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

[汉]曹操

神龟虽寿a,犹有竟时b;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c,志在千里;烈士暮年d,壮心不已e。盈缩之期f,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g。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a寿:长寿。b竟:终结,这里指死去。c骥:千里马。伏枥:卧在马槽边,形容马生病衰老。枥,马槽。d暮年:晚年。e已:停止。f盈缩之期:指人寿命的长短。盈,满。缩,短。g永年:长寿。

解析

神龟虽然长寿,但也有生命到头的时候;腾蛇即使能够腾云驾雾,最终也会死去,化为尘土。年老病弱的千里马躺在马槽边,它的雄心壮志依旧可以奔驰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年纪大了,也不会停止奋进的雄心。人生命的长短,并不是仅仅取决于上天的安排;只要自己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够活得很久。啊,我很庆幸,所以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

这首《龟虽寿》是曹操的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是诗人在平定乌桓叛乱之后在回师的路上写的。当时他已经五十三岁了,但依然满怀雄心壮志,自强不息。全诗把哲理思考、慷慨**和艺术形象相结合,表达出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诗歌一开始就发出议论,用神龟和腾蛇这两个形象的比喻说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永恒。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就要消极悲观,正因为生命有限,所以更要锐意进取,有所作为。接着,诗人用老骥和烈士来自比,表现出自己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积极精神与豪迈气概。最后,诗人说,要注意修养身心,来达到长寿的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所事事,还是得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作者小传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他精通兵法,擅长写诗,诗风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所写的散文清峻整洁,为建安文学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语文小课堂

曹操带领军队经过一片麦田时,命令属下不得践踏庄稼,否则就要砍头。结果,曹操自己的马受惊跑到了田里,踏坏了麦田。曹操让执法官给他定罪,遭到了拒绝,于是要自刎谢罪,被大家劝阻。最后,曹操就割断自己的头发来代替砍头的刑罚。这就是割发代首的故事。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a。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b。复值接舆醉c,狂歌五柳前d。

注释

a潺湲(yuán):缓缓流淌。b墟里:村里。c复值:又遇到。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这里指裴迪。d五柳:东晋的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这里指诗人自己。

解析

寒秋中的山变得苍翠,溪水每天都缓缓流淌。我拄着拐杖站在门口,黄昏时在风中听蝉的鸣叫声。渡口处只剩下残阳的时候,村落里就有炊烟升起来。又遇到裴秀才喝醉酒,来到我面前狂歌高唱。

王维晚年的时候,和裴迪一起隐居在辋川。在诗中,诗人描绘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如同一幅静谧恬适的山水田园风景画。“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写出了他的潇洒安逸和超然物外,“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让整首诗达到了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作者小传

王维(约701年—761年),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自号“摩诘居士”。因做过尚书右丞,世人又称“王右丞”。其作品主要为山水田园诗,体物精细,状写传神,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宋代文学家苏轼评价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语文小课堂

王维出身于一个信奉佛教的家庭,这从他的名“维”和字“摩诘”中就可以明显看出来。他少年成名,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早年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后来逐渐失去雄心壮志,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喜欢参禅悟理,后期的诗画创作中充满了禅意,人们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在他死后给了他一个“诗佛”的称号。

瑶 池

[唐]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a,穆王何事不重来?

注释

a八骏:秦穆王所乘的八匹骏马,据说可以日行三万里。

解析

瑶池的西王母打开绮窗,顿时,《黄竹》曲的歌声让天地间充满悲哀的情绪。八骏马一天能跑三万里,周穆王因为什么事没有再回来?

《穆天子传》曾记载,周穆王坐着八骏马拉的车去拜访西王母,他有事要离开了,两人约定三年后再相聚。西王母送给周穆王一首歌谣,其中有一句意思是:如果你不死,还要再回来。周穆王回答说:“差不多三年后,我就来了。”但是最后周穆王没有出现。

诗人在诗中描写了这个神话传说,开篇写西王母倚窗盼望周穆王的到来,第二句的“黄竹歌声”暗示周穆王已死。后两句提出疑问,引发人们深思:长生不老只是妄想。诗人用这首诗讽刺当时的帝王为求长生,做出了很多荒唐事,言辞犀利尖锐,直指痛处。

语文小课堂

西王母是传说中由混沌道气中的西华至妙之气凝聚而成的女神,掌管灾疫和刑罚。根据《山海经》的描述,她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样的牙齿,喜欢长啸,蓬散着头发,头上戴着首饰,住在昆仑仙山上。后来,人们渐渐把她的形象变得更加慈祥与温和。

