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柳嘉小学后不久,郑佑之的老同学老朋友,合什场宣化小学杨校长赶到画象嘴看望他,同时,邀请郑去宣化小学任教。

四弟郑瑞符、好友唐大兴看见郑佑之因坤舆离世、孩子又殇,整天躲进屋里不出门,担心他身体被压垮,见杨校长相邀,就竭力鼓励郑佑之接受邀请。

在众人的撮合下,郑佑之同意前往宣化小学担任国文兼历史教员。他一面致力教学,倡议购买新文化书籍,使师生们教学相长;一面开始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四处宣讲时局动**,是因当局腐败,造成国势衰落,才饱受世界列强的欺凌,号召广大民众团结起来,与贪官污吏、地主恶霸作坚决斗争。同时,他还把自己的斗争经历、研究成果,撰写成文章寄给报社和好友,还专门寄给了在泸州的恽代英,请其指导。

恽代英看过郑佑之的文章后,觉得郑就是他要在川南土地上播撒的革命种子。随即,恽给郑寄来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向导》《新青年》等革命书刊。从此,郑与恽开始了书信交流。

每当郑佑之接到恽代英寄来的书报刊时,他就废寝忘食、挑灯夜读,把自己的读书体会,滔滔不绝地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传递给更多的大众。于是,他发起相继成立了“平民社”“宜宾青年读书会”等团体,组织阅读进步书刊,研究革命理论,传播革命思想,在宜宾大地上播撒共产主义的光辉。

郑佑之在宣化小学除潜心教学,遍访良校,更加留心时事政治,坚持不懈地阅读宣传革命文章,并通过恽代英,与上海的萧楚女等共产党人取得联系,开始同他们书信往来,交流思想,谈说时事,讲着革命,追寻梦想……

通过同恽代英等人的书信往来,郑佑之的思想已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他不但自己研学马列思想、共产主义理论,逐渐向身边和周围的老师学生、亲友好友传播,号召群众起来向万恶的旧势力发起冲锋。

与此同时,郑佑之向当局提出了“停团办学”的主张,建议将省下来的大量团防经费,用于创办学校,提高民众文化素质,让科学知识改变穷人的命运。他建议举办“国民班、工读班”,学校大门向普通人群、平民百姓打开,欢迎他们进入学校读书。

郑佑之的主张,虽然赢得一些开明绅士、政府官员的认同。但更受到了“利益获得者”的那些官吏恶绅、地主老财的攻击。当宜宾县的张县长知道郑佑之的想法时,骑着马儿赶到了宣化小学,召开师生员工会议。张县长站在台上发表演讲,指责郑佑之“为民办学”的想法脱离现实,让泥腿子上田坎,坐在教室里读书学文化,简直是癞哈瘼想吃天鹅蛋——异想天开。

郑佑之坐在台下,听到张县长讲到这里时,他实在是听不下去了,敢于反驳县长:“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都是平等的人,原本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社会的不公、剥削阶级的利用分割,才慢慢出现了不平,直到今天还有人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这是不公平的,我们必须打破旧秩序,创造人人平等的机会。难道泥腿子就不应该有求学的机会吗?”

那个气焰嚣张的县长,也不甘被郑佑之驳斥,大声地问:“人与人能平等吗?你家住着豪华的庄园,而且空着很多屋子,你没有把没有住房的农民请到你家住呢?而你郑佑之不想想,你家的田地,如果让农民走进学校读书那谁来为你种田?谁又为你家干活?”

“纯属谬论,一派胡言。”郑佑之与其据理力争,坚定辩驳,“难道你不办平民学校,也不让我们自己办吗?我们自主办校,惹到你什么?”

张县长被郑佑之驳得支支吾吾,哑口无言,一转身说:“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宣化小学。

随后,郑佑之把张县长的讲话内容整理后,撰《裁兵论》进行抨击,分别寄给了有关报社和友人。他办“平民学校”的想法,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当地群众的坚决拥护。

1922年暑假期间,郑佑之怀着极其喜悦的心情,借赴宜宾开会之机,应邀去泸州面晤恽代英。

郑佑之同恽代英虽是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十分谈得来,无拘无束地畅谈了三天三夜。他们谈话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国内到国外,从教育到政治,从地方到全国,从统治阶级的腐朽反动,到无产阶级革命面对的艰巨任务……

从会晤中,恽代英已洞察到郑佑之谈吐不凡、知识渊博、思想新潮、观念进步。而且,在这之前他们通信交往中,已了解到郑是一个不平凡的学者又从其他地方获悉了郑曾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投笔从戎“护国倒袁”,拥护孙中山先生,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特别是在“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已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恽就把郑作为一颗革命“种子”来播种浇灌。

恽代英郑重其事地对郑佑之说:“我现在就直接把你发展成中国共产党党员,你愿意吗?”

“我愿意!这是我之前一直追求的方向,寻找的目标。”从此,郑佑之成了在四川就地入党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宜宾本土的第一个党员也是恽代英在川南发展的唯一党员(当时在川南的党员也只有他们两个)。

恽代英相当器重和信任郑佑之,把郑视为植于川南的一粒“革命种子”寄予他在川南的沃土上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郑佑之离开泸州前,恽代英告诉郑说:“以后中央随时有通告和文件寄给你,用于指导你的工作。目前宜宾还没有别的党员,还没有条件成立党的地方组织。你回去后先组织一些群众性的社会团体,提高群众觉悟,在此基础上发展团员,建立团组织。等今后条件成熟时,再从团员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

郑佑之入党回到宜宾后,党中央不时给他寄来《向导》《通告》《工人周刊》等党内报刊和文件。他就充分利用好这些报刊文件,在家乡一带组织了多个自治会、图书共阅社、青年读书会等群众组织。在一部分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农民妇女中轮流传阅,逐步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的主张。

旋即,郑佑之又在徐场、白花场的至亲好友中物色发展团员对象,为建立团的组织作了积极准备。

就在这个时节,四川爆发了一、二军之战。杨森所属第二军败北,第一军赖心辉部占领泸县。当上永宁道尹的赖心辉部旅长张英,接到举报恽代英在川南传播革命活动,张就下令免去恽代英川南师范学校校长职务,裁减川南师范校经费,烧毁图书馆内新文化书籍,停办了由恽倡办的职业学校及蚕业讲习所,下令逮捕监禁了恽代英。

恽代英被捕后,经过有关开明绅士游说,再通过党组织的营救,买通了张英手下,才得以获释。如恽代英继续留在泸州,处境相当维艰。他获释的第二天,吴玉章就派人把恽秘密接到了成都任教。

恽代英到了成都之后,就把郑佑之的关系向王右木等人作了通报。郑除直接受中央和恽代英的领导外,又同成都的进步王右木、何珌辉、刘亚雄、刘单如等取得了横向联络,开始书信往返。

从此,郑佑之视野更加开阔,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宜宾发展团员、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团组织,四处奔忙,披星戴月,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