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正在冲突或争吵的双方,由于情绪激昂,往往对于出面调解的人持有紧张、戒备乃至对立的情绪,对于他人的调解介入有抗拒之心。所以,要化解冲突与纠纷得先用言语化解他们的防备之心,使自己能介入冲突双方之间。
首先,言辞要真诚恳切。对于冲突的双方,先用温和的语言表达自己不希望看到他们冲突的意愿,向他们展现自己欲帮助双方化解纠纷的诚意。作为调解人,不能语气太硬,不能指责哪一方,让双方冲突更厉害,或者将自己也变成冲突的一方。
其次,对双方各赞一面。在当面调解纠纷时,为了让双方能接受自己这个调解人的介入,就需要让他们觉得你不是来帮助哪一方的,而是公正不阿的。这就需要在调解前,对双方的立场观点先加以附和与赞同,避免其中的一方把自己放在对立面上。先对各方的某方面主张表示赞同,往往能让他消除警戒心,把你当作自己人来看,如果双方都把调解人看作自己人,是值得信赖的公平正义的代言人,那么双方就会愿意接受调解人的介入,听调解人的话。
劝架最重要的是一碗水端平,要做到公平。
一、要了解情况
盲目劝架,讲不到点子上,非但无效,有时还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不了解情况,瞎说什么?”而弄清情况再讲话,效果就较好。假如对邻居、同事间原因复杂的争吵,更要从正面、侧面尽可能详尽地把情况摸清,力求把话讲到当事人的心坎上。解绳结就要看清绳结的形状,解除心上的疙瘩,更要把疙瘩看透。
二、要分清主次
矛盾有主次方面,吵架的双方有主次之分。劝架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对措辞激烈、吵得过分的一方重点做工作,就比较容易平息纠纷。如果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效果肯定不佳。
三、要客观公正
劝架要分清是非,客观公正,做到分析中肯,批评合理,劝说适当。不能无原则地“和稀泥”,不分是非各打五十大板;应该实事求是,既要弄清是非,又要团结同志。
冲突双方之所以争论不休,往往是对于某个问题看法不同,而非要争个是非对错出来,结果各执己见、互相贬低,一发而不可收,甚至互伤对方尊严。作为调解人,面对争论的双方,不能轻易下结论说谁对谁错,不能对哪一方做道德的评价,这样只会加剧冲突。
调解人最好是把双方的争执点、差异性归结为一种客观原因,让其都不承担对错责任,这等于是给双方台阶下,让他们心理都能感到平衡,心情平静下来,逐渐消弭冲突。
其实做一个好的调解人,也并不是特别困难,只要秉着一颗公正无私的心,做到“一碗水端平”,加一些语言的技巧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