自 遣

[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解析

罗隐由于仕途不顺,产生了消极颓废的情绪,就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愤世嫉俗之情。全诗采用了重叠往复、回环变化的写法,有一唱三叹、意犹未尽的效果。

第一句看起来很洒脱:考中功名就高歌庆祝,考不中就算了,不再纠缠。第二句告诫人们,想得太多只会让人觉得苦难没完没了。后两句劝告人们要及时行乐,活在当下。这听起来很旷达,却有一股凄凉无奈的情绪暗藏其中,让人心情沉重。

作者小传

罗隐(833年—910年),字昭谏,新城(今属浙江杭州)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他是有名的才子,却考了十多年都没有考中进士。

代悲白头翁

[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解析

《代悲白头翁》又叫《白头吟》,这首诗通过描写洛阳女儿对落花的叹息和白头翁的遭遇,感叹年华易逝、红颜易老、富贵无常,抒发了浓烈的感伤之情。

开始两句起兴,写洛阳城东暮春时的景色,引出下文洛阳女儿看到落花后的感叹,也为后面赞美大好春光、感伤青春易逝做了铺垫。然后诗人叙述了松柏被砍伐做柴火、桑田变成沧海的现象,阐述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观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年年岁岁”和“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造就了回环排沓的效果,音韵美,感情真。此后开始写白头翁的遭遇,他以前是翩翩美少年,也曾生活得潇洒快活,但现在老了、病了,没有人怜悯。诗人借此抒发了面对无情的现实时伤感又无奈的感情。

诗人借鉴了乐府诗夹叙夹议的写法,也运用了借事抒情的写法,以及对比、对偶、用典等技巧,使全诗情景交融,语言清丽婉转,绵长悠远。

作者小传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汝州)人。他为人**不羁,不喜欢被常规束缚,所以过得很落魄。他擅长弹琵琶,写的诗多为歌行体。

语文小课堂

相传,刘希夷所写的《代悲白头翁》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被他的舅舅宋之问看中,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同意,就被舅舅害死了,死的时候才二十多岁。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年级下册)

解析

我乘船正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有节奏的歌声。就算桃花潭水有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深情厚谊。

据说,李白到桃花潭游览时,是当地人汪伦热情地招待了他。李白离开时,汪伦来送行,李白就写了这首赠别诗给他。诗人用明白畅达的口语直接叙事、抒情,天真自然,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第一句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离别的画面。“乘舟”表明诗人准备走水路离开,地点在水上。第二句从水上转移到了岸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忽”字显示出诗人的意外。第三句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既描绘了桃花潭的特点,又引出了下一句。最后一句用比物手法赞颂了汪伦与诗人的深厚友情。“深千尺”“不及”把无形的情谊变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构思巧妙。

语文小课堂

传说,汪伦十分崇拜李白,很想邀请他来自己的家里做客。他知道李白喜欢饮酒,爱好游玩,就给李白写了一封信,说自己的家乡有十里桃花、万家酒楼。李白听后,欣然前往,到了才知道,十里桃花原来是十里外的桃花渡口,万家酒楼原来是姓万的人开的酒楼。但是,李白还是被汪伦所感动,跟他成了好朋友。

堤上行三首·其二

[唐]刘禹锡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解析

刘禹锡被贬到和州担任刺史,学习了当地的巴蜀民歌,并试着加入作品中,《堤上行三首》就是他学习的成果。此诗是其中的第二首,语言清新明丽,声调婉转,画面唯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首句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夜晚的时候,隔江相望,只见烟波缥缈,一片朦胧。“烟波”二字酝酿出一丝淡淡的愁绪。接着转为对人文景观的描写,行人相互唱和,唱出自己的心事,夜里的黑暗和冷清被打破,增添了一抹温暖、热闹的气息。前两句都是从视觉角度来写的。后两句中,“桃叶”是民间表达爱情的歌曲《桃叶歌》,“竹枝”是表达愁怨的民歌《竹枝词》,诗人借民歌的幽怨衬托自己内心深处被贬官的幽怨,自然贴切,耐人寻味。

语文小课堂

对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不仅题材广泛,而且不限体裁,唱歌的人凭着自己的才华,迅速编出美妙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对歌要求必须通俗、押韵,字字明白,声声入耳,唱起来好懂、好听,能抓住听者的心。