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而言,传统衡量和评价一国经济发展或是贸易业绩的方法通常单纯地运用单个国内GDP或人均GDP、单个进出口总额或净进出口总量等指标,这种分析方法简单易行,大大节省了学者数据查找、整理和分析的精力。但此方法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国对外贸易的业绩,更不可能综合地衡量一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中国一直以粗放型、高污染、高能耗的制造业和加工贸易为主,虽然在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量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但是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出口地区结构、对外贸易全球竞争力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方面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因此本报告将分别从出口和进口两方面引入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三大指标完备科学地构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3.1.1 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图3-1 经济效益指标构成

如图3-1所示,经济效益指标E作为衡量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三大一级指标之一,分别由贸易规模指数E1、贸易结构指数E2和贸易竞争指数E33个二级指标通过分别赋以权重加权计算得出。根据学者以往的研究经验,本文选定贸易规模指数权重为30%、贸易结构指数权重为30%、贸易竞争指数权重为40%。

从对外贸易出口角度来看,贸易规模指数由三级指标出口总额E11、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E12和外贸出口依存度E13来衡量;从对外贸易进口方面来看,贸易规模指数同时又选取进口总额E14、进口的世界市场份额E15和外贸进口依存度E16作为三级指标来衡量,即贸易规模指数由出口总额、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外贸出口依存度、进口总额、进口的世界市场份额和外贸进口依存度6个三级指标构成,分别赋以1/6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贸易规模指数。按照此方法,贸易结构指数由衡量出口结构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E21、出口商品集中度E22、出口市场分布度E23和衡量进口结构的初级产品进口比重E244个三级指标构成,分别赋以1/4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贸易结构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则由衡量出口贸易竞争力的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E31、出口商品竞争力指数E32、出口技术效益指数E33和衡量进口竞争力的进口技术效益指数E344个三级指标构成,分别赋以1/4的权重进行平均加权得到最终的贸易竞争指数。

综上所述,通过分别赋以三级指标相等的权重计算出贸易规模指数、贸易结构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再按照30%、30%和40%的权重加权得到最终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指数。

3.1.2 经济效益各指标说明

本报告将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三个方面来评价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指标,构成经济效益体系的各指标说明如下。

1.贸易规模指数

贸易规模指数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贸易数额的大小及其变化,包括出口贸易规模指数和进口贸易规模指数。出口贸易规模指数用于衡量出口规模的大小,出口规模越大,说明出口总量越高,出口绩效越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指数越高。由出口总额、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外贸出口依存度三个指标构成。进口贸易规模指数则用来衡量进口规模的大小。一般而言,进口总量越大,说明进口的规模越大,对该国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度越大,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也越高。由进口总额、进口的世界市场总额、外贸进口依存度三个指标构成。

出口总额:用于衡量出口的相对规模,用当期价格表示的年出口总额表示。出口总额越大,说明出口规模指数越高,出口绩效越好,对外贸易的经济绩效越好。

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用于衡量一国出口额占世界市场出口总额的大小,用出口总额除以当期全世界出口总额来表示。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越大,出口的规模指数越高,出口的竞争力越强。

外贸出口依存度:用于衡量一国出口对GDP的贡献度,用出口总额除以当期的GDP来表示。外贸出口依存度越大,说明一国的出口贸易对该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越大;出口规模越大,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也越大。

进口总额:用于衡量一国进口的相对规模,用当期价格表示的年进口总额表示。总的来说,进口总额越大,说明进口规模指数越高,进口绩效越好,一国对外贸易的经济绩效也越高。

进口的世界市场份额:用于衡量一国进口额占世界市场进口总额的大小,用进口总额除以当期全世界进口总额来表示。进口的世界市场份额越大,进口的规模指数越高。

外贸进口依存度:用于衡量一国进口贸易对该国国内GDP的贡献度,用进口总额除以当期的GDP来表示。外贸进口依存度越大,说明一国的进口贸易对该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越大;进口规模越大,对该国国内经济的影响也越大。

2.贸易结构指数

贸易结构指数衡量了一国对外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构成以及地区分布,如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所占进出口额的比例,某种商品的出口集中度、进出口商品的地区集中度等,包括出口结构指数和进口结构指数。出口结构指数用于衡量出口商品的结构状况和地区分布状况,由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出口商品集中度和出口市场分布度组成。出口结构指数越高,说明该国商品出口的结构越合理,在世界市场的贸易竞争力也越高。进口结构指数则用来评价进口商品的结构状况和地区分布状况,本报告用初级产品进口比重来衡量。

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用于衡量工业制成品在一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以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占该国当期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来表示。一般而言,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越大,说明该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越合理,对本国的贸易结构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起到的导向作用也越大。

出口商品集中度:用以描述出口商品的种类和集中度。一般用库兹涅斯指数定义(韩轶,1995),即各种商品出口量占该国当期出口总额比重的平方和。本报告各种商品按照国际贸易分类标准(SITC)分成了10大类,分别是:食品和活畜;饮料和烟草;粗材料,不能食用,但燃料;矿物燃料,润滑剂和相关材料;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主要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其他商品。一般而言,出口商品集中度越高,说明该国出口越集中于某几种商品,对少数商品的依赖程度越高,具有较高的出口风险。

