丽拉·利普斯考姆(Lila Lipscomb)——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一个士兵的母亲身上。她几十年如一日地把美国国旗插在旗杆上,她自豪自己是一个美国人,她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当兵,希望他有一个好的前程。在伊拉克,她儿子的直升机被击落。对着摄像机,丽拉念了儿子给她的最后一封信。信中说:“妈妈,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到这来。不知道还要让我们在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中打多久。希望下次选举时,布什这个笨蛋不会再次被选上。”这封信让电影院里的观众流下了眼泪。导演迈克尔·摩尔说这段是他在拍摄中感觉到最有力量的段落,“我从未在拍摄的现场这样哭过。我事先不知道她要念什么。等她开始念了,我人几乎垮了。我记得,我在努力听和想,为的是止住自己的哭。听到这些话,我觉得这是他从墓地里发出来的请求,是他的最后的愿望。我知道我要承诺自己去努力实现这个愿望”[16]。导演知道在伊拉克战争中失去生命的美军的痛苦,也知道失去儿子的母亲的痛苦,他用这样的一个悲伤的事情能够极大地唤起公众的同情心与厌恶战争的情绪。

第三,导演在影片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对比和交叉剪辑。有一个镜头用蒙太奇表现布什对着导演大喊“年轻人,去找份工作吧”,之后就是他在公众场合做土豆泥的场景,边做边夸耀自己的手艺,然后就是布什在农场里休憩,结尾是小男孩和妈妈接吻后睡觉。这一段对比剪辑形象地表现了布什的不问国事。影片还虚造了布什家族与拉登家族握手的镜头,用以表明两个家族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而揭露萨达姆只是布什打击恐怖主义的一个替罪羊而已。还有一个著名的剪辑是,布什在台上高呼美国需要盟友的时候,下面接着剪辑进三只抓耳挠腮的猴子画面。这个极具象征性的镜头充分地说明了英国等盟友在其中所处的傀儡角色。

第四,迈克尔·摩尔有时亲自上阵干预电影的进程。比如在说到伊拉克给美国家庭带来的深重灾难时,他提着摄像机去采访一些议员问他们愿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结果那些议员都露出了无比尴尬的表情。导演在这儿充分地表明了议员和美国政府是一丘之貉,他们在共同欺骗美国家庭。

3.结语: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守

总体而言,迈克尔·摩尔的《华氏9·11》在社会的公平正义上的成就最终还是大于它的艺术上的成就。影片上映的第二天,美国在伊拉克前线士兵的家属组织和“9·11”死难者家属组织就发表公开声明,呼吁布什总统看这部影片。面对白宫发言人对该部影片虚构事实的指责,迈克尔·摩尔则公开声明:这部片子前后有一打的研究人员、三组律师队伍和来自著名的《纽约客》杂志的专业事实核对人员对所有事实进行核实,以确保这部影片“是这个时代研究最彻底,诊断最彻底的一个纪录片”[17]。导演的这句话既透露了他对事实的掌握,也表明了他对此片影响力的确信。但是从对取材的运用上看,他也难以使人相信这不是一部宣传他个人政治主张见解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