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逐渐成为文化交流、经济交流的先导、媒介或载体。这些颇具特色的运动形式,既是人类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成为我国其他领域发展的纽带和动力源泉,尤其是在当今的全民健身活动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具有以上特征及价值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成为广大各族群众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乐趣和享受。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自尊
体育竞赛最早所显示的是个体与个体的竞争,得胜者无疑会受到人们的崇拜和敬仰。随着体育活动的不断发展,竞争形式的变化与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竞赛逐渐成为团体间一种最公开、最直接的竞争形式之一。因此,比赛时,参赛的各方团体总是派遣本团体内最优秀的运动员代表前往参加。因而,运动员水平的高低所体现出的并非仅仅是个人的素质与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展现着本团体的力量、心理、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团体精神等。运动员的胜利就是团体的胜利;运动员的自尊就是团体的自尊。民族团体间的比赛,无疑是团体获得自尊最好的手段之一。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本民族最独特的体育技能的显现,如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满族的骑射、摔跤,朝鲜族的秋千、跳板,其技能与水平都远远超过其他民族;有些是本民族所独有的,如维吾尔族人的达瓦孜、蒙古族的打布鲁、搏克(蒙古式摔跤)、黎族的跳竹竿、藏族的格吞、怒族的溜索、高山族的竿球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这种独特性、得天独厚性,无疑会成为各民族为之骄傲并引以为荣的重要方面,它使每个民族都从中获得了极大的自尊。因此,每个民族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与发展,因为它是各民族文化与情感、需求与动机、风尚与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部分来源于生产劳动。因此,体育比赛的获胜者,往往既是体育技能和力量的强者,同时也是生产能手,尤其是地处科技文化不发达地区的民族更是如此。于是,谁能在比赛中获胜,谁就会获得本族人民的敬重。
例如,在我国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每年农历三月和六月都要举行传统的赛马盛会。在比赛的日子里,藏族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乘骑骏马,从四面八方涌向比赛场地。对比赛中的优胜者,由有威望的老人高举青稞酒,酥油茶给予馈赠与鼓励;本村人则将获胜者团团围住,载歌载舞,以抒发胜利者的喜悦,表达对胜利者衷心的祝贺。
又如锡伯族人喜欢射箭,村与村之间经常举行射箭比赛。比赛输了的村民,总是自愿带上大米、绸缎等礼品,一路上吹着苇笛,浩浩****地到获胜者的村子中向他们表示祝贺,并要由两村的长老向优秀射手赠送长袍、靴子、弓箭等奖品;获得“神射手”称号的人不仅受到本村人的尊重,而且常常成为姑娘们优先择偶的目标。
再如朝鲜族人,每逢节日都要举行他们喜爱的朝鲜族式的摔跤比赛。他们称摔跤冠军为大力士,并由当地负责人亲自颁发奖品。奖品一般是一条膘肥体壮的大黄牛(是朝鲜族农民种水稻的主要畜力),并且颁奖者亲自为胜利者牵牛,让其骑在牛背上绕场一周,以示敬仰与鼓励。
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传统体育活动既是各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本民族生存发展的象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的盛会,无疑是各民族团体历史文化的大检阅,也是各民族团体向本民族成员及他民族成员展示自己各方面技能水平的最好机会和场所,亦是各民族团体以此获得自尊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民族交往的重要形式
群集是人类的本能,因为只有形成群集,人们之间才能互相交往、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增强了解。一个团体,其成员间只有经常相互交往,才能不断增强团体成员的相熟感、安全感、相爱感,从而清除孤独感,团体才能够获得一致及凝聚力。团结的民族总是千方百计地以各种形式举行集会、传统体育的表演与比赛,这是民族集会的形式之一;有的更将传统体育比赛与民族节日、民族歌舞演出、民族物资交流及招商引资融为一体。例如,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有着700多年的历史,已经从娱乐、三项竞技(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的大会演变成目前的传统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物资交流成一体的大会,形成了一个定期的民族聚会。
许多民族把传统体育盛会和民族节日融和为一体,因为民族节日就是民族成员的聚会和交流的最佳时节。如云南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三月街”,就是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物资交流集市,它也是民族歌舞表演和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盛会。三月下旬,正是大理和滇西等地区秧苗种下、小麦尚未成熟的农闲时节。人们既需要出售自己的农产品,又需购买生活用品,也需互相交流生产、生活信息,男女青年则需选择中意情侣。自改革开放以来,“三月街”的规模和内容都获得了空前发展,参加贸易交往的人达数万人,贸易额年年增长,并且传统体育表演和比赛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再如,广西三江侗族地区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花炮节”。