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教育中国梦的内涵和特征
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1]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中宣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直接描述了中国梦的实际蓝图。在这幅蓝图中,教育位居第一,更好的教育——学有优教——成为中国梦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有优教,不仅是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且是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最高目标。[2]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在资源均衡的基础上追求质量的优良,是基于资源均衡的质量均衡。[3]分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现实和问题,杨启亮认为,实事求是地从国情实际出发,我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价值取向上都应该以最低合格标准来推进均衡发展,底线均衡的义务教育发展样态,就是当下我国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4]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前提是均衡,核心是优质。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幼儿园工作条例》等,保障了每一个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由于市场、区位和政策等原因,教育发展所依赖的教育资源流动、积聚和配置存在不合理、不均衡现象,这成为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之后教育发展的新难题。改革教育发展现状,追求优质均衡发展,是近年来历届党和政府的一个重要工作目标。
优质均衡就是在资源均衡的前提下,追求教育的优质,实现均衡和优质的统一。[5]长期以来,教育迷失在鼓励“拔高”、追求卓越中,单项追求教育的“优质”发展,而忽略了教育底线均衡,因此,造就了一大批“重点校”,也衍生了更大一批“薄弱校”,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让教育失去了“底线”,更妄论“均衡”。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须二者兼顾,缺一不可。
同时,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能简单等同于“平均发展”。均衡发展不是教育上的平均主义,而是要尽可能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是要限制教育发展,把高水平的拉下来,而是要尽快用各种方法把低水平教育的地区、学校扶上去;要尽量减少甚至消除低水平的学校,而让优质教育资源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高层次均衡发展。[6]换言之,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应该“扬峰填谷”,让强的更强,弱的渐强,在加快发展中求均衡,在均衡发展中求公平。
2.1.2 教育给每个人提供出彩的机会
学有优教,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是时下民众对教育的普遍性需求。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孩子“有学上”的问题已初步解决,而“上好学”成为老百姓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是要提供适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教育,给每个人提供出彩的机会。
21世纪以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投入:2006年修订颁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从法律层面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7年,国家实施的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顺利完成,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2008年9月,我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惠及1.6亿学生。“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达2 182亿元。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12年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教育)毛入学率达85.0%;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已占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2012年毛入学率达30.0%,进入大众化阶段。[7]高质量教育需求成为民众的普遍呼声。
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原因,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现象。首先,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不均衡、城乡差距大。尽管国家采取了诸如加强薄弱地区政策和经费支持等措施,各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010年各地区在普通初中生平均教育经费支出上,上海和北京分别为18 484.31元人民币和17 348.52元人民币,而河南和贵州则分别为3 046.85元人民币和2 772.40元人民币。北京大学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省与省之间的生均教育经费的差别是7.8倍,而县与县的差别是10倍到几十倍以上,乡与乡之间的差别则更高。[8]其次,校际差异悬殊。即使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之间,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设施等资源配置的差距也很悬殊。不少地区在分配教育经费时,优待“重点学校”,让其享有“非重点学校”没有的“附加经费”。2012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0 18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2.3%的受访者直言当前中小学校际差异大,62.9%的人认为政府给重点学校的投入和资源更多造成校际差异。[9]最后,各级教育享有资源不均。据2010年经合组织《教育概览报告》给出的教育组织在各级教育中的生均支出的各项数据显示,中国初等教育生均经费778美元,高等教育生均经费(含科研经费)为4 280美元,两者比例高达1∶5.5。整个经合组织的平均初等教育生均经费为6 741美元,高等教育(含科研经费)为12 907美元,两者比例仅为1∶1.9。[10]
站在新的教育发展起点上,温家宝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基本解决了“有学上”问题,但更大的挑战是“上好学”。长期以来出现的“择校风”“重点校”,以及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更成为地方教育发展的重要难题。因此,要适应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加快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人提供出彩的机会。
2.1.3 从“有教无类”到学有优教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要求不分贫富、贵贱、地位、信仰、智愚、老幼、善恶和国别,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伟大思想。在今天的中国,这一伟大思想得到了实现。因材施教,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学校,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终身学习,就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到老、学到老,所有人都需要一辈子学习;人人成才,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要为每一个人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学有优教,就是要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11]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具体而言,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做合格公民的基础要求做起,将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贯彻到全部的教育环节之中。换言之,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
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转变为生活方式,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讲的是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人一生都要学习。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学习应该成为人们更新知识、促进发展、实现价值、丰富生活的一种途径,成为人们生活的方式。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为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有优教,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这个核心。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来,各届各级政府都把教育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用什么样的标准衡量教育质量,是关乎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就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能力培养。2010年,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