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①,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②,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③。

注释

①道常无名,朴虽小:两种断句法,第一,道常无名、朴。虽小。第二,道常无名,朴虽小。朴是原木,它和无名、小一样,都是对道的一种规定。小,精微,意思是,道是超形象、超感觉的。王弼说,道,无形故无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

②始制有名:卢育三说,朴(道)分割制作为器物,然后据器立名。从社会意义上说,原始混沌的自然状态破坏,分裂为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因而有了名号。

③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王雱说,江海不求水而水皆归之,只因无论是江海的水还是河流的水都是同一性质,同性相吸,所以全奔赴同一地方。道,是所有人的性,圣人能集其性,众望所归,也是同一性的缘故。黄茂材说:“人之于道,如川谷之赴江海,无有不至,惟其不知道之所在,故有横流绝港之患。”

译文

道永远是没有名字,处于朴质状态又微小难见的,但天下没有谁可以让它臣服。圣人如果能遵循道,什么都不需做,万物就自动归顺。好像是天地阴阳之气的**,甘露自然降落,圣人只要遵循道,不必发布任何命令,万民就能普遍得到滋润。道自我分割后成为各种器物,然后根据器的特质命名,于是就有了各种人在社会中不同地位的名号,有了名号,争名夺利开始,此时应该制止,让器复归于道,如此才没有危险。圣人守道为天下所归,如同江海为河流所归。

度阴山曰

老子喜欢野生,孔子喜欢家养,两个老头因此爱好,创造了道、儒两个光芒万丈的学派。

孔子的弟子宰予口才极好,能说会道。起初,孔子很喜欢他。但不久,宰予就暴露出懒惰的毛病。有一天,孔子正给弟子讲课,忽然发现宰予没来,于是派弟子去找。

弟子很快来报告说,宰予正在睡大觉。孔子叹息道:“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往常我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和他说的保持一致;现在我听了别人的话后,还要考察一下他的行为。这是宰予给我的教训啊。”

注意该故事中这句话:朽木不可雕也。孔子在其他场合还说过这样的话:(君子的修养应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还要细细打磨。

“朽木不可雕也”意味着孔子认为,木头必须经后天雕刻。至于切、磋、琢、磨,都是对先天的事物进行后天的改造。谈到这里,我们就该明白,为什么老子反感孔子了。因为孔子在“有为”,而老子则主张“无为”。所以,孔子才说玉不琢不成器,而老子则认为,朴才是道。

朴的本义是未经加工的木材,属于自然状态,这种状态当然是老子最喜欢的状态。在大自然中,树木不会鄙视小草,小草也不会羡慕树木,老虎不会羡慕飞鹰,飞鹰也不会嫉妒老虎,大家相安无事,没有分别心。为什么小孩子无忧无虑?因为他们没有分辨事物高下的能力,他们还不知道何谓丑何谓美,不知道何谓富有何谓贫穷,他们处于一种人人平等、人人都一样的朴的自然状态中。

自然之物一旦被雕刻、被切磋琢磨后,就成了人造物。人制造事物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可以分别事物。一块木头,分成几段,第一段做木佛,第二段做马桶,第三段做门槛,本来是一块毫无分别的木头,如今被分成了三等,这就是老子所谓的“朴散为器”。

小孩子长大后,从客观世界中知道了美丑、贫富、善恶、是非,于是,在经过分别、对比后发现了自己丑、穷,然后焦虑情绪顿生,幸福感**然无存。

在孔子眼中,朴必须散为器,只有人为制造后的事物,才更符合人类世界的审美和意义。世间万物无数,必须一一命名,分门别类,让人熟知。而在老子眼中,朴散为器是大逆不道,因为凡是人为就是有为,有为是不自然,自然的事物才是无为。

老子说,道自我分割后成为各种器物,人会根据器的特质命名,于是就有了各种人在社会中不同地位的名号,有了名号,争名夺利就开始了。其实认真想来,那些名利都是人为,并非自然的道。争名夺利都是在玩一个别人设计好的游戏。朴散为器的最大祸害不是让人争名夺利,而是让人不能无为,永远地有为下去,无穷无尽的内耗最终毁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