每逢节日,男女老幼身着整洁、漂亮的服装,姑娘们束围腰、挽发髻、佩戴耳环、项圈及银制首饰等,一群群相约沿着山间小道,欢歌笑语地汇集到一起;附近的苗、瑶、壮及汉等民族群众也纷纷赶来,与侗族人民一道欢度花炮节。“花炮”系专门工匠制作,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用火药做成的圆筒花炮;二是用铁丝条制成的铁环,外用各色丝线扎成,铁圈放在花炮上,象征着吉祥与幸福。比赛开始时,由裁判员点燃花炮,随着花炮一声巨响,上面的铁圈像离弦之箭崩到五六丈的高空。当铁圈下落时,参加抢花炮的双方选手一拥而上,首先抢到者要想方设法将其传递到炮台所在地,以先传到的一方为优胜。抢花炮时,运动员时而向东,时而向西,围观的上万观众,群情奋起,欢呼跳跃。谁夺得胜利,就意味着谁在新的一年里人财两旺。抢完花炮,接着是唱侗戏、演彩调、赛芦笙等文娱活动,青年男女借此集会对歌、对舞、选择爱侣;老年人则在树下“斗鸟”,或说古论今,交流生产、生活经验。
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集会,增加了民族之间及本民族之间的交往,传递了民族的情感,增加了凝聚力,加强了民族的团结,促进了各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结合,在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已有实践。民族传统体育利用经济市场的杠杆,为发展自己筹集资金,提高社会地位。例如那达慕大会,是民族传统体育与国内外贸易交流相结合的产物,大会期间,数以万计的人们赶来观看传统体育表演,传统体育比赛已由自治区的活动发展成国际比赛盛会。
民族经济是利用传统体育搭台唱戏,组织物资交流和民族贸易、边境贸易的一种特殊的经营形式。例如云南腾冲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初八都要举行“刀杆节”,节日期间以过火海、上刀山来表现傈僳族人民勇敢顽强的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节日期间还举办大型商品交易会、物资交易会、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医药交流会、旅游产品展销会等。
此外,云南大理白族的“三月街”、丽江纳西族的“三月会”、贵州和湖南苗族的“四月八”、藏族的“望果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以及壮族的“歌圩”等,都是在节日里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物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还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土特产,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集会,还可以促进旅游,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
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增强少数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
1985年3月至7月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组织调查组对全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北京遵照国家调研组的规定,对中央民族大学的蒙古族、朝鲜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6个少数民族大学生共571人(男391人,女174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论在身高、体重、肺活量、身体素质还是健康状况等方面都低于同年龄组的汉族大学生。而汉族大学生这几年身体素质也是逐渐下降的,与日本同年龄组大学生相比指标低于日本。
为了使少数民族青少年能够精力充沛地从事学习、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为了提高他们在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伟大事业中所必需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各级政府和学校必须重视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增强他们的体质,提高民族健康水平。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场地、器材的要求简单,但却有很高的健身价值。有些项目,比如毽球、珍珠球、叼羊、摔跤、秋千、赛龙舟等比赛都是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中进行的,它要求比赛队员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与对手做剧烈的争夺,可培养队员的积极果断、勇敢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集体主义精神;有些项目,比如投绣球、打扁担、跳芦竹、跳竹竿、堆沙等,通过比赛可以获得美的享受,陶冶人们的情操,促进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特定民族文化的反映,它同各个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各民族生存斗争的手段,也是体力、心理锻炼的特殊方式。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显示着民族的精神和意识,显示着民族的崇仰和价值观,也是将民族成员凝聚在一起、增强民族情感,使成员获得民族自尊的重要手段。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体育方面的体现,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文化总体结构中最纯净、最正统、最富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少数民族个性气质的若干领域之一,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