出口市场分布度:用于衡量一国出口商品地区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了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平衡性和风险性。作为贸易大国,中国的商品出口到世界范围内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及统计的精确性,本报告只选取了1993—2009年间中国的前10大主要贸易伙伴国或地区作为研究样本,分别是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韩国、德国、荷兰、英国、俄罗斯、新加坡和印度,这10个国家或地区从中国进口贸易总量超过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80%。出口市场分布度一般用集中度(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的倒数表示,即一国对外贸易的各个贸易伙伴出口市场份额的平方和。出口市场的分布度越高,说明该国对外贸易市场分布多元化程度越高,进出口市场分布越均匀,不依赖于某几个市场,贸易风险越小。

初级产品进口比重:用于衡量一国初级产品在该国贸易中的地位,一般用初级产品进口总额占该国当期进口商品贸易总额的比例来表示。初级产品进口比重越高,说明一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利用本国的原材料、本国资源及能源越少,商品贸易的结构、本国产业结构越合理,该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也越高。

3.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反映了一国对外贸易商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高低,是衡量一国贸易发展和绩效的质性指标,更全面科学地评价了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程度和经济效益。贸易竞争指数越高,说明该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越大,参与世界贸易市场时所占优势及话语权越大,可持续性也越强。一般由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出口商品竞争力指数、出口技术效益指数和进口技术效益指数构成。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它通过该产业在该国出口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所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由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因而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一般而言,如果一国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2.5~1.25,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1.25~0.8,则认为该国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低于0.8,则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出口商品竞争力指数:用于衡量一国各类商品在国内市场上竞争力的变化,一般用相对出口绩效来表示,即各类商品或服务的净出口额与当期该商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总额比的总和,其中各类商品同样按照SITC标准分为10大类。出口商品竞争力指数越高,说明该商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越大,同时也说明该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相对竞争力越强。

出口技术效益指数:用于反映一国出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的含量,一般用一定时期内高新技术商品出口贸易额在该国贸易出口总额所占的比例来表示。高新技术商品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率高等特点,出口比重越高,说明一国出口商品越具有竞争优势,在世界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一国的对外贸易越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口技术效益指数:用于反映一国进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的含量,一般用一定时期内高新技术商品进口贸易额占该国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高新技术商品的进口能够推动新技术的引入和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进口技术效益指数越高,说明进口商品中技术含量越高,进口替代的需求越大,该国未来经济和贸易发展的能力越强。

3.1.3 数据来源

本报告在较全面系统地构建经济效益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中国1993—2011年间全国性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得到出口总额、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外贸出口依存度、进口总额、进口的世界市场份额、外贸进口依存度、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出口商品集中度、出口市场分布度、初级产品进口比重、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商品竞争力指数、出口技术效益指数和进口技术效益指数14个三级指标值,再通过赋以相应的权重加权平均算出贸易规模指数、贸易结构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3个二级指标值,最后按照30%、30%和40%的权重加权得到1993—2011年间全国性最终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指数,并对经济效益指标、相应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分别进行深入全面的动态分析。

各三级指标具体的数据来源情况如下所示。

进、出口总额:本报告采用中国1993—2011年间各年的年进、出口总额表示。相应的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网站上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并以亿美元作为统计单位。

进、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用中国进、出口总额分别除以世界进、出口总额来表示。其中中国进、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于中国各年统计年鉴,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数据全部来源于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WTO Database)。中国进、出口总额及世界进、出口总额均采用亿美元为统计单位。

外贸进、出口依存度:用中国进、出口总额分别除以中国当期总GDP表示。中国进、出口总额及中国总GDP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各年统计年鉴,并以亿美元为统计单位。

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用工业制成品出口量除以中国出口总额表示。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及中国出口总额数据均来自中国各年统计年鉴,并以亿美元为统计单位。

出口商品集中度:用各种商品出口量占中国当期出口总额比重的平方和来表示。其中按照SITC标准分类的10类商品出口量及中国出口总额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各年统计年鉴,并以亿美元为统计单位。

出口市场分布度:用中国对前10大贸易国或地区的出口量占中国出口总额比重的平方和来表示。其中1993—2011年间中国对前10大贸易国或地区的出口量数据全部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ited Nations COMTRADE database)的统计年鉴表(List of Yearbooks),并采用百万美元(value in million US dollars)为统计单位;中国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于中国各年统计年鉴,计量单位统一换算为百万美元。

初级产品进口比重:用初级产品进口量除以中国进口总额来表示。初级产品进口量及中国进口总额数据均来自中国各年统计年鉴,并以亿美元为统计单位。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用中国各类商品在中国出口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各类商品所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其中中国各类商品的出口量及中国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于中国各年统计年鉴,各类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于美国普查局数据库(U.S.Census Bureau Database),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数据全部来源于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WTO Database)。

出口商品竞争力指数:用各类商品的净出口额占该商品的进出口总额比重之和来表示。相应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各年统计年鉴,并以亿美元为统计单位。

出口技术效益指数: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占出口总额的比例来表示。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部的统计数据库,并以亿美元为统计单位。

进口技术效益指数: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量占进口总额的比例来表示。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部的统计数据库,并以亿美元为统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