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山风袭来,草木随之摇曳。
董玄武忽然有些站立不稳,身体摇摇晃晃,脚步随之踉跄起来。旁边的肖义鹏见状,上前一步将他扶住。
“董主任,您慢着点儿。”
“我没事的,还能撑得住。”
肖义鹏有些不放心,坚持搀扶着他一起往山上走,他非常理解这位父亲的心情,也能切实体会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
“生命太脆弱,世事无常。”
肖义鹏忍不住感慨,继续道:“智扬还那么年轻,不该是这样的结果。可是我们都无能为力啊!董主任,无论如何你必须保重身体,这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情……”
“啊!我没事,我能撑得住。”
董玄武机械地重复着这句话,就像是给自己的鼓励。
自从儿子董智扬被送进重症监护室,他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不堪承受“丧子之痛”,自始至终没有去过医院。
在此期间,李娟、项南芳、胡一鸣等人偶尔前来探望,他也从来没有打问过儿子的病情。
终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有一点动静,不会有人知道这位父亲到底经历了什么。敦袈、景小鱼利用收拾房间的机会,想陪他说说话,也是有一搭没一搭,了无兴致。
而且,他又开始抽烟了。
房间里经常能清理出不少烟蒂,宛如他纷乱的心情。
肖义鹏与董玄武,两位父亲相互搀扶着前行,沿着石阶登上一处小山丘,便看到隐藏在林间的烈士纪念碑高耸的塔尖。
这天是龙潭新四军革命烈士纪念馆建成开馆的日子。
纪念馆前的广场上聚集了不少人,紫金山街道办副主任项南芳、社区书记方向明、84岁高龄的革命老军人肖卫国等人已经到场。
为配合龙潭新四军革命烈士纪念馆开馆仪式,紫金山街道特别筹划并举办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各社区党委、党支部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参加。
其中一项内容便是邀请肖爷爷给街道、社区党员上党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革命老军人肖卫国精神矍铄,略带沧桑的嗓音在山麓间回**。
“战争与和平,这个话题看似老生常谈,其实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即便是祖国走向繁荣昌盛的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着国际上一小撮不安分的敌对势力的战争威胁。”
“敌,忘我之心不死;我,枕戈待旦保家卫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都说我们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然而战争却从来不是我们这个国家主动的选择。1937年,日本法西斯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试图扩张其领土,奴役中国人民。四万万热血同胞不答应!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他们奋起抗击外辱,抗战的呼声响彻大江南北。”
“其中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八路军、新四军一跃成为抗战时期的中坚力量。虽然他们武器低劣,甚至几个人才分到一条枪;虽然他们食不果腹,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情;虽然他们没有任何补给,没有后援队,但是凭借着崇高的爱国热情,坚守着保家卫国的信念,在对敌斗争中无惧流血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铸就了民族之魂!”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正是当年新四军的革命根据地,无数英雄先烈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1939年,为掩护附近村民撤离,新四军某部三团遭到数倍于己的日伪军围困,这场战役进行得非常残酷,一时间天昏地暗。”
“遭遇连番攻击的新四军不愿坐以待毙,在顺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集结全部兵力对占尽优势的日伪军发起了反冲锋。全团上下八百余人,最后成功突围的只有几十个。这些年轻的新四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国家尊严,给侵略者以致命一击,同时也向世界大声宣告:伟大的中国人民从来不缺乏血性,胆敢挑起争端,威胁国家利益,必将遭到迎头痛击!”
肖爷爷感人至深的宣讲,引起在场者的共鸣,闻者无不动容。
董玄武也深受新四军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的感染,以致情难自制,眼睛里泪花闪烁……
参加此次纪念活动的还有几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他们是依然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其中一位面容精瘦的邓姓老人是坐着轮椅来的,他的两条裤腿空空****,干瘪的胸膛根本撑不起那件白色汗衫。
据肖卫国介绍,祖籍东江的“邓老”十五岁参军,隶属由战将粟裕担任司令员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入伍不久便参加了举世瞩目的天目山战役。
回忆那场历时五个月可谓旷日持久的鏖战,“邓老”至今仍激动不已。
“顽军据守白水湾一线,我军屡攻不下,伤亡不小。我们连长被流弹打断了一条胳膊,但他不让我们声张,自己又跑到纵队司令部请战……”
枪林弹雨,炮弹横飞。
一名满脸泥土的新四军干部猫腰穿过壕堑阵地,来到设置在主攻阵地上的临时指挥所。
炮弹在身边轰轰炸响,他视而不见,加快了脚步。
狭小的指挥所极为阴暗,纵队司令员正拿铅笔在地图上勾勾画画,另外还有两名参谋人员在场,其中一人举着马灯……
新四军干部进门,朝纵队司令员敬礼。
“报告司令员,一纵一团三连请战!”
司令员没有时间搭理他,紧皱眉头,铅笔循着地图上的某处轨迹延伸。
新四军干部见状下意识地提高了声音,再次喊道:“报告司令员,一纵一团三连请战!”
司令员不耐烦地瞪了他一眼,注意力又回到地图上。
新四军干部着急地上前,几乎要凑到司令员的耳边了,再次高喊:“报告司令员,一纵一团三连请战!”
司令员恼火不已,将铅笔丢在了桌面上。
“给老子滚蛋!怎么哪儿都有你?!”
“一纵一团三连请战!”
新四军干部再次朝纵队司令员敬礼,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举起拳头又犹豫着放下。
司令员当然理解这位新四军连长的请战心情,怎么可能朝自己的同志挥拳呢?
