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a,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b。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c。阴精此沦惑d,去去不足观e。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年级上册)

注释

a瑶台:神话传说中神仙的住所。b团团:圆圆的样子。c天人:天上人间。d沦惑:沉沦,指被蟾蜍吃掉。e去去:越去越远。

解析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叫它白玉盘。又疑心它是瑶台的仙镜,飞到了青云之上。住在月亮上的仙人垂下两只脚,月宫里的桂树长得圆圆的。白兔捣好了药之后,请问给谁吃呢?蟾蜍把月亮啃得缺了一块,明亮的月儿变得昏暗。后羿曾经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从此变得清静安宁。月亮现在变得沉沦了,可看性也离人越来越远。满心忧虑又能怎么样呢?悲哀、伤心已经让我肝肠寸断。

唐玄宗晚年时期,朝政腐败,奸臣、宦官当道。李白在一个晴朗的夜里独自赏月,想起现实中的情景,写下了这首乐府诗,借蟾蜍蚀月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语文小课堂

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据说,他每日必饮酒,每次都会喝醉,醉了就吟诗作句,妙语连珠,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他因为喝酒而误了不少事,也因为喝酒,他专门写了一首诗来向妻子道歉:“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意思是自己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让妻子跟着自己受委屈了。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a。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b。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c。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d?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e,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f。

注释

a南山:即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以南。b苍苍:灰白的样子。c辗:同“碾”,轧。d骑:指骑马的人。e敕(chì):指皇帝的命令。f直:同“值”,价钱。

解析

《卖炭翁》是白居易组诗《新乐府》中的一首,描写了一个靠烧炭为生的老人悲惨的遭遇,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有力地抨击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的同情。

开篇两句直接写卖炭翁以卖炭为生,后面两句对他的形象做了具体描写,突出了他的苍老和贫苦。接着,诗人采用设问的方式,再次强调卖炭翁生活困苦,吃和穿全靠卖炭得的钱。这为后面卖炭翁遭遇强买强卖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六句写卖炭翁强忍着寒冷,却希望天气越来越冷。经过半天的跋涉,牛困人乏,他终于来到了集市。“忧”和“愿”相对,写出了卖炭翁反常的心理。“夜”和“晓”相对,写出了卖炭翁的劳苦和心里的迫切。“牛困人饥”“泥中歇”进一步表现出卖炭翁的艰辛。接下来是事件的转折和结尾:“翩翩两骑”“黄衣”“白衫”与卖炭翁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表现出了采买太监的高高在上。他们借着皇帝的名义,低价向卖炭翁强行购买,让他几天的辛苦和期望都化成了泡影。

全诗描写具体生动,语言明白如话,在对比与反衬中,把情感融于叙事之中,含蓄有力,震撼人心。

岭南江行

[唐]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a,望尽黄茆是海边b。山腹雨晴添象迹c,潭心日暖长蛟涎d。射工巧伺游人影e,飓母偏惊旅客船f。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g。

注释

a瘴(zhàng)江:古时对岭南地区的江河的称呼。云烟:云雾,烟雾。b黄茆(máo):黄茅。c山腹:山腰。象迹:大象的踪迹。d蛟涎:蛟龙的口水,此处指水蛭。e射工:即蜮,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射人的动物。伺:偷偷观察,等待时机。f飓母:飓风要来的时候天空出现的一种像彩虹的景象,也指飓风。g流年:如流水般消逝的岁月。

解析

江水往南流淌,进入茫茫云烟之中,遍地黄茅的尽头就是海边。雨过天晴后,半山腰有大象的踪迹,阳光炙热的时候能看到潭中有水蛭浮现。射工偷偷地探察行人的身影,准备偷袭,飓母经常惊吓行船的旅客。从今以后,忧虑之事不止一件,怎么能容我在还没有彻底年老时就消极应对呢!

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到岭南后所写的,通过描述岭南的特异风物,如瘴江、黄茆、象迹、蛟涎、射工、飓母等,展现了当地荒凉落后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所处政治环境的险恶。诗人虽然对未来心怀忧虑,但是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想抓紧时间做出一番成绩。

短歌行

[汉]曹操

对酒当歌a,人生几何b!譬如朝露c,去日苦多d。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e。青青子衿f,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g,食野之苹h。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i?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j,枉用相存k。契阔谈?l,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m,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

a对酒当歌:面对着酒与歌,即饮酒听歌。当,对着。b几何:多少。c朝露:清晨的露水,比喻生命短暂或事物存在时间极短。d去日:过去的日子。苦:苦于。e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f青青子衿(jīn):指代有学识、有才干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衣领。g呦yōu)呦:鹿的叫声。h苹:艾蒿。i掇:拾取,摘取。j越陌度阡:穿越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k枉用相存:屈驾前来。存,问候。l?:同“宴”。m三匝:三周。

解析

一边喝酒一边听着歌,人的一生多么短暂!就像早晨的露水转瞬即逝,可悲的是有太多逝去的时光了。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无法排遣。什么能用来排解忧愁呢?只有酒。有学识的人才啊,你们让我朝思暮想。因为你们,我一直念念不忘到现在。鹿群呦呦地叫着,在原野上吃艾蒿。我将奏瑟吹笙,欢迎人才来做我的嘉宾。明亮的月儿啊,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心中产生的忧愁,绵绵不断而来。我期待的人穿越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前来,我们在宴会上再续久别重逢后的情谊。月儿明亮,星星稀疏,乌鹊飞向南边,绕树三周,却没有找到可以停歇的地方。山不满足于高,海不满足于深,我愿意像周公一样,让天下的英才都归附到我这里。

