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a,寒梅著花未b?
注释
a来日:来的那一天。绮窗:装饰精美的窗户。b著花:开花。未:没有。
解析
你是从我的家乡来的,那一定知道家乡的情形吧。请问你来的那一天,我家窗户前的那棵梅树开花了没有?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久在异乡的游子殷勤地向刚来的同乡询问家乡的情况。前两句写出了他急切的心情,两次出现“故乡”,正是他强烈地思念故乡的表现。纯粹的白描手法简洁地勾勒出了游子的心理、神态和感情。后两句是游子询问的具体内容,他没有问其他的,而是问梅花开了没有。这是一种通过特殊来展现一般的写作技巧,平淡质朴、如叙家常的问话让思乡之情显得更纯、更真,寓巧妙于朴素。
本诗语言质朴平淡,自然天成,看似信手拈来,没有任何技巧,实际上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a,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上册)
注释
a夜光杯:一种用美玉制成的饮酒器皿,在古代很名贵。相传把美酒倒入杯中,杯子会在月光下闪闪发亮。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解析
我用葡萄酒倒满夜光杯,正要举杯痛饮的时候,却听到了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如果我醉倒在沙场上,还请你不要见笑,自古征战能有几个人活着回来的?
凉州在今甘肃武威,诗人曾以驾部员外郎的身份前往西北前线,输送马匹与粮草等军需物资,亲身体会过边塞将士的生活。这首诗就描写了荒寒艰苦的边地中战时紧张、战后放松的生活场景,歌颂了战士们豪爽的个性和无畏的精神。
首句运用华丽的辞藻描写盛会的豪华气派,美酒和玉杯调动起将士们的情绪,大家准备趁着难得的休战机会,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第二句让热闹的气氛顿时变得激昂,琵琶声让大家更兴奋了。这一句特意在气氛上进行了渲染,也展现了将士们的豪爽个性。后两句写的是即将出征的将士对伙伴的劝饮,即将来临的可能是战死疆场,但他们毫不畏惧,反而豪爽地开起了玩笑:如果我在沙场上醉倒,可千万不要笑我!这种视死如归的勇气带着极大的感染力,赋予这首边塞诗开朗昂扬、明快热烈的盛唐特色。
作者小传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处于同一时期。他的诗感情奔放,辞藻华丽,当时有很多人喜欢。
语文小课堂
王翰虽然在唐代诗人中并不显眼,但很受人敬重和爱戴。当时有个学士叫杜华,他的母亲崔氏说过:“我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现在我想要搬家,让你能与王翰当邻居,这就足够了!”可见当时王翰的才名之盛。
破阵子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a,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b,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c,笑从双脸生。
注释
a新社:指春社。b巧笑:美好的笑貌。c斗草:又叫斗百草,古代民间妇女中间流行的一种游戏,用手中的草之优劣多寡斗输赢。
解析
上阕写景。开头一组对仗点明时节,也为全词奠定了明朗、欢快的基调。后三句通过写水波**漾的池塘、几点碧绿的苔藓、鸣叫的黄鹂和太阳下飞舞的柳絮,勾勒出一个春意盎然的花园。下阕写人。两个少女在采桑径相遇,决定玩斗草的游戏。赢了的少女说:“难怪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好梦,原来是预示着今天的获胜啊!”少女的脸上挂着欢喜的笑容。
这首词用轻松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古代少女在春天里的一个生活片段,刻画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与神态,语言明丽清新,引人入胜。
作者小传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七岁能写文章,十四岁时就因才华过人而被赐为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做到宰相,提拔了大批人才,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能诗能文,擅长写词。所写的词大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诗酒悠游、离愁别恨,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a,白雨跳珠乱入船b。卷地风来忽吹散c,望湖楼下水如天d。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上册)
注释
a翻墨:被打翻的墨,形容云层很黑。b白雨:夏天下暴雨,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雨点显得白而透明。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雨点大,杂乱无序。c卷地风来:指狂风从地面席卷而过,势头迅猛。d水如天:形容湖面如天空一样开阔、平静。
解析
黑色的、厚厚的云层向上翻滚,就像打翻了墨汁一样。天边的山还没有被云层遮住的时候,夏天的急雨就来了,激起的水花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飞溅进船中。忽然,狂风从地面席卷而来,吹散了天上的乌云,望湖楼下的湖水变得如天空一样开阔平静。
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杭州做通判。他在六月二十七日这天去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了这幅奇妙的景色,然后到望湖楼上喝酒,醉酒后写下了这首诗。全诗都在一个“醉”字上,既醉于酒,也醉于山水美景。
