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时代的命题,只有在全球化条件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有可能。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打破障碍相互联通,通过互联互通夯实全球化根基,正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奠基工程。目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联通建设全面展开,涉及国家和地区众多,在交通和通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设施联通的合作机制探索取得新成效

中国着力加强与沿线国家在区域基础设施联通上的合作,各部门、各地区与沿线国家积极对接沟通,务实推进双边和区域基础设施联通建设与合作,推进国际运输便利化。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合作平台,中国已与19个国家签署22项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分别与比利时、阿联酋、法国签署机动车驾驶证互认换领双边协议;与6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70个双边和区域海运协定,海运服务覆盖沿线所有沿海国家;与26个国家(地区)签署单边或者双边承认船员证书协议,与新加坡签署电子证书谅解备忘录,便利船舶通关,引领和推进电子证书在全球航运业的应用进程;建立中欧班列国际铁路合作机制,与22个国家签署邮政合作文件,实现中欧班列出口运邮常态化运作;与100个国家签订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截至2019年年底,中外航空公司在中国通航54个合作国家,每周运行6846个往返航班,与东盟、欧盟签订了区域性航空运输协定。①这些双边和区域海运协定、双多边运输便利化协定,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

同时,中国与合作国家在规章制度、标准规则、合作模式、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软联通的建设上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如海关通关制度协调及数字“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数字方案,夯实了“一带一路”数字联通和使中国成为全球数字重要标准设定者的基础。②中国先后同20多个国家通信主管部门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与16个国家签署了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文件。

二、“四位一体”互联互通网络已初具规模

陆上,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泛亚铁路等重点铁路项目,曼谷—昆明公路、双西公路、中巴经济走廊公路等重点公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皎漂港等项目进展顺利,蒙内铁路、亚吉铁路、巴基斯坦拉哈尔“橙线”轨道交通项目顺利建成,极大地促进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在疫情防控期间,设施联通并没有因疫情而停滞,很多标志性项目在此期间顺利完工,推动互联互通,进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复苏。其中,中欧班列的成绩喜人。截至2022年1月29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运送货物超455万标箱、货值达2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海上,中国海运服务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所有沿海国家,海运互联互通指数全球第一。中俄“冰上丝绸之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跨国运输线路有序推进,为中国对外贸易开辟了新的物流通道。

天上,“一带一路”空路联系更加畅通便捷。2018年,新辟国际航线167条,其中涉及“一带一路”国家航线105条。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已与10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

网上,中国积极参与共建国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多个沿线国家通过跨境陆缆、国际海缆联通,有效促进了多个跨区域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于2018年年底开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至此,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陆上、海上、天上、网上的“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网络初具规模,不仅提升了与其他国家互联互通水平和国际运输便利化水平,也促进了贸易成本的降低和贸易的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报告,中老铁路开通后,从老挝万象到中国昆明的货运成本将降低40%至50%,同时老挝国内线路成本将降低20%至40%。①中老铁路建成运行后对老挝—泰国—中南半岛的联通都有辐射效应。

三、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创造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对外承包工程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2017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超八成为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年均为东道国提供超过70万个就业岗位,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5611份,新签合同额1414.6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总58.4%。交通运输建设、一般建筑、电力工程、石油化工等为主要领域,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占比均超过75%。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