这首《短歌行》是曹操按汉乐府的旧题写的拟乐府,以前的古辞已经失传。整首诗的主题就是表达求贤若渴的思想,虽然政治性很强,但是运用了比兴手法,发挥了诗歌的优势,感情色彩很丰富,所以也达到了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效果。

全诗分为四节,每八句为一节。第一节抒发人生苦短的感叹,感情低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第二节化用《诗经》中的句子,表达对人才的念念不忘之情,具有感人的力量。第三节写自己仍然为求才而忧愁,愁绪难以断绝。这几句对诗的主题进行反复咏叹,加强了抒情的色彩。第四节用比喻手法进一步加重感情色彩,最后四句化用周公吐哺的典故,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文小课堂

许攸原来是袁绍的谋士,后来对袁绍失去希望,转而投奔了敌对的曹操。许攸来投奔的时候,曹操高兴得未及穿鞋,赤脚去迎接他,后来又不计前嫌地重用他。这对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个故事成为曹操求贤若渴的典型案例。

生年不满百

[汉]佚名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a。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c?愚者爱惜费d,但为后世嗤e。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注释

a千岁忧:指深深的忧虑。千岁,泛指时间很长。b秉:用手拿着。c来兹:来年。d费:指钱财。e嗤:讥笑,嘲笑。

解析

人生在世还不到一百年,却常常生出无限的忧愁。总是苦于白天太短、黑夜漫长,为什么不拿上蜡烛在夜间游玩呢?时光易逝,就应该及时行乐,怎么能拖拖拉拉地等待以后?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去吝惜钱财,这样只会被后来人讥笑。像王子乔那样乘鹤成仙,这样的事情恐怕很难再等到。

这首五言诗收录在《古诗十九首》中,一般被认为是汉代的作品。整首诗都在感叹人生苦短,劝诫人们把握当下,及时行乐,不要像那些贪图名利或一心求仙问道的人一样,到头来两手空空,被人耻笑。

前两句写人生短暂,却有人怀着仿佛积累了千年的忧愁。“百”和“千”的对照,展现出自寻烦恼者的可笑。接着四句劝诫人们与其抱怨,不如热爱生活,及时行乐。最后四句讽刺了那些守财奴和求仙问道的人,他们追求的名利或仙缘都是空的,不如把握当下。

全诗采用对比的手法,层层推进,用词简单却寓意深刻,典故的运用起到了强化主题的作用。

病起书怀二首·其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a。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b。天地神灵扶庙社c,京华父老望和銮d。出师一表通今古e,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释

a客:旅居,作客他乡。江干:江边。b阖棺:盖上棺材。c庙社:宗庙社稷,代指国家。d和銮:皇帝的车驾。e出师一表:指诸葛亮的《出师表》。

解析

这一年,诗人陆游被免官。他独自一个人离开都城,暂时居住在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由于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大病一场,病好后写下了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开头两句点题,描述自己病后憔悴消瘦,头上的纱帽变得宽松。其中“纱帽宽”是一语双关,既是说帽子松,又暗指被免官。三四句写自己虽然遭遇坎坷,壮志难酬,但是心中坚定地怀抱着对国家的忠诚,仍然对前途充满希望。这两句是全篇的主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千古名句,成为后世很多爱国志士的座右铭。五六句抒发了对国家形势的忧虑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殷切期望。最后两句化用诸葛亮在出征前作《出师表》,劝说后主刘禅兴复汉室的典故,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夜半挑灯”一词也侧面说明了诗人收复河山的建议不被采纳。

全诗从病写起,到细读《出师表》结束,通篇都在表达深深的爱国之情,这种感情不会因为被打击而磨灭,在境界上高人一筹,令人佩服。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a,中间小谢又清发b。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c。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a蓬莱文章:蓬莱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山,藏有很多宝典秘录。东汉时人们称国家藏书的地方为蓬莱山,所以这里用来代指汉代的文章。建安骨: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苍健遒劲,被称为“建安风骨”。b小谢:指谢朓。他擅长山水风景诗,后人常把他和谢灵运并称为“二谢”,谢朓是其中的“小谢”。清发:清新秀发。c览:同“揽”,摘取。

解析

抛下我离开的昨天已经无法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日让我很烦忧。不远万里而来的长风吹送着回归南方的鸿雁,见到此景,就可以登上高楼痛饮一番了。汉代的文章和建安风骨值得赞颂,小谢清新秀发的诗风也让人欣喜。满怀豪情逸兴,神思飞扬,好像要飞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明月。抽取宝刀砍流水,水却流得更急了;举起酒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人生在世有太多的不如意,明天就披散了头发,坐上一只小舟,自由地漂流于江湖吧。

这首诗是李白在谢朓楼为族叔李云置酒饯行时写下的,诗中并没有直接写离别,而是重点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愁苦,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自在生活的向往。诗的一开篇就直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感叹时间流逝,难以挽回,当下又烦恼多多。接着出现转折,诗人看到壮美的景色,苦闷散去,豪情又起,幻想上青天揽月。接着思绪又是一个大转折,诗人想起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又陷入苦闷。最后,诗人做出了归隐江湖的打算。

整首诗风格豪迈飘逸,有着彻骨的潇洒之意,读来让人感觉酣畅痛快,神思飞扬。

语文小课堂

谢灵运与谢朓在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大谢、小谢。谢朓活着的时候就被誉为当世最出色的诗人,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王维、李白等人都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李白,他很敬仰和赞赏谢朓,现存的李白诗中,直接提到谢朓的诗有十二首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