第一句写云,第二句写雨,运用比喻,形象逼真。“未”字显示出天气变化得太快,“跳”和“乱”显示出暴雨的大和雨点的急。第三句写风,它席卷大地,一下子把湖面上的雨和云都吹散了。“忽”字显示出风的大和快。最后一句写天和水,湖面风平浪静,天光相映,一片安宁,刚才的狂风暴雨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全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让人读来如同身临其境,神清气爽,心中充满了风雨过后的安详和宁静之感。
风流子
[宋]周邦彦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a,前度莓墙b。绣阁里,凤帏深几许c?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注释
a土花:苔藓。b莓:青苔。c凤帏:闺阁门上装饰着凤凰图案的帘子,此处指华丽的闺阁。
解析
这首词主要写景,通过写景来抒发相思之情,多处化用典故,句句精工,结构细密。上阕写初春时节所居之处的景色,新绿在池塘中生长,风中的帘幕飘动,夕阳只剩下碎影,一派恬静的气氛。“金屋”化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旧时巢燕”“土花”“莓墙”暗含着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之感。“绣阁”“凤帏”“丝簧”都是为了突出闺阁的深,只见帘幕,只听见乐声,难以见到人。因为见不到人,所以有相思之苦,满怀幽怨无法倾诉。
下阕中,“遥知”“应自”都是词人的猜测,承接上阕所说的见不到人。“待月西厢”化用《莺莺传》的典故。“最苦”句是说不能到爱人身边去,相思最苦。接下来的“秦镜”化用秦嘉送给生病的妻子镜子表达相思挂念的典故,“偷换韩香”化用贾午把外来的异香偷偷赠给情人韩寿的典故——这两个典故都包含了男女之间互赠信物表达情意的意味——来表达词人的相思之情。最后两句,词人把自己的感情与上天联系起来,画龙点睛,可以称得上是神来之笔。
村 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a。儿童散学归来早b,忙趁东风放纸鸢c。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下册)
注释
a春烟:春天时水和草木等被太阳照耀蒸腾出来的雾气。b散学:放学。c东风:春风。纸鸢:指风筝。鸢,老鹰。
解析
农历二月,青草生长,黄莺飞翔,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抚摸着堤岸。孩子们早早地放学回家了,急急忙忙趁着春风吹得起劲的时候去放风筝。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乡村居住时见到的景象:早春时节,在万物生机盎然的农村,一群孩子在放学后忙着放风筝。前两句点明时节和自然景色。草”“莺”“杨柳”“春烟”写出了农村特有的明媚春色和欣欣向荣,具体而生动。“长”“飞”写出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发,“醉”字写出了杨柳娇柔的姿态和神韵。后两句写人,“儿童”“东风”“纸鸢”都给这一幅春光图增添了生机。景和人融合在一起,让人仿佛能听到里面的欢声笑语,能感受到诗里人物的欢快情绪。
作者小传
高鼎(1828年—1880年),字象一,又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后期诗人,最有名的诗就是这首《村居》。
语文小课堂
风筝别名“纸鸢”“鹞子”等,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翟发明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墨翟发明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直至造纸业日渐发达,坊间才开始用纸做风筝。风筝曾被用于传递军事信息,也曾用作刑罚。到了宋朝,放风筝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户外活动,许多文学作品和画作中都有风筝的身影。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a,花木成畦手自栽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c。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上册)
注释
a茅檐:茅屋屋檐下面,这里指庭院。b畦(qí):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c排闼(tà):推开门。闼,小门。
解析
茅屋屋檐下的庭院经常被人打扫,所以干净得没有生出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地排列,这些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院子外面有一条小河环绕着大片绿苗,有两座山峰就像要推开院子的小门,为主人送来绿色。
这首诗是诗人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题写在一位号湖阴先生的隐士的墙壁上的,两人比邻而居,经常往来。前两句写湖阴先生庭院的景色。“净无苔”写庭院的整洁。“花木成畦”写庭院的精致。“手自栽”暗示这么精美的院子都是湖阴先生亲手布置的,体现出他勤劳整洁、爱护花草的品性。后两句写院子外的自然环境之美,可见把居所选在这样的环境下的湖阴先生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这首诗运用了映衬和拟人的手法,把写景和写人熔于一炉,既表现出了客观景物的美,又表现出了景物中人的美,真实自然,一举两得。
语文小课堂
相传,王安石少年读书的时候读到一本《开元天宝遗事》,上面写李白曾经梦到自己用的毛笔上长出了一朵美丽的花,后来就变得才华满腹,名扬天下。于是,王安石就去请教当时的老师,问他是否真的有生花妙笔。老师拿来九百九十九支毛笔,告诉他,生花妙笔就在其中,但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他自己拿去写文章,用完一支再用下一支,才会找到。王安石信以为真,写秃了九百九十八支毛笔。当拿起最后一支笔写文章时,他突然感到得心应手,这才恍然大悟:自己真的拥有生花妙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