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将遵照前面阐述的三个原则,概括介绍我们构建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指标框架。

2.3.1 指标设计

借鉴前面提到的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指标评价体系设计原则,我们选取经济指标、生态指标、社会指标作为一级指标;选取贸易规模指数、贸易结构指数、贸易竞争指数、贸易环境效益指数、贸易资源效益指数作为二级指标;选取出口总额、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外贸出口依存度、进口总额、进口的世界市场份额、外贸进口依存度、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出口商品集中度、出口市场分布度、初级产品进口比重、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商品竞争力指数、出口技术效益指数、进口技术效益指数、出口贸易废水排放、出口贸易废气排放、出口贸易固体废物排放、贸易能源密集度、初级产品效益度、外贸引致的福利变动和外贸引致的就业变动作为三级指标。指标评价体系见表2-2。

表2-2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将对贸易的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的评价,统一放在生态效益指标项下,这是因为环境和资源本身并不可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或不合理资源的利用都有可能带来环境问题。就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而言,我们的初级产品和某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的出口,直接或间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原因正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未完全燃烧煤或其他粗制资源。为了更好地衡量对外贸易中的资源使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设计了贸易能源密集度和初级产品效益度2个三级指标,并通过计算进口初级产品比重与出口初级产品比重的比值来衡量初级产品效益度。这一指标设计的前提条件是认为初级产品是直接耗费资源量最大的产品,现在看来这个前提条件依然符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2.3.2 指标权重的设计

如前所述,对指标赋予怎样的权重才能更好地描述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和潜力,是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核心。常用的如熵值法等赋予权重的方法,基本上是凭借对信息量的衡量确定指标的权重,即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越小则熵值越小;反之亦然。然而评价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潜力,需要考察影响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因素的解释能力,即衡量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能够解释多大程度的贸易发展,以此作为赋予不同指标权重的根据。Hotelling(1933)首先提出的主成分因子分析,能够通过降维的思想将所有指标的信息通过少数几个指标来反映,在低维空间将信息分解为互不相关的部分以获得更有意义的解释。我们将这种方法引入到指标权重的设计问题上,即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定量检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典型指标对对外贸易发展的解释水平,以此作为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成分因子分析的结果如表2-3所示。

主成分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一级指标的第1主成分均值可达0.9910,即绝大部分的对外贸易发展可以用我们所选取的指标加以描述。其中,经济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分别赋予0.5、0.3和0.2的权重;第二级指标的权重也可以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的结果加以确定:贸易规模指数、结构指数和竞争指数分别赋予0.3、0.3和0.4的权重,贸易环境效益指标、资源效益指标分别赋予0.6、0.4的权重。三级指标的权重我们按照均分原则赋予,以保证基础指标的全面性。

表2-3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典型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

注:第一级指标主成分分析时分别选择了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出口技术效益指数、进口技术效益指数、绿色出口指数、初级产品效益度、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作为典型指标;本表报告的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均为调整的统计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