“邓连长,我问你,你的部队现在还有多少人?”
被称为邓连长的新四军干部挺起胸膛,打了个立正,朗声答道:“报告司令部,我们三连现有战斗人员三十八人,其中轻伤五人,武器装备已经检查完毕,随时可以再次投入战斗!”
“战斗!战斗!满脑子只知道战斗!作为主攻连,你们三连已经损失过半,再打下去肯定就拼光了!”
“那也不能让我们干等着吧?我们三连不是吃闲饭的!”
司令员急了,“老邓!这是命令!乖乖给老子滚回去!没有命令不准轻举妄动,听明白没有?!”
邓连长可怜巴巴地望着司令员,乞求的眼神暴露无疑。
“不能拿主攻,打打下手总可以吧?司令员,我求求你了,别让我们去后方休整,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撤下去,战士们憋着一肚子气啊!”
说着,邓连长忽然想起了什么,快步来到地图前审看,接着拿起铅笔画了一个圈。
“就是这里。”
司令员疑惑地凑了过去,随着邓连长的笔尖圈定范围。
“不可能,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邓连长,顽军绝对不可能从这里溜走,因为这是他们自己设置的雷区。地雷的密度非常大,另外近日也没有发现顽军有排雷出逃的迹象。”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司令员皱眉思索着,在狭小的指挥所里来回踱着步子。
几发炮弹落在掩体周围,轰轰炸响。
他不为所动,紧张判断着形势。
邓连长装作释然的样子,调侃道:“唉!反正我们三连也是撤下去,撤到哪里不一样呢?安插到这里,顶多也就算是充当观察哨。”
司令员眨巴着眼睛看着邓连长,似乎已经猜透他的心思。
“老邓,你说实话,是不是还有事瞒着老子?”
邓连长陪着笑脸说:“怎么可能呢?司令员,你是知道我的,有多大碗吃多少饭,就是不想被兄弟部队笑话。您开开恩,等这场战役打完,再把我们三连撤下去吧?好不好?”
司令员一声长叹,“唉!老邓啊!真是服了你了。行吧!你们三连驻防白水湾西侧雷区,记住,你们唯一的任务是警戒监视,不准给老子捅娄子!”
“是,保证完成任务!”
邓连长欢天喜地地跑走了。
这位新四军连长的背影已经消失在指挥所外,司令员却久久难以释怀,不放心地朝他远去的方向张望着……
纵队司令员的担心不无道理,三连接下来确实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在距离顽军雷区不到一百米的山坳间,邓连长神情凛然,向三连全体干部战士做了最后一次战前动员,而那名年仅十五岁的新四军战士“小邓”被排在突击队队尾的位置。
“同志们,顽军据守白水湾,我军正面战场强攻伤亡很大,如果不能尽快啃下这块硬骨头,敌援军一到,形势将对我极为不利。”
邓连长的眼神异常坚定,两只眼睛在黄昏的余晖中闪闪发光。
“司令员已经下了最后决心,今晚我军将不惜代价,必须突破白水湾一线。而据我观察,我们三连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全纵队最为有利的。你们的面前,是顽军设置的宽阔雷区,而一旦踏过这片雷区,就能直插顽军后背,给其致命一击!同志们,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就意味着,以我们少数人的牺牲,换取天目山战役的最终胜利!你们说,划算不划算?!”
“划算!干!狠狠揍他狗日的!”
战士们群情激奋,摩拳擦掌。
邓连长见状非常感动,声音却沉稳如常。
“好,现在我命令,三连全体进入阵地,三颗信号弹就是纵队总攻命令,到时候我们就来比比看,谁第一个冲上顽军阵地!”
夜色朦胧,蛙声虫鸣。
三连所在防御阵地一片沉寂。新四军战士们躲在壕沟中一动不动,瞪大了眼睛望着前方的那片开阔地……
狂风骤起。疾风从他们头顶掠过,树枝呜呜作响,声若鬼哭狼嚎。
随着三颗信号弹腾空而起,白水湾正面阵地上顿时枪炮齐鸣,重炮轰击,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机关枪扫射在夜空中拉起显眼的枪线……
邓连长一跃而起,驳壳枪对空鸣放。
“同志们,跟我上!”
话音未落,新四军战士们早已按捺不住,纷纷跳出壕沟,潮水般朝顽军雷区扑去。
伴随着地雷炸响,不断有新四军战士被气浪掀翻在地。
所有人没有任何迟疑,他们呐喊着穿越顽军雷区,义无反顾地置身于一片火海之中……
转眼七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新四军小战士已经变成了“邓老”。
“就这样,我们三连硬生生地在顽军身后撕开了一条大口子,就像神兵天降一样,对敌进行前后夹击。顽军阵营大乱,落荒而逃,我军乘胜追击,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一位年轻的记者忍不住插话道:“邓老,那您当时是怎么想的?只靠两条腿趟过雷区,您就没有任何迟疑吗?”
邓老呵呵一笑,“迟疑什么?发起冲锋的时候根本来不及迟疑,也不知道害怕,一心只想着冲过顽军雷区,尽快建立防线,尽快组织冲破。你们也看到了,相比那些牺牲的战友,我又算得了什么呢?不就是被炸断了双腿嘛!我老邓早就想明白了,我要好好活下去,替我们连长、替我们司令员、替那些牺牲的战友们看着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繁荣昌盛,谁也不敢再来欺负我们!”
新四军老兵的故事对董玄武触动很大,他望着积极乐观的“邓老”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