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目标是改善民生

民生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动能或者说驱动力,改革是民生发展的强大动能,而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与实践是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民生发展的最核心驱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由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国情所催生,由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所推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和探索所发展,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在改革中不断发展。

五四运动前后,早期先进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存的真理,在比较与鉴别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指导思想,开始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在这个进程中,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民生观奠定了文化基础,孙中山的民生观由于具有深厚的中华民族民生理念底蕴,又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理论因素,因而成了中国共产党民生观重要的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传统民生思想以及孙中山的民生观进行了辩证的批判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生观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就将党的最高价值诉求定位为为民谋幸福,在其纲领中明确提出了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历史责任。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本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至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和征用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这一纲领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其政治目标就是支援与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进而实现社会阶级区分的消失和民生的改善。1922年,为了进一步明确改善民生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二大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对民生问题的改善提出了具体化的内容:“(六)工人和农民,无论男女,在各级议会市议会有无限制的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罢工绝对自由;(七)制定关于工人和农人以及妇女的法律。”这些内容与《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内容前后呼应,民生改善的方面涉及人权、自由、医疗、保障、税收以及教育,尤其是开始强调女性群体的生计及发展问题。由此可见,自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已经清晰地将民众作为自己的联合对象,将为民造福、求生存、谋发展作为自己奋斗的方向与目标。

国民革命时期,在工人运动和城市武装暴动的不断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两个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初步提出了最广大底层民众的民生诉求。

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初步探寻了把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向乡村、武装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创建革命根据地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初步提出了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了关注民生、为民谋利的解决革命根据地民生问题的宗旨,自觉将革命战争与革命根据地民生问题的解决密切结合,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是革命根据地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并开始探索以革命法制为革命根据地的民生建设保驾护航。1934年,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进一步对民生建设的重要性做了细致的分析与阐述,指出:“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民生建设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的认识日趋成熟和系统。面对抗日根据地生存和发展的艰难局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民生问题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提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民生与革命相结合,以民主促民生等民生原则和方针。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民生理念,并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领导机关和每个党员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彻底地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面对国民党违背人民和平民主意愿而悍然发动的内战,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权利和幸福,在把进行自卫的决战作为重中之重的同时,依然高度重视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提到赢得解放战争的成败与取得政权的关键的政治高度,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明确提出集中领导、统筹兼顾、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等解放区民生建设原则和方针。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实事求是地探索中国式的民生改善之路,把改善民生作为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大政治问题,主张以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与统筹兼顾的方法解决民生问题,充分照顾人民生活所需,把改善民生纳入重要的计划发展范畴,还尝试探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改善民生,并开始了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保障民生的伟大实践。虽然这些民生主张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未能全面贯彻实施,但这些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形成做了准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民生建设基本思路进行拨乱反正,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民生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提出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目标;提出“两手抓”等统筹兼顾的民生发展原则,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为检验,规划了“三步走”的民生发展蓝图。

党的十四大以来,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为新时期改善中国的民生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面对世纪之交历史方位的新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新时期改善民生的价值诉求,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民生目标,并探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科教兴国的民生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要有明显提高。衣食住行尤其是居住条件,应有较多改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体育、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继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别要改善居住、卫生、交通和通信条件,扩大服务性消费。逐步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实行保障城镇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政策。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改善民生的重要阐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实践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把“以人为本”作为寻求解决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新任务、新途径、新事业,把“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改善民生的环境目标,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确立为改善民生的价值目标。“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十六大报告中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阐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即“让老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改善民生的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建设问题,并将其切实落实到治国理政中去,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植根于人民,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人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切发展为了人民,要依靠人民来发展,要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条主线。

4.1.2 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实践

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指导解决民生问题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中国长治久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是从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吃喝住穿”等基本问题开始的。他们还结合无产阶级革命与斗争的实践,研究如何实现无产阶级的生活改善和利益问题。民生思想既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

改革开放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即从“三五”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选择和理想,开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新境界。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不仅继承和完善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思想,而且创造性地确立了以共同富裕为战略目标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关注民生作为党长期执政的基石,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即到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殷实;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使全国人民都能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并逐步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要求,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提出科学发展观,确立“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标志着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而在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努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无疑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始终关注并能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民生问题主要是指民众的生存、发展和福利问题,实质上是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反复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不同的,与此相适应,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措施。

