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此行征战,你没有受伤吧…”
“没有,你师兄我的武艺,在江湖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最后杀公孙瓒,是我亲自带人杀的,杀敌三千,自己没有损失,你师兄我是不是很稳健?”
此处为人,董蒙吹牛逼完全没有什么压力。
毕竟以往董蒙战绩太辉煌,行军打仗的事儿,蔡文姬浑然没有质疑,此时寻过董蒙,原本是有其它的事。
“爹爹他…并不是责怪师兄…”
董蒙连连点头,道:“我知道,蔡师乃是当世大儒,最讲究规矩,方才,还要谢过师妹为我说情。”
蔡文姬蹙着眉头,见着董蒙显然没有明白,道:“师兄…你…我是说,师兄不必太在意爹爹的看法…”
“啊,师妹,我没太懂…”
“师兄,我是爹爹的女儿,哪有女儿说父亲愚钝的…哎,我只怕师兄因爹爹畏首畏尾,误了一往无前的心气,虎牢关事,青州已经有所传闻,我很喜欢那时的师兄…”
“那是他们太菜了,一群乌合之众,若不是我击溃吕布,他们现在还被困在虎牢关呢!”
“师兄…你才是太菜了…不予你说了,我先回去。”
蔡文姬没好气的瞪了董蒙一眼,转身沿着小径回走,留下董蒙一脸懵逼…
胡说什么呢?
我哪里菜了…
跟蔡邕和王烈说了一下午,肚子都饿了,正好回家吃过晚饭,又要到天黑啦!
嘿嘿嘿…
公孙瓒被董蒙诛杀的事儿,在韩馥的催促下,两日后,便到了洛阳城外,身为盟主的袁术,拿着信件,怔怔愣在当场。
董蒙还真将公孙瓒给杀了,没有任何犹豫,竟是击溃公孙瓒的精锐骑兵,杀了公孙瓒,随后抢了公孙瓒麾下的战马,扒下士卒盔甲,浩浩****的回了青州,而董蒙仅仅上表,明面上请罪。
到了此事,袁术如何还不明白,当日董蒙说的,与公孙瓒换战马之事,多半是如此事一般,将公孙瓒击溃,抢了公孙瓒的战马罢了。
韩馥为何与董蒙杀公孙瓒的事撇开关系,将此事宣扬的沸沸扬扬,纵然袁术想要为董蒙隐瞒,也是不可能了,半日之间,联军之中,尽在说着此事。
公孙瓒和董蒙的恩怨,所有人都是亲眼见到,除了口中斥责董蒙胆大妄为,其实私下里暗自庆幸,还好没有与董蒙结怨,否则说不得自己就要步入公孙瓒的后尘。
至于董蒙如何杀的公孙砸,又是如何伏击的,实则没有几人关注。
这些人中,最担心的人,便是王匡。
王匡与董蒙的恩怨,实则比公孙瓒更早,甚至董蒙带太史慈张辽救下王匡性命,王匡仍是对董蒙怀恨在心,日间王匡义愤填膺,询问袁术什么看法,如何处置董蒙,袁术回应的极为干脆。
董蒙是青州刺史,公孙瓒与董蒙结怨,早在青州时,虎牢关的时候,大伙儿也都看到了,董蒙在后军为诸位供应粮草,极为公平,便是公孙瓒,董蒙也没有故意为难。
这事儿
只不过是个人恩怨,就像是市井中,相互之间不服的,可光明正大的角逐,赢了的,扬眉吐气,输了的,技不如人,那就自认倒霉。
若是有那么些与公孙瓒关系好的,觉得董蒙当诛的,可前去青州,寻董蒙复仇,想来董蒙也没有什么话说。
此言一出,王匡如何看不出袁术是在维护董蒙,如此一来,便是连对董蒙明面上的罪责都省去了,王匡本想借此机会将董蒙逐出官场,哪能想到袁术会和稀泥,至于先前的大腿袁绍,更没有心思理会王匡,可真要说去青州找董蒙的麻烦,王匡何曾这个胆子…
董蒙的事儿,在联军中,只口传了三日。
因为第四日,洛阳城破了!
董卓入京,为了站稳脚跟,扩大势力,曾极力大龙朝中有影响的官员,司徒王允不动声色,顺势归在董卓麾下,对董卓迎合,更时而矫情曲意,来换取董卓信任,最终被董卓当作心腹。
虎牢关董卓败退洛阳,董卓卧病不起,国事由王允代为处置,王允知晓,董卓因虎牢关事,多次责备吕布,使得董卓与吕布关系日渐疏远,借着城外盟军围城的压力,王允与吕布密谋,收吕布为己用,将董卓诛杀,掌管了洛阳兵事,其后才大开城门,迎联军入城。
袁术很不开心!
我特么从虎牢关打到洛阳,眼看着就要攻下洛阳了,你王允横出来摘了桃子,这是人干的事儿么?
营救天子的功劳你都敢抢,你有没有将我袁术放在眼里!
不止袁术,诸如张超、张邈这些人,也对王允很有意见,若不是我们费尽辛苦的打洛阳,你王允至今仍在董卓麾下当孙子,眼看最后了,你来抢功劳,谁知道你是狗急跳墙,还是真的为天子分忧,来,我们好好理论一番。
如此,造成的局面,也就使得洛阳城中,虽是董卓身死,却比以往更为混乱。
城中官员犹豫着跟谁站队,联军的诸侯,对于营救天子的功劳喋喋不休,这等时候,董蒙杀公孙瓒的事,哪里还有人放在心上。
远在青州的董蒙,与媳妇无双好生的过了几天的幸福日子,直到腰酸腿痛,有心无力时,才算是有所收敛,随即便传来洛阳董卓身死之事。
显然,历史的轨迹已经完全改变了,董卓没有机会迁都长安,而直接被王允和吕布在洛阳诛杀。
董卓数百族人,在董卓府中尽数砍了脑袋,使得院子中血气弥漫,数日没有挥散,头颅悬挂在门前,放置了数排。
至此,半年之久的董卓之乱,终于烟消云散。
洛阳的事儿,董蒙没有心思去理会,眼下快要入冬,正要进行休耕,施肥在田地中,为明年的春耕储备,除却东莱郡以外的其它五郡,也要逐步开始推行董蒙的农田政令。
白鹿书院第一批的学子,经过蔡邕与王烈的挑选,足有五百人,这其中多半是识字读文的,入白鹿学院,除了蔡邕与王烈的声名,更有董蒙曾经答应过的,青州郡县官职,会从书院中择贤能任职。
学生的数量,以及学生的身份,董蒙很不满意,显然蔡邕仍是坚持他的想法,认为寒门子弟读书,会浪费了资源,使得无人种地,耽误了农事,便只有成山村与牟平,长广,昌阳三县的成绩出众的寒门子弟,才被收入学院中。
这不是董蒙想要的结果。
在董蒙的预想中,每一个百姓的孩子,不分年龄,不分男女,都要有平等的资格,来以学业作为晋升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