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提到家,通常小俩口带个小孩那就是一家,古代的家,跟我们现在概念中的家不一样,都是大家族,少者七八十口,多者几百口人。明朝的郑濂,家里有一千多口人,明太祖送他一个匾额,叫“天下第一家”,他是七代同堂,一个家像一个小社会一样。能够把家治理好,他就有能力治国;能够把国治理好,他就有能力平天下。《大学》讲:“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孝经》和《大学》讲的理一样,想要把家治理好必先要修身,由身而家、而国、而天下,身不能够修好,那么家不能齐、国不能治、天下不能平。如何把家治理好,就讲到“家道”。
2008年6月初,我们恩师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国际儒联普及工作座谈会,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现任国际儒联会长的叶选平,邀请老人家去作开幕发言。恩师的发言,谈到中华兴家的家道,最关键的是和睦,所谓“家和万事兴”,而和睦的家也必有家道。
古来的家,有家风、家规、家学、家业,四个要素才能组成一个家。如果只有家的硬体,而没有家风、家规、家学、家业,就不成为一个家,那家就破了。家风,就是伦理道德,儒家讲的五伦八德,忠信持家、孝悌传家,这就是伦理道德的家风。家规,规是规矩,家族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矩,大同小异,每一个家都有它的家规。家族中有智慧的长者、家长,他们订立家规,其目的就是让一个家能够绵延长久,能够有百代的子孙保持家业,所以不得不重视做人、注重家规的伦理道德。而《弟子规》,就是中国家规的集大成者,都是古老家规的要点汇集,如《论语·学而第一》所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共有七个部分。所以我们现在希望恢复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要从恢复家道开始。而我们要落实,必须从家规《弟子规》学起,《弟子规》就是教我们修身齐家的,能够把《弟子规》做到,家就能齐,进而治国平天下。
汤池建立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就用一本《弟子规》,简简单单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教化汤池镇四万八千居民,使他们在家行孝悌、在外爱人敬人,越来越懂礼义,社会民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是《弟子规》的效力,也是《大学》的教诲,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先修其身。中心的老师们,自己先做《弟子规》,才能够有如此好的教化的效果。《弟子规》无非就是教孝、教敬。在家里“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治理家族的人,对地位卑贱的臣妾都不敢轻侮、不敢怠慢。“臣妾”,唐玄宗注解“是家之贱者”;“臣”,家里的奴婢,古代大家族,都有伺候的人,这叫臣;“妾”,古代大家族的男子,可能会纳妾,也指奴婢,婢女;总之在家里地位轻贱、卑微。一位带领家族的家长,对臣妾都不敢无礼,更何况是对妻子儿女?妻、子是家之贵者,一个家里的太太、夫人,或者是家长的儿女,在家里身份地位比较尊贵,要更加礼遇。能够这样对上下都礼敬,“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就得到全家人的欢心,整个大家族,好几代人都能和睦、安乐,也都拥戴这位家长,整个家族都齐心,团结,真的是一体。《弟子规》讲“兄弟睦,孝在中”,家庭能够上下欢心,人人和睦,做父母的最欢喜,用这种做法来孝敬双亲,奉事祖先,祖先在天之灵也得到安慰。
唐玄宗注解:“卿大夫位以材进,受禄养亲,若能孝理其家,则得小大之欢心,助其奉养。”卿大夫是一个大家族的治理者、家长,他在国家也担任职务,以才华贡献国家。卿大夫,是服务天子或者诸侯的,现代来讲,是做公务员,当官的。他能够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而领取薪水、俸禄,来供养自己的父母亲,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家庭也能稳定,这是尽孝。当然,除了政府公务员,其实??、农、工、商各行各业,都可以用自己的才华,做出贡献,而获得薪水、收入,来奉养双亲,来养家尽孝。“若能孝理其家,则得小大之欢心,助其奉养。”孝顺父母,不仅是拿钱供养父母,要懂得孝敬父母,能够使父母欢心,如果只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不能够称为真正尽孝。父母喜欢什么?看到一家都和睦,大家团团圆圆、和和乐乐,这就要一家之主懂得以孝理其家。孝心,就是一体的心,一个家是一体,无论尊贵、卑贱都是一体,所以都要尊重。妻子是家之贵者,故然要尊重,臣妾是家之贱者,我们也要尊重;明白了一体,尊重的心才能生起来。就好像人的身体,似乎头是高贵的,高高在上,脚是卑贱的,在人体的最下部,形象上虽然有高低贵贱,但确实是一体的。只要头,不要脚,就会破坏一体,这身就受到损坏了。身如此,家亦复如是,懂得修身就懂得齐家。所以对妻子、对臣妾,都要用这个孝敬之心。虽然在礼节上要分高低贵贱,但心上的敬意是一样的,即“以孝理其家”。以一体的心对待家人,当然“则得小大之欢心”,这“小”的就是指臣妾,奴婢,这些地位卑贱的;“大”是指妻子、夫人或者是父母、长辈,地位高贵的,他们都能欢心、和睦团结的生活在一起,并帮助这位家长来奉养双亲,祭祀祖先。因为你把他看成一体了,他也就把你看成一体,所以恭敬、尊重人很重要,“不敢失”,“失”,失礼,语言、行为的失礼。所以作为一家之长,他言行都非常谨慎,乃至于起心动念都能够观照住自己的念头。假如有傲慢、轻视别人的心,立即把这个念头改掉,那可真是有福报,所谓“家和万事兴”。家要和,首先自己身心要和,尤其是我们起心动念要以和为贵,即在内心没有跟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对立的念头,没有跟别人起矛盾冲突的念头,没有不平,也没有傲慢,更没有怨恨,纯是敬人礼人,这就会招来很大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