民主革命时期,我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土地问题,因而,土地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解决土地问题、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作为头等大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等法律法规,有效解决了农民少地或无地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最切实的利益问题,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为共产党最后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赢得了牢固的群众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之前的20多年里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低工资、低消费、高就业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以及国民经济低效率运行、人民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衣食之忧成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因此,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成为党的燃眉之急。为此,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切实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要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在他的领导下,我国进行了被称为“第二次革命”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全国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其中,农村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率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广大农民很快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城市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全面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城市居民很快富裕起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等巨大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不公、房价过高、分配不公等。对此,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改革越深化,越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如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防止两极分化;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缩小相对贫困面,惠及广大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和各少数民族人民利益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国家持续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凸显出来,如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平正义和民主法制等成为日益突出的民生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民生理念。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求全党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惠民、安民和富民的政策,如实施“四减免”(即免除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和屠宰税)和“五补贴”(即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和农村家电补贴)政策,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等,从而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出精准扶贫、户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城乡养老并轨等一系列民生改革措施,推进了民生建设向纵深领域发展,居民收入和就业稳步增长、医疗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教育和公共服务日趋公平公正,中国民生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推进,亿万人民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并能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生问题才能得到不断地解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越来越紧密。

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正确处理领导力量与依靠力量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好民生问题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逐渐形成党和人民群众共同推动解决民生问题的格局。一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各项事业都离不开党的领导,解决民生问题亦不例外。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不断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期间遭受挫折,但党最终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了前进中的错误,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我国最终摆脱绝对贫困、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关注解决民生问题,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领导人民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小康”,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不断迈进。可见,正是由于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我国的民生问题才能不断得到解决。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带领我国在新时代继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另一方面,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动力和源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党的许多重要民生理论、一些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都是在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

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能解放自己。在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中,“变工队”“扎工队”等农业劳动互助组织,由于劳动效率高,得到党中央的高度称赞,并被推广开来。

邓小平同志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基本原理,认为党与人民存在血肉联系,得出了人民群众不是党的工具,相反,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的科学结论。1980年1月,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说:共产党同广大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60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

江泽民同志则把人民群众视为共产党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并把以人为本提升为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核心理念。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来自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的“包产到户”,异军突起的民营企业来自温州农民的“鸡毛换糖”,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改革来自广东南海农民首创的“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正是基于对农村人民群众伟大创造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才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等理论,才能用科学理论指导亿万人民的实践。可见,只有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民生问题的解决才有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植根于人民,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坚持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努力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民生问题实质上是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归根结底要靠经济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解决民生问题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否则,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努力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土地革命时期,针对苏区物资匮乏,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党创造性地采取组织劳动互助社、开展劳动竞赛、改良农田水利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发展苏区经济,较好地解决了民众的生存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党从改善军民生活、关注民生的现实需要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改善人民生活、争取抗战胜利”为经济建设的总方针,采取奖励开荒、减免义务劳动、鼓励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发放农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有效地解决了民生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一穷二白”的国情,党把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看作头等大事,党的八大更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重要任务提出来。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经验,未能及时对国内外新形势做出正确判断,放弃了发展经济的中心任务,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道路,最终导致“**”的爆发,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民生问题的解决失去了应有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共产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物质财富与日俱增,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越来越坚实。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GDP位列世界第二位,货物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位,谷类、肉类、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和钢铁、煤炭、电视机、电脑等主要工业产品均居世界第一位;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000多万人。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既是党的重要战略方针,也是党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方法和基本经验。民生问题极其复杂,往往与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党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注意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了党的事业长足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把争取民主和解决民生问题统筹起来考虑。一方面,党把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作为中心工作;另一方面,党又十分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柴米油盐等生计问题,从而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

抗日战争时期,党强调解决民生问题要与争取抗战胜利、推动人民民主相结合,提出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了解决民生问题与持久抗战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多次强调指出,统筹兼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方法,并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明确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的日益多样化,党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更加注重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比如,邓小平同志提出先富带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以及“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等思想;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提出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十二种关系以及要协调推进“三个文明”等思想;胡锦涛同志针对21世纪以来就业难、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的状况,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坚持制度创新,努力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解决民生问题,离不开制度的有力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才能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民生建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共产党重视制度建设,切实做好制度安排,用制度作为保障,促进了错综复杂的民生问题的解决。

从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人民当家做主,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解决民生问题创造了根本的制度前提。诚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再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比如,我国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小康。

进入21世纪,为了解决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党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等,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总之,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指导民生问题的解决;始终关注并能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坚持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努力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坚持制度创新,努力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有力的保障;等等。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科学总结其基本